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囊中之物

作品:《当宠妃,就是了不起!

    千佛寺很大,原本是李朝的国寺,南越建立后,就把千佛寺划成了自己的。


    一直有专人在打理。


    祝善德进去的时候,看里面一切都还井井有条。


    她在门口就下了车,到处转了转。


    这里的佛像一直在新增,新旧都有,光是看着就知道技艺的改变。


    最早的几座佛像,还带着点魏晋的写意风流。


    应当是当时驻守在这边的郡守修建的。


    寺庙很大,一天下来都没转到一半。


    祝善德拉着越衡看得十分开心。


    不过看到一半,她就想拉着越衡去周边打猎了。


    越衡拉住了她,“不看了,这里还有很多。”


    虽然不知道祝善德不拜佛,却对佛像这么感兴趣是为什么,但她想做,他愿意陪着。


    祝善德反拉住他的手,两人十指相扣,她摩挲了一下他手上的硬茧。


    “爷陪我看佛像,我也想陪爷打猎呀,我可是很想给爷看看我养的猎狗的。”


    每个人兴趣爱好都不一样,能相同自然是好事,可要不同,也要体贴对方才行。


    有来有回,都不委屈,才是长久相处之道。


    越衡看着祝善德亮晶晶的眼睛,明白了她心思。


    他也不忍拂她的意,“行,我们先去打猎。”


    寺庙里马车没跟随,越衡干脆将人抱到了自己马上。


    “走。”


    祝善德许久没跟他共乘过,但是也一点不怕,直接靠到了越衡怀里。


    越衡的马跑得快,没多久,就到了林子里面。


    林子里猎物不少。


    没多久猎狗就闻到了猎物,开始厮杀起来。


    越衡还特意给祝善德活捉了一只小貘。


    “这是这边的东西,我们大昭没有,要不要带一只回去?”


    他记得祝善德一向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貘长相怪异,看着也挺奇怪,养在花园里应该可以。


    祝善德打量了一下貘,“这东西好像不怎么好吃吧?”


    好吃的野兽基本都会留下名字,没看到有说貘好吃的。


    她有一点点嫌弃,“不要了。”


    不能吃的东西,养起来没任何作用。


    越衡梗了一下,合着在祝善德这里活物只分好不好吃。


    是一点其他想法没有。


    他想了一下也没勉强,让裕福带了下去。


    “有几样野味我们在这边试过,味道还不错。”


    祝善德这下来兴趣了,她眼里亮晶晶的。


    “那可太好了。”


    烧烤是就地挖了个坑,在上面搭了个铁架。


    带出来的亲卫都利索,没两下就收拾好了猎物。


    很快香味就传了出来。


    交趾这边物产丰富,香料不比思明少。


    小夏子待了一阵子也摸清楚了,这次带了不少香料跟辣椒粉出来。


    他手艺不错,烤得十分香嫩。


    送上来的烤串认不出原本是什么,但吃起来味道都不错。


    越衡陪了祝善德两天,就仍旧奔赴了战场。


    后李没有诚意结盟,那就得以杀止杀,给各方一个震慑才行。


    大半个月后,后李三个高官接连被刺杀。


    后李王朝从上到下都战战兢兢起来。


    后李王立刻颁布王命全城搜查,但私底下也跟亲近大臣商量了起来。


    “依老师看,这是怎么回事?”


    大臣苦笑一声,知道后李王也心里有数。


    “应当是那个所谓的五爷下的手了。”


    五爷这伙海匪不知道是从哪里发的家,身家十分的丰厚。


    船坚炮利,打南越海域跟玩一样。


    等到了岸上,兵力也没弱一点。


    实打实的将南越给吞了下来。


    手段还很酷烈,一旦遇上顽抗的,就是屠城。


    只是……


    大臣看了脸色有些苍白的后李王一眼。


    “依臣看,他们的来路怕是不简单。”


    “这种能力,不可能是海匪该有的。”


    有这种实力,海匪早上岸了,哪里需要一直当海盗。


    那个五爷,只怕来头不小。


    后李王也心里有数,他也一直有个猜想。


    他压低了声音。


    “镇南王,可就在思明,离我们近的很。”


    虽然这些人是从海边上的岸,但是思明那边离他们太近了,根本就是相邻。


    这么大的动静,思明应该知道的。


    闹到现在那边还安安静静,只可能是他们心里有数。


    大臣抬眼看了一下后李王,“王的意思是……”


    后李王苦笑一声,“你不用担心孤去跟大昭上书,孤知道,就是上了书也来不及。”


    不说五爷这伙人没留下什么证据。


    就是有证据他交上去又能如何。


    一来一回,等到大昭那边结集大军过来,交趾也早已经不在了。


    更何况,儿子总是亲的。


    大昭皇帝就算觉得镇南王越了界,也只会收拾了镇南王,这交趾可不会还给他们李家人。


    左右都是一个死罢了。


    大臣放了点心,“倒也没到这局面,大王。如果镇南王之前真这么游刃有余,也不会想跟我们结盟了。”


    这话说到了后李王心坎上,“孤知道,孤之前也是赞成结盟的。”


    “要不是那几人一直阻拦,这事早成了。”


    窝在这边陲之地,他也是个傀儡。


    要能把南越跟东山都料理掉,倒也是一桩划算的交易。


    “大不了,还是照着之前的规矩,让镇南王在我们这边设立郡守。”


    “镇南王既然想结盟,也是想借用我们李朝的正统。按照之前的规矩,再议一议,我们李家人总还是王族。”


    大臣心里也早思量过千百回。


    后李军力不行,在南越跟东山的夹击下,早已经还苟延残喘。


    跟镇南王的军队比,是差了许多。


    要是能借此统一交趾,仍旧当王族倒也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设立郡守,也需要大量官员填充。


    思明三府的人大动不了,还是得靠他们后李的人。


    说不定,还有谋定后动的机会。


    后李王想的跟他一样,没多久,两人商量出了章程,连议和的条件都列了出来。


    后李王朝里还有几个反对议和的,后李王也没明示,直接派了亲信秘密出城,跟姬青的人议和去了。


    祝善德一边教裕福养军犬,一边冷眼旁观着书房里的军报来往,很快放下了心。


    后李已经结盟,东山不堪一击了。


    这个交趾,迟早都是越衡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