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13

作品:《病弱太子的摆烂日常

    雪团在榻上打个滚,半眯起的眸中,印着夕阳橘黄点点。


    温景琰小团子很乖,练完大字,乖乖的坐在那看书,时不时偷偷看了眼太子哥哥。


    只盼着时间能慢些,再慢些。


    他已经……失去哥哥太久了……


    月上柳梢头。


    在奏折上,批下“阅”字,放上毛笔,眨了眨酸涩的眼睛,这才发现已至酉时。


    不早了。


    温景琰小朋友已经被延禧宫宫人接走。


    未等孤寂爬满上全身,吵吵嚷嚷的声音就飘入耳中。


    笑意自眼底浮出。


    温景珩扶案起身。


    真好。


    推开房门,只见队友们又窝到往日的位置。


    树上啃果子、摇椅撸猫、往嘴里塞甜,因奇怪味道而表情丰富、蹲在菜地边碎碎念……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眼底一如既往的青灰。


    精疲力竭。


    像下一秒就能直通地府,还是走VIP极速通道。


    第一年会打招呼,第二年会抬头瞧一眼。


    现在倒好,连头都懒得抬头。


    太子笑得越发灿烂,指了指正殿。


    “各位,今日药汤还未曾喝。”


    !!!


    月光似霜,映着众人的苦瓜表情。


    无法,在温景珩软硬兼施下,得拖着要散架的躯体,迈着沉重的步伐,一点点挪进正殿。


    喝了药汤,苦意从脸上蔓延至舌尖。


    也顾不得那糖奇怪的口味,抓了就往嘴中送。


    六载光阴匆匆而过,少年依旧还是那个少年,只是多了分成熟稳重。


    从前每日的朝廷吐槽晚会,如今倒也是消失无踪。


    一夜好梦。


    。


    又是五载春秋寒暑。


    春来冬去,花开花谢。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走着,苹果树与少年少女一同长高。


    你道时间无踪,我道雁过留痕。


    原来的小树苗,如今也已开花结果,叫无信高兴了好久,只叹还是新鲜的最好吃。


    崔明志和唐薇也许真有种地的天赋。


    那片小菜地,绿油油的,瞧着就喜人。


    经云大厨烹饪,香气把隔壁皇子皇女都馋哭了。


    雪团现在已长成胖团,棠烬现在都不愿抱它。


    太重了,抱着累人。


    金禾倒是没什么变化,依旧总爱和雪团打架。


    太傅年纪大了,身体也开始泛懒,不愿再早起上班,前年已辞官回乡。


    小姨于前年……永辞于世……


    温景珩那夜孤坐永寿宫,他没哭。


    只是又想起那年说的,“我等你。”


    三个字,轻如鸿毛。


    他那一晚想了许多,又似什么也没想。


    他好像改变了许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改变。


    刘静姝……刘静姝……刘静姝……


    三世,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执念。


    可他每次都护不护,每次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发生。


    风吹起碎发,带来远处的思念。


    “不退,不悔。”


    阳光铺天盖地的笼罩世界。


    永寿宫再一次燃起滔天大火。


    温景珩安静的瞧着。


    今世,小姨未能亲自烧掉,那就由他来。


    从此,天地之大,再无束缚。


    满打满算,已有十一年。


    人生中,多了许多身影,也少了许多身影。


    你问他们去哪了?


    我答,去奔向真正的自由了。


    坟头的草,又长长了。


    崔明志又变回了那个不爱笑的崔家主。


    除了阿姐,他再无至亲之人。


    时常看着那束之高阁的鞭子。


    年少时,总觉得那鞭子打在身上,极痛。


    可现在,为什么又渴望那份痛感了呢?


    “崔远征。”


    “我喊了你大名,你来打我啊。来打我这个不孝子啊。”


    声音清清淡淡,在偌大的天地中不见了声响。


    崔明志终是没等到那声“臭小子”。


    他将自己蜷成一团,在祠堂里,在父母的牌位前。


    哭的像个孩子。


    你们……又不要我了……


    秦晏清的医学院不再如以往的冷清,他现在早已是名扬天下的医学院院长。


    可那笑容下,却藏着深深的疲惫。


    他们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信仰之力如洪水般,从晟国各地源源不断奔向东宫。


    如今晟国上下,谁人不知珩太子大名。


    太子也变了许多,身上多了份浓重的威严,与那莫名生出的慈悲感交融在一起,打眼一瞧,当真以为是哪个神明下凡来了。


    但温景珩依旧是温景珩,那更像是在他头上安了个神明光环。


    因着云然和工部尚书研究出了枪械炸药。


    晟帝和太子也再也不隐藏心中的野心,无数条利国利民的政策纷纷颁布。


    有了热武器,即使触动了无数人的利益,可政策依旧在有序推行中。


    因着唐不苦的系统,无数蒙尘的珍珠被挖掘出来。


    晟国上下,各行各业,如今是百花齐放。


    皇子皇女们也已长大,被晟帝安排到了朝堂上。


    有着三位公主及朝堂上的女官在前,女子地位也大幅度提升,甚至隐约与男子齐平。


    太子连颁七道旨意。


    废除奴隶制,释放所有奴隶,赋予其平等公民身份。


    废除一妻多妾制,推行一妻一夫制。


    严禁人口买卖。


    明令禁止童养媳等封建陋习。


    严令禁止用人祭祀的野蛮行径。


    凡四岁及以上孩童,均需进入国学就读;家境贫寒者,学习费用由国家全额承担。


    明言农、工、医等诸业乃国之根本,需举全国之力扶持。


    七道旨意一经颁布,天下瞬间沸腾。


    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将太子奉若神明。


    那一道道旨意,字字句句都砸在民生疾苦的要害上,废奴、平婚、禁买卖、护孩童、止人祭、兴教化,桩桩件件皆是前所未有的善政。


    民间对太子的尊崇如潮水般涌来,竟自发掀起为太子修建生祠的热潮,香火缭绕间,人人称颂其仁德远超历代贤明,几乎将他推上了近乎神话的至高地位。


    更有甚者,直接为太子塑起神像,供奉于庙堂之中。


    白日里香客络绎,烛火通明。


    入夜后仍有百姓秉烛朝拜,祈愿声不绝。


    裴渡川总不愿抬头看温景珩。


    无他,太子头上,那金光闪闪的信仰线,太耀眼了,刺的他眼疼。


    也有大臣忧心忡忡。


    太子被天下认可,自是好事。


    可陛下那……


    从古至今,君王最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