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 章 永世长明
作品:《病弱太子的摆烂日常》 那一碗碗名曰“同苦”,实则盛满关怀的药汤。
那些曾兴致勃勃凑在一起、争论队服式样的午后时光……
与他共赏的最后那场盛大烟花,碰杯时飞溅的酒液,映照着每一张带笑又沾满泪痕的脸。
直至最后,亲眼看见他收到他们“死讯”时,那撕心裂肺却无声的崩溃。
以及记忆尽头,他身形消散,存在被彻底抹去时,那片吞噬一切的空白……
所有被遗忘的,所有被归还的,都在这一刻,重见天日。
刹那间,A7098小世界之中,束缚所有人记忆的无形锁链轰然崩碎!
被强行掩埋的情感与遗忘的画面如滔天巨浪,狠狠冲刷着每一个人的意识,那个曾被彻底抹去的名字、那个身影,重新变得清晰。
温景珩。
无数人怔立原地,随即被汹涌而来的悲痛淹没,伏地痛哭,哀声遍野。
皇宫内,晟帝手中的茶盏应声落地,摔得粉碎。拇指上的玉扳指骤然变得冰冷刺骨,硌得他指骨生疼。
珩儿……他竟又一次,失去了那个孩子……
江南一处府中,温安暖心口猛地一痛,接连几次险些晕厥,被宋平安慌忙扶住。
她的孩子……她那历经磨难的孩子,已经不在了!
边关城镇,刘静姝伸向糖糕的手指倏地僵在半空。
她旋即恢复如常,平静地接过掌柜递来的油纸包。
可无人察觉,在她转身离去的那一刻,双眼红得骇人。
温景珩被留在了观测局,他如今只剩一缕魂魄,脆弱到风吹就散,星河誓主动接过照顾他的任务,日日陪护,不敢松懈。
他们的异常很快被敏锐的晟帝察觉。
几番试探之下,温景珩尚存于世的消息,终究被他知晓。
但除了温安暖与他自己,晟帝未再对任何人吐露半分。
他想,他的孩子已经付出得够多了。
从今往后,他便只是温景珩,只是一个该被守护的存在。
而“永安帝”,就该永远留在陨落的那一日,成为天下人心中一道永恒而不可触碰的痛。
温景珩若“活着”,十年八年之后,他的牺牲或许会被时间冲淡,甚至被世人议论、质疑。
可温景珩“死”了,他才会真正成为无人能够诋毁的白月光,成为史书中最明亮不朽的那颗紫微星。
后世之人,将永世铭记他的付出。
晟帝要让这天下众生,乃至千秋万代的后人,皆铭记温景珩的恩德。
他要让温景珩,真正成“神”。
————————————————————
许多年后,A7098小世界繁荣远胜往昔,街巷熙攘,百姓安居。
史书工笔,于《晟史·永安本纪》终卷如是写道:
“永安帝,讳景珩。性敏达,仁而毅。
其生也暂,其光也耀。
廿五年华,以身殉道,换万世之安。
天下遂定,紫微永耀。
民念其恩,祠宇遍立,香火不绝。”
而在那凡人不可见之处,观测局深处的静室中,窗边总倚着一道清瘦的身影。
星河誓成员轮流陪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讲着窗外万界的更迭,人间的烟火。
偶尔,在回廊的尽头,会有两道被特殊权限模糊了的身形悄然独立。
晟帝与温安暖隔着遥远的距离,无声凝视着窗内那道身影。
他们从不出声,亦不靠近,只是那般看着,仿佛要将这一切刻入永恒。
风穿过回廊,温湛宁观两位主神对坐弈棋,落子无声。
棋局之外,万界生生不息。
万物永安,故事未央。
………………………………………………………………
此身虽微,此心未悔。
诸君不必为我哭,不必为我念。
只见万家灯火明,江山皆安,便足矣。
愿从此,四时有序,万物得所,世人皆能坦途而行,笑泪随心。
而我所爱之人,一生顺遂,白头长安。
于我,
清风过耳,便是回音。
星辉照夜,即为归处。
——温景珩
至此心所安处,敬我所爱的众生。
。
这本书的篇章已缓缓落幕,但属于他们的故事永远明亮,永不完结。
感谢你,旅行者,陪温景珩走完这段璀璨的旅程,见证他的善良、勇敢与永恒。
请在此处留下你的足迹,愿你我都能如他所愿——平安无忧,万世皆宁。
愿万世皆安,似他当年愿。
2025年8月23日,下午四点零七。
岁在乙巳,桂秋廿三,日昳初刻。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