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见

作品:《清冷王爷和他的佛系王妃

    “小姐,前面好像是燕王殿下。”


    经过身旁丫鬟岁儿的提醒,宋徽音抬头一眼便看见站在梅树下垂眸与身旁人说话的男子。


    身形修长,剑眉星目,一身月牙白暗纹锦衣给人几分温润如玉的错觉,但宋徽音清楚,皇家中人温润只是假象。


    听到动静,他亦是回看过来。


    这时想再绕开已是万万不可能,宋徽音一阵懊恼,这也太巧了吧,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故作镇定的上前屈膝行礼。


    “臣女见过燕王殿下。”


    “嗯。”


    沈宴安见面前行礼的女子有些眼熟,应了一声,剑眉轻拧。


    “殿下,这位是宋大人府上的嫡二姑娘。”宴安身旁的小厮见他皱眉,立马轻声解释道。


    沈宴安闻言挑眉。


    “赐婚的那位?”


    “是的,殿下。”


    宋徽音带着岁儿颔首立在一旁,静静地看他们讨论,并不在意沈宴安没有认出她来,只希望能快点离开,不然等下又得遭母亲的数落。


    沈宴安瞧着身前看似恭敬实则早已神游的女子,不动声色的轻勾了下唇角,快的还没来得及让人发现便已消失,又想到她在临江楼说他凶的一番话,还是缓了缓语气。


    “宋小姐这是?”


    来这里除了上香赏花还能干嘛,真是多此一问,宋徽音心里诸多想法,面上却恭敬回答:“回殿下,臣女随母亲前来上香,素闻云华寺的梅花颇有盛名,今日恰逢花开,于是借此机会来看看。”


    沈宴安点点头,“嗯,是还不错,只是本王还有要事在身,得先行一步,宋小姐请自便。”


    宋徽音骤然回神,赶忙屈膝。


    “恭送燕王殿下。”


    语气明显轻快了不少。


    沈宴安闻言一愣,不着痕迹的打量了眼前女子几眼,心想:宋明辉个老古板,教养出来的女儿倒是比他有趣多了。


    随即带着众人转身离去。


    待到沈宴安一行人走远。


    宋徽音才深深呼出一口气,这个男人虽然即将成为她的夫君,但这才是两人真正第一次见面。


    以往大大小小宴会,男女分席,顶多也就远远瞧见过,从未放在心上,今日仔细一瞧,倒是俊俏,就是性格冷淡了些。


    “小姐,您看燕王殿下旁边的女子,不是林小姐吗?”岁儿忽然凑过来小声说道。


    宋徽音转身看过去。


    果然看见沈宴安与一素衣女子站在马车前说着话,姿态有些亲近。而那女子她认识,正是林太傅之女林星晚。


    不知说了些什么,女子团扇掩面,从宋徽音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瞧见她如花般的笑,而对面的沈宴安虽面上不显,但周围气扬明显温柔多了。


    看来是果真如外界传闻的那样,这位就是沈宴安自己中意的燕王妃。只是不知宫中那位是怎么想的,不仅拆自己儿子的姻缘,还乱点鸳鸯谱,宋徽音正在心里嘀咕。


    忽的,正被搀扶着上马车的林星晚转过头看向她,眼里满是挑衅的意味。


    不是,你有意见去找皇帝啊,又不是我赐的婚,看我干什么。


    待林星晚的马车走后,与沈宴安同行的钟璟行打趣道,“你这准王妃与听说的不太一样呢。”


    沈宴安:“......”


    钟璟行并不在意他的回答,顿了顿继,“是陛下还真半路替你截了胡,对了今日安国公世子也在云华寺,你说巧不巧?”


    闻言沈宴安神色不明的看了宋徽音一眼,率先策马离开,其余人紧随其后。


    一个两个跟有病似的,宋徽音满心吐槽。


    “小姐,您怎么了?”岁儿在一旁担忧的问。


    “没事,走吧。”


    宋徽音收回视线,这一打岔也没了继续赏花的心情。


    赐婚一事已成定局,况且夫妇相处全凭良心,宋徽音压下心中些微的不快,带着岁儿慢悠悠的往寺院大殿的方向走。


    ........


    “姐姐是去哪儿了,我与母亲在这儿等候许久还不见姐姐,正准备差妈妈去寻你呢。”


    陪着宋母的庶妹宋月如瞧见带着丫鬟珊珊而来的宋徽音便道。


    “母亲。”


    宋徽音实在受不了庶妹这茶言茶语,先是唤了宋母一声,见宋母点头应下后,才回身看向她,“我能去哪儿,不就是去后山看会儿梅花,去前跟母亲请示过的,是你自己不去。”


    宋月如上前轻挽着她的胳膊,状似一脸好奇的说,“姐姐,我没别的意思,你别生气,对了刚听寺里的师傅说燕王殿下今日也在云华寺。”


    “哦。”宋徽音没有错过她眼里一闪而过的探究。


    “姐姐没遇到吗?”宋月如有些不死心。


    “你遇见了吗?”


    “我一直与母亲在一起,未曾遇见燕王殿下。”


    “好了。”一旁的宋母皱眉不悦的看了一眼宋月如,出声打断,“看这天色不好,晚一些恐有雨雪,还是早些回府。”


    “好的,母亲。”、“是,母亲。”两人齐声回应。


    宋母的马车在前,宋徽音与宋月如共乘一辆马车。


    上了马车后,宋徽音拢紧身上的斗篷,手里握着丫鬟早已准备好的暖手炉。她实在忽略不了宋月如探究的目光,索性闭眼靠着假寐。


    但即便如此,在马车进城时,她还是被宋月如摇的睁开眼睛。


    “姐姐,你真的没遇到燕王吗?”


    “你到底想说什么?”宋徽音的语气有些不耐。


    “我没别的意思,姐姐,想着可真巧。”宋月如语气带着些不甘心的回道。


    就这?宋徽音忍不住抚额。


    进城后不多时马车行至宋府门前,婆子丫鬟上前放好脚凳拉开帘子,几人被丫鬟婆子搀扶着下了马车,走进宋府大门,一路行至宋母的院子。


    “去给两位小姐端碗热牛乳来。”宋母回头吩咐丫鬟,陶妈妈陪着宋母去内室净面换衣服。


    宋徽音紧张起来,母亲这意思是要留她们有话说。


    “姐姐,虽然你与燕王陛下已经赐婚,但婚前私会外男......”丫鬟刚端上热牛乳,便听见宋月如出声,慌忙低下头,大气不敢喘。


    “妹妹,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要是传出去,坏的可是整个宋府女儿的名声。”宋徽音不悦的放下手中的茶杯。


    宋月如怔住,她本也只是见宋母不在逞口舌之快,一时并未深思,闻言也自知出言不妥,被驳斥后便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不再出声。


    宋徽音见状乐得清闲,自从她被赐婚以来,宋月如时不时的就阴阳怪气,她实在烦得很。


    直到宋母换完衣服后从内室出来,两人忙站起来见礼,她笑着让两人起来,随后靠坐在主位喝茶。


    一时间室内一片安静,宋月如三两口喝尽碗中的牛乳,便起身告退。


    待宋月如走后,宋母笃定的开口。


    “见到燕王了?”


    宋徽音起身在宋母下手的小墩上侧身坐下。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母亲。”


    宋母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原本我与你父亲打算为你相看一门简单些的婚事,你嫁过去后能生活无忧,赐婚一事着实不在我们计划之内,人算不如天算吶。”


    说到这儿,宋徽音不由得想到在云华寺的一幕,心情急转直下。


    “可是母亲,女儿今日见到燕王是与太傅府的林星晚一同去的云华寺,坊间传闻燕王心悦的是林星晚。”


    “阿音,你只需记得,你是圣上亲赐的燕王正妃,其他的都无需多想,好好备嫁,只要你父兄在朝一日,便不会有人越过你去。”


    缓了缓宋母又继续说道。


    “你自幼不及兄长好学,也不似庶妹那边肯钻研,遇事能躲则躲,懒散惯了。但你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知你自小聪慧,这皇家子弟中最不图的便是感情。”


    母女俩正说着话,陶妈妈推门进来。


    “夫人,老爷派人来传话,今日在柳姨娘院里用膳便不过来了。”


    “嗯”宋母一愣,随即对宋徽音道。


    “罢了,今日我也乏了,便不留你用膳了,你也回去吧。”


    “是,母亲,女儿就先回去了,您多少用一些易消化的再休息,身体重要。”


    宋母看似疲惫极了,慈爱的冲她摆了摆手,“知道了,去吧。”


    见宋徽音离开,一旁的陶妈妈笑着说道,“二小姐长大了,懂得关心夫人了。”


    “一晃都是要嫁人的年纪了。”宋母眼里有不舍也有未曾说出口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