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 章第81章
作品:《病弱太子的摆烂日常》 让太医来把脉。
于是。
可怜的,伤还未大好的江永唯江太医再次出扬。
一番望闻问切,江太医表示太子殿下还是老样子。
晟帝勉强放下心,表示江永唯可以一边去了。
温景珩慢吞吞开口:“江太医这几日辛苦,孤私库里备着些银子,你劳苦一扬,取二百两去,算是孤的谢礼。你看是让人随你去取一趟,还是稍后孤让人给你送过去?”
知道江永唯定会推辞一番,于是补上后半句,“你收下贴补家用,不算公中账,不必拘束。往后宫里有何需要,还得劳烦你多上心。”
太子别的或许没有,唯独钱财之物,宫里宫外没人比他更充裕。
晟帝得了稀世珍宝,头一份总先往东宫送。
后妃们的份例里若有新奇玩意儿,也巴巴地遣人送来,恨不能堆成山。
就连大臣们,在宫中有门道的,就通过门道送给太子,如果没有的,那一定要想尽办法的送进去。
前世不过是礼节性的重礼,今世却像是所有人都默认了某种默契。
上辈子小殿下落得那般凄惨,如今既难近身照料,便只能用这实实在在的金银财帛来补,像是多送一分,心里的亏欠就能少一分。
温景珩本应在8岁生辰后,就住于东宫。
可太子那身子骨实在太差,风一吹就倒,再加上晟帝心里那道上辈子亲手杀死儿子的疤,使其愧疚的日夜难安,硬是把人留在了乾清宫亲自照拂。
可晟帝也清楚,将太子留于乾清宫,一日两日倒还好,若日子长了,无论妃嫔还是朝臣,断没有应允的道理。
于是,愧疚感爆棚的晟帝大手一挥,“重修东宫!”
如今的东宫,早已不是那座恪守礼制的储君居所。
地砖下铺了密不透风的地龙,寒冬腊月里也暖得如同阳春。
换了三层夹胶的琉璃,既能隔绝风霜,又能让阳光淌进来,照亮铺着白狐裘的软榻和地上厚厚的羊绒毯。
东宫伺候的宫人也比别处多了近一倍,个个都是宫中有眼力,有本事的。
库房更是堆得满满当当,不仅有各方送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还有各地奇珍,什么南疆的暖玉床,什么东海的珍珠帐,西域的羊绒被……
总之就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暖和舒服,都通通塞进这座宫殿中。
这哪里还是东宫,分明是座被精心打造的温房,每一处都透着小心翼翼的疼惜。
晟帝瞧着儿子,几次欲言又止。
温景珩看出来了,从前是心中有气,所以恼了阿爹,但现在不同了。
太子是个对自己人极易心软的孩子。
于是在马车上看见阿爹疲惫的样子后,心中的一时之气也就消散了。
他主动开口询问:“父皇可有什么事?”
宝贝太子给了台阶,哪有不下的份,晟帝一咬牙:“珩儿是否想搬回东宫。”
温景珩有些惊奇,随意回着:“儿臣确实也该回东宫了。”
“啪嗒”
是晟帝心碎的声音。
温景珩也不管父皇怎么想的,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于是被子一圈。
晟帝被气笑,把珩儿从被子中扒了出来,端起一旁黑乎乎的药汤,就准备亲自喂儿子。
温景珩一脸郁郁,还是没能蒙混过关,这药他是非喝不可吗?!
拒绝了老父亲勺勺喂,三下五除二喝完药汤,就又窝回被子里。
一夜好梦。
次日清晨,窗外透进浅淡的金光,细碎落在床沿,带着几分温吞的暖意。
温景珩起时依旧没见到晟帝,定又是上朝去了。
于是他收拾完了自己,就先前往永寿宫。
几日失踪,想必小姨一定也是着急的。
不许有太多人跟着,下人全都被打发的远远的。
可刚走至半路,却忽然被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嬷嬷拦下。
那老嬷嬷重重跪地叩首,几乎声泪俱下:“请太子殿下去看看太后娘娘吧!太后娘娘怕是不好了!”
温景珩蹙眉,思索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前往慈宁宫。
他自小就没怎么见过这位皇祖母,但却能明显的感受到父皇不想他与皇祖母过多接触。
可他前世曾也对阿娘避世生疑,查来查去,隐约得到的消息却全都指向慈宁宫。
他也曾与启昕偷偷前去过,只记得那位皇祖母看上去是个极慈祥的人,素来就爱礼佛诵经。
现在这个嬷嬷又扯出太后不行的大旗,他若不去,此事若传出去,那定要给其扣上个不孝的名头。
三世,今日是那位皇祖母主动接触他,无论是为了什么,他今日也必须去一趟。
也无需怕她对自己不利,先不提身边的暗卫,就是说他这一去,后面远远跟着的宫人,肯定也会去报信。
他的性命应是无忧。
如他所料,见他随着那嬷嬷去了慈宁宫,后面的宫人也的确前去报信了。
踏入慈宁宫大门,浓烈的檀香扑面而来,有些许呛人。
嬷嬷将温景珩引到小佛堂后,便悄然退下。
温景珩抬头看去,里面正中央跪着一位花甲老人,一头银丝用根桃木簪整齐的完好。
只身着件素金云纹袍,双手合十,虔诚的跪在牌位前,一举一动皆能看出不俗的教养。
“你来了。”
清清淡淡,温和不带攻击性的声音响起。
无论太后究竟是何目的,无论太后受不受皇帝待见。
但温景珩身为对方名义上的孙儿,此时必须行礼,不然就是失了礼数,不敬长辈。
温景珩躬身请安:“孙儿问皇祖母安。”
太后站起身,从香炉里添了三根香,这才慢悠悠的转身叫起,“起吧。”
温景珩谢过,这才看清这位祖母的庐山真面目。
五宫并不凌厉或艳丽,倒像是株茉莉,温和的干净。
是笑着的,眼神也带着温和,不似在宫斗中厮杀出的赢家。
太后伸手,手上干干净净,没带护甲或是旁的什么,她招招手:“好孩子,过来吧,祖母也好久没见过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