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武将婚事

作品:《当宠妃,就是了不起!

    清苑之也拿崔如意有些头疼,以前的柳凤然虽然也傲气,但好歹人还有几分聪明,知道些轻重,不怎么在明面上发作。


    该放下架子时,也很放得下。


    这崔如意就是傲气得有些单纯了。


    好在磨了这半个月,也算懂了些规矩,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


    她喝了口茶,“毕竟年纪小了些,我们多体谅一些吧。”


    赵侧妃笑着摇摇扇子,“娘娘说得对,是小了些。”


    其实她对王妃这话有些不以为然,要论小,徐夫人的年纪更小些。


    可徐夫人就懂礼得很,从不在外面说是非。


    跟她们相处也是乐呵呵的,大家都高兴。


    不过她今日来也不是为着这个,而是另有一桩事,她恭敬的交给清苑之一本册子。“娘娘,这是王爷之前吩咐我在藩地内看的闺秀情况,还请您过目一下。”


    清苑之接了过来,略翻了翻,倒是有不少的记录,有些上面还画着小像,批注了性情。


    她看了看,心里沉了沉。


    这里面最高的不过是正三品官员家眷,一半是王爷下属家将,或是以往亲厚的军中将领。


    另一半则是本地豪门大族,家中也出过不少大员。但跟京城豪门比起来,还是差距不小的。


    她面色难免难看了一些。


    这些人配她的岫儿,简直是差远了。


    赵侧妃在寻访的时候就早知她不会满意,但这事是王爷交代又不得不办,毕竟这里面也有越岚的亲事人选。


    只得当看不见。


    眼观鼻鼻观心的看着手里的扇子。


    许久后,清苑之将这薄薄一张册子从头翻到了尾,又从尾翻到了头,还是没找出一个合意的。


    她深吸了口气放了下来,看向了赵侧妃。“王爷有中意的人选了吗?”


    赵侧妃斟酌了一下,小心回禀道。“王爷未说,但依妾身看王爷怕是更中意武将家的。”


    眼看清苑之脸色陡沉,她想起之前的事情,怕王妃再弄出大事来,连忙劝了几句。


    “娘娘,武将家也没有不好的。如今虽然朝中重文抑武,武将受了些打压。但王爷来往本就武将偏多,与武将家联姻也是理所应当。娶回家来,便是有一二不足,好好调教上几年,也就好了。”


    武将家的闺女又不是武将本人,大户人家养出来也是贤良淑德的。


    虽则有些可能规矩稀疏了些,或是性情活泼了些,都不是大事。


    只要人品好,也是一桩好姻缘。


    清苑之许久没说话,只是手里的册子紧了又紧,最后道:“你说的也是。”


    赵侧妃见她嘴上说是,但心里怕是还没转过弯来,有些叹息。过了会,就借口有事,起身告退了。


    等出了门,看着廊下新换的兰花盆栽,也不禁有些担忧起来。王妃行事看着温和规矩,实则有些执拗,希望这次不会连累到阿岚的亲事。


    阿岚如今也都快十四了 ,该定下来了。


    等送走了赵侧妃,居嬷嬷就上前给清苑之捏着肩。


    她刚刚也跟着瞄了几眼册子,知道这上面的人选王妃都不是很满意。


    王妃对世子婚事看重,最好是温柔贤淑能通诗书,家世又提得起来的世家女。


    她想了想,一边给清苑之揉肩,一边道:“阿宝殿下也大了,该起大名了,要不娘娘今晚上就请王爷过来用个晚膳吧,也好商量一下大事。”


    清苑之明白居嬷嬷意思,这是让她借着阿宝的事跟王爷谈谈世子的婚事。


    但......她心里有些忐忑。


    上次惹怒王爷,就是为着越岫的婚事。


    这次,她是再不能插手了。


    只是要眼看着越岫娶一个武将之女,或是本地豪族,都让她有些如鲠在喉。


    早知如此,那当初折腾什么呢。


    起码之前的张家女家世提的起来,家里还是侯爵。


    如今这些,家世比张家女还要差,真是让她进退两难。


    居嬷嬷看着她脸色,就知道她有些惧怕见到王爷。心下叹了口气,再如何,夫妻之间就算没有情分了,也该有些事情说说的。


    不然再这么生疏下去,以后只会越推越远。


    到最后,可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儿女之事是大事,王爷对世子跟阿宝殿下多看重啊,这几日都时常带出去理事的。”


    “娘娘,您可千万别想左了。”


    清苑之知道居嬷嬷说的在理,不管是阿宝也好,还是世子也好 ,都是绕不过王爷的。


    就算是为了他们,她也不该再这么避下去了。


    只是道理都知道,可做起来就有些难了。


    自从被禁足后,母子分离这么久,她已经深深感受到王爷的心硬。对王爷已经心冷了,实在是无法装出样来。


    许久后,她才道:“晚上请王爷过来用膳吧,再将阿宝带过来。”


    要谈世子的婚事,世子是不能叫过来了。


    但阿宝人小,还是无碍的。


    居嬷嬷觉得有些不妥,有阿宝在,就真是谈事了。但她敏感的察觉到了清苑之的心情,也没再劝,下去安排了。


    先打听清楚了王爷在哪,又让伶俐的小太监拿了腰牌去世子那边请王爷。


    再亲自去了内院膳房,叫了几道之前打听好的菜,又让他们温了两壶上好的梨花白。


    王大师傅一听菜名,就心里咯噔了一下,面上笑着请居嬷嬷挪步。“这糟践地方哪里是嬷嬷该站的,您这边请,您放心,小的一定给您准时上了,绝对不会误事。”


    等到晚上小夏子来提膳时,就悄悄跟他说了一声。“正殿今晚叫了清蒸鲙鱼,辣炒兰花蟹,鲜菜烩丸子,还有酱汁香螺。”


    除此之外,就是几个凑数的蒸碗跟炖菜了。


    小夏子眼珠转了转,立马明白了王大师傅意思。


    正殿口味一向很清淡,喜欢吃的是荷叶汤,文思豆腐,三鲜蒸肉之类口味淡的。很少吃腥味的食材,辣味也是不碰的。


    今晚上这菜色,倒像是王爷如今会吃的。


    他点点头,跟王大师傅对了个眼色,就提着食盒回去了。


    等回到了万安园,将食盒交给了宝珠,想了想,又低声跟宝珠说了正殿叫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