第183章 建立渔场运营团队

作品:《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

    第183章 建立渔场运营团队


    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餐厅。


    鱼生看到他后,连忙起身招了招手:“文安,这边!”


    那此人就是鱼生的堂侄子,也就是张文安。


    张文安看起来三十岁不到的年纪,身材有些偏瘦,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斯斯文文的,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


    事实上,张文安也确实是知识分子,标准的高材生。


    张文安毕业于不列颠的名校,学的是海洋学,包括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


    鱼生给张文安介绍了胡江山,是个大老板。


    张文安连忙跟胡江山寒暄问好,不亢不卑,十分有礼。


    同时,张文安也在打量着胡江山。


    显然,张文安有些惊讶。


    胡江山可真是一个年轻的老板,而且看上去也没有什么铜臭味。


    长得帅气先不用说了,胡江山在气质上跟学者几乎一样。


    如果不说胡江山是老板,还以为他是哪位名校的高材生,甚至年轻有为的专家学者呢。


    问题来了,这位年轻的老板找他张文安有什么事儿?


    总不至于随便聊聊吧?


    刚才鱼生在电话里也没说太多,这让张文安觉得有些迷糊。


    胡江山招呼张文安坐下。


    胡江山先是询问了张文安的专业情况,然后又问了他对就业的想法。


    果然跟鱼生和张毅军那小家伙所说的一样,张文安毕业以后很想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


    但可惜的是,张文安的专业局限性比较大,海洋学本身就非常冷门,尤其是在东方华国。


    硬要找工作,也不是没有,但是没办法让张文安学以致用。


    当然张文安也可以在一些渔场上班,可是给的薪水实在太低了,连他自己都养活不了。


    更关键的是,港岛的渔场很多,这些工作只要是个智力正常的人就能干,根本用不着张文安这样的海洋学博士。


    这就是典型的大材小用。


    胡江山说:“张博士,我这边有一个职位很适合你,想问问你考不考虑加入。”


    张文安愣住了:“什么职位?”


    “我这边有一个渔业公司,缺一个团队Leader(领导)。”


    “渔业公司?这……”


    胡江山又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恢复海洋生态。”


    张文安瞪大了眼睛,一头雾水:“海洋生态?哪里的海洋生态?”


    鱼生忍不住问:“老板,您不会是说的腾龙岛吧?”


    胡江山笑着点点头:“没错,确切的说是腾龙湾,腾龙湾的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很严重,我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努力,恢复那边的生态环境。”


    张文安眼睛亮了,没想到在港岛居然还有这样的工作,但随即他又露出了谨慎的表情。


    “胡老板,请问您的公司在什么地方?现在有多少员工?”


    胡江山微微一笑:“现在还没有员工。”


    “……啊?没有员工?一个都没有吗?”


    “对,现在公司刚刚注册完成,还没有正式运营,不过硬件方面已经准备好了,邀请你过来,就是想要建立一支靠谱的团队,将这家公司运营起来。”


    鱼生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这事儿鱼生还是第一次听说,本来还以为胡江山就是一个富家子弟,钱多到没地方花,所以买了一座岛,偶尔过来玩儿,却没想到胡江山还搞了一个渔业公司。


    看来这位富二代老板闲不住,还想着创业。


    当然,人家有钱,创业赔了也没关系,就当增长经验了。


    张毅军则是拍手叫好:“太棒了,哥,你终于找到工作了!”


    张文安只是勉强笑了笑,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


    张文安是受到了高等教育的人,可是有见识的。


    张文安担心的是,胡江山的公司其实是一个皮包公司。


    所谓渔业公司,有很多都是联系好多家的渔场,然后从渔场进海鲜,然后再卖给需要的商家。


    说白了就是搞倒卖的。


    这在港岛,十分常见。


    不说别人,鱼生就干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张文安耳闻目染,自然对此也门清。


    所以虽然有鱼生的引见,但张文安还是不敢轻易相信胡江山。


    当然,如果张文安知道胡江山买了腾龙岛,那就另当别论了。


    有能力花几个亿买一座岛,那就真的可以正正经经的搞一家渔业公司。


    胡江山当然知道张文安在担心什么了。


    胡江山说道:“这样吧,我带你去公司转一圈。”


    “啊?老板,现在就可以吗?公司在哪?”


    “就在那边。”


    说着,胡江山指着不远处的中环泰和大厦。


    张文安愣住了,没想到胡江山的公司就在那座大厦。


    张文安就住在附近,知道中环泰和大厦可是相当高档的写字楼,租金不菲,里面入住的可都是有钱的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


    这时,张毅军拍了拍手:“太好了,咱们可以参观胡叔叔的公司了!”


    鱼生瞪了儿子一眼:“你别想了,你不能去。”


    “为什么呀?”


    “因为这是规矩。”


    胡江山笑着说:“既然来了,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鱼生一听,问:“老板,真的可以吗?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公司刚装修好,也没有其他人。”


    张毅军听了,更加兴奋了。


    于是,众人吃饱喝足,就跟着胡江山来到了中环泰和大厦。


    四人进了电梯,胡江山按了三十五楼的按钮,电梯以极快的速度向上升起,但是很平稳。


    这就是高速电梯的厉害之处,一般的写字楼会配备这样的电梯,规格是绝对很高的。


    当胡江山带着三人进了办公室以后,他们的表情没有让胡江山意外。


    全都惊呆了。


    张毅军更是连连发出感叹。


    “哇!好厉害,好高级的办公室。”


    “这环境真好呀。”


    “哥,这里真棒!”


    张文安此时非常震惊,他虽然对胡江山不是特别理解。


    毕竟张文安在海外留学好多年,但是能猜的出来胡江山是个富二代,条件很好,应该会很有钱。


    但张文安也没想到胡江山开办的公司,有这么好的办公室,这也太敢下血本了。


    说实在的,就算是在港岛,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环境。


    片刻之后,众人来到非常清幽的休息室,相对而坐。


    此时,张文安已经心服口服。


    这样的办公室投入是非常大的,不可能是皮包公司干出来的事儿。胡江山笑着说道:“怎么样?张博士,是不是可以考虑来我这公司试一试?”


    鱼生看张文安还在犹豫,低声催促:“别考虑了,先试试,不行再说其他的。”


    张文安咬了咬牙,也觉得不能顾虑太多,否则会失去好机会。


    张文安点点头:“老板,没问题,我想来您的公司工作。”


    胡江山微微一笑:“终于搞定了一位员工。”


    当然,胡江山给张文安的定位并不是普通的员工。


    此人属于高学历者,虽然不知道管理能力怎么样,但是知识水平,以及个人素质绝对是没问题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学历背景。


    现在胡江山打算重点培养一下张文安,让他做团队管理,日常打理江山渔业。


    当然,就像刚才胡江山所说的,张文安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跟进腾龙湾的生态恢复计划。


    张文安是学海洋学的,对海洋生态应该比较了解,至少比胡江山还懂得要多。


    有了张文安的加入,可以制定详细的海湾生态恢复计划。


    张文安可以拟定方案,提交到胡江山这边。


    尤其是对设备的需求,胡江山可以满足张文安,造出特种装备,全力给其支持。


    如此一来,腾龙湾恢复的速度应该会加快,事半功倍。


    不过现在还不是跟张文安和盘托出的时候,先让他组建团队吧,这是对他的能力的初步考察。


    胡江山跟张文安聊完,然后又跟鱼生聊了几句。


    主要是让张文安尽快把有渔场工作经验的人整理出一个名单来,胡江山要筛选一下。


    既然要做鱼场,不能没有人养鱼。


    找有经验的人,可以迅速把渔场撑起来。


    当然,人数不能太多,也不需要太太多,太多人员也浪费。


    胡江山也没打算把渔场搞得有多大,小打小闹,做个掩护就行。


    这些人员胡江山还是可以养得起的。


    第二天,胡江山没有去将军岛,也没有去腾龙岛。


    胡江山要准备很多东西,然后制造信号增幅装置。


    而且这次可不止制造一台,一台也不够用。


    按照腾龙岛的大小,至少需要三台信号增幅装置,才能覆盖全岛,以及周边水域。


    胡江山之前购买的3d打印机和其它工具还在,只不过放在了以前住的丽山公寓里。


    胡江山找人运到了新家来。


    这套新房子面积比较大,正好可以分出一间大屋子当做工作间。


    接下来,就是去四处购买各种配件,好在胡江山有了上次的经验,很多东西都知道在哪里买。


    就算没有的,也可以去内地买,毕竟广深市有著名的华强南,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到,只要有钱就行。


    胡江山开车出去了,足足花了两个小时。


    运气不错,总算是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了。


    别看只是信号增幅设备,其实还是非常复杂的。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胡江山的思路非常超前,如果被专家看到,一定会惊为天人的。


    因为胡江山做出来的东西能力强,功耗低,更重要的是体积小。


    说句夸张的话,这甚至可能被称为外星人的科技。


    胡江山将车停在了地下车库的车位上,正在把东西从后备箱搬出来。


    东西太多,胡江山也没有提前准备小推车。


    真有点儿麻烦,估计得来回搬两趟。


    这时,一辆车驶了过来。


    那是一辆红色的宝马z4,很动感的车型,女性很喜欢买这种车。


    胡江山感觉那辆车有些眼熟,但一时忘了在哪里见到过了。


    那辆车越来越近,停到了胡江山不远的车位上。


    车门打开了,两个人下来了。


    居然都是熟人儿。


    一个是沈兰,另一个是沈兰的表弟邱永祥。


    邱永祥,这小子怎么总是往沈兰这边儿跑,真是邪了门。


    虽然这么想着,但是胡江山还是跟两人打着招呼。


    尤其是沈兰,今天的穿的比较宽松的衣服,并不显身材,但是衬着她的气质更加曼妙随性,让人眼前一亮


    沈兰看到胡江山,也有些意外,问道:“你在干什么呢?”


    胡江山笑着说:“啊,我搬点儿东西。”


    “这么多?要搬回家吗?”


    “是啊。”


    沈兰对邱永祥说:“阿祥,你帮胡先生搬一搬吧。”


    邱永祥倒也没有含糊,应了一声:“就开始跟着胡江山忙活了起来。”


    沈兰好奇地看了一会儿,这才按电梯回了家。


    邱永祥一边搬,一边好奇地问:“胡……江山哥,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挺沉的呀。”


    胡江山随口说道:“就是一些电子器件。”


    邱永祥愣住了:“啊,电子器件,江山哥,你买这玩意儿干什么?”


    “当然是有用的,这东西又不能吃。”


    “有什么用?你懂这些?”


    胡江山微微一笑:“这不重要,行了,快点儿搬吧。”


    邱永祥别看年纪不大,但是长得高高大大的,干活儿挺有劲头儿。


    于是,胡江山和邱永祥七手八脚的就把东西搬到了电梯里,然后一路向上,终于挪到了胡江山的家里。


    好家伙,俩人还真弄了一身臭汗。


    胡江山也不好意思马上就让邱永祥走人,把他请进了屋子,打开中央空调,休息一下。


    胡江山问:“阿祥,喝什么?”


    邱永祥坐在沙发上,摆摆手:“随便吧,要冰的,能解渴就行。”


    胡江山打开冰箱给邱永祥找了一罐冰可乐,扔了过去。


    邱永祥打开可乐,喝了一口,发出舒爽的叫声,然后起身看了看酒柜,说道:“江山哥,你这酒柜里也没几瓶酒啊,是喝完了吗?”


    胡江山摆摆手:“我平时不怎么喝酒。”


    邱永祥怔了怔,打量了胡江山几眼:“果然……”


    “果然什么?”


    “江山哥,你不正常,不喝酒可不是你的作风。”


    胡江山淡淡一笑,也不搭理邱永祥这家伙,把其中的一个箱子打开,检查着里面的电子器件。


    这些东西还挺脆的,搬运途中难免会出什么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