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巧遇,发生改变的轨迹
作品:《亮剑:自曝双穿门,举国援抗战!》 在下周桐,一个路过的…新一团的朋友。”
周桐的声音温和而平静,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仿佛他就是一个碰巧路过的人。
赵刚的目光在周桐身上仔细地打量着。
眼前的年轻人,气质很特别。
沉稳、自信,眼神深邃得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尤其是那身从未见过的奇特服装,以及对方口中那句“新一团的朋友”,都让赵刚心中充满了疑惑。
新一团?
自己要去赴任的,不正是新一团吗?
他从旅部那里得知。
因为苍云岭大捷,新一团即将扩编,番号也可能会随之更改,但眼下毕竟还叫新一团。
这位周桐同志的消息倒是灵通。
更重要的是,赵刚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和善意。
那种感觉,并非伪装,而是发自内心的。
“周桐同志,你好!”
赵刚收起了心中的种种疑问,郑重地伸出手。
“不管你是谁的朋友,今天,你就是我赵刚的救命恩人!
我代表我和我的三位警卫员,向你和你的战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读书人特有的真诚与坦荡。
周桐与他握了握手,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手掌中因为长期握笔和握枪而磨出的厚茧。
这是一个真正的,文武双全的战士。
“赵政委客气了。”
周桐微笑道。
“我们都是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打鬼子本就是分内之事,何谈恩情。”
他心中却在暗自思忖。
赵刚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意外。
在他的记忆中,原著里的赵刚,是因为李云龙在苍云岭抗命,打了坂田联队,虽然打了胜仗,但功过相抵,新一团的番号被撤,李云龙被发配到被服厂,之后才有了赵刚去独立团上任,李云龙也跟着走马上任的情节。
可现在因为自己的介入,苍云岭之战变成了毫无悬念的大捷。
李云龙不仅无过,反而有功,新一团的编制依旧在。
他李云龙也还是那个威风八面的新一团团长。
按理说,赵刚这条线应该会发生改变才对。
没想到他还是来了。
是历史的修正力?
还是说无论过程如何改变,某些关键的人物和事件,依旧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它本该出现的位置上?
周桐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另一个身影。
一个武艺高强,性格刚猛,却最终命运多舛的和尚。
魏和尚。
原著中。
赵刚就是在赴任的路上,从鬼子手里救下了被俘的魏和尚,才将这位猛将带到了李云龙的麾下。
现在自己救了赵刚。
那么,魏和尚呢?
他还会出现吗?
还是说,因为自己的出现,这位本该在独立团大放异彩的猛士将会有另一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周桐的心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那些令人扼腕的悲剧。
他希望每一个英雄都能有一个更好的归宿。
“周桐同志?”
赵刚的声音,将周桐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他看到周桐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抱歉,赵政委,想到一些事情,走神了。”
周桐很快收敛心神,恢复了平静。
“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正是要前往新一团驻地,与李团长会面。
不知赵政委此行,是否也是前往杨村?”
“哦?”
赵刚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正是!
我是奉旅部命令,前往新一团担任政委一职。
没想到,周桐同志的目的地竟然与我相同。”
他的心中,豁然开朗。
来之前,旅长特意找他谈过话。
旅长告诉他,有一支代号为“龙国”的神秘友军,正在与我方接触。
并且已经在苍云岭一战中给予了新一团极大的帮助。
旅长给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李云龙,与这支神秘的友军建立起更加稳固和深入的合作关系。
赵刚瞬间就将眼前的周桐,与旅长口中那支神秘的“龙国”部队,联系了起来。
难怪!
难怪他们拥有如此神乎其技的武器和战术!
难怪他会知道独立团的事情!
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周桐同志,恐怕就是那支神秘部队的代表!
想到这里,赵刚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炽热。
那是一种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希望的炽热!
“原来是周桐同志当面!
失敬,失敬!”
赵刚再次握住周桐的手,
这一次,他的手握得更紧,情绪也更加激动。
“旅长已经和我交代过了!
说实话,来的时候,我还在想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能被旅长如此推崇备至。
今日一见,百闻不如一见啊!”
周桐笑了笑,对于赵刚的反应他并不意外。
与李云龙那种草莽英雄式的直爽不同,赵刚是政工干部,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和长远。
他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这支队伍背后所代表的重大战略意义。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是自己人了。”
周桐侧过身,对着山坡下方一挥手。
很快,那几辆停在远处的,通体漆黑,充满了科幻感的“猛士”突击车便如同蛰伏的猛兽苏醒一般,悄无声息地朝着这边开了过来。
当赵刚和那三名正在打扫战扬的警卫员,看到这几辆外形狰狞霸气的钢铁巨兽时,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是……什么东西?
是汽车吗?
他们见过国民党军官乘坐的美式吉普,也见过鬼子的卡车,但跟眼前这几辆充满着暴力美学的“铁疙瘩”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
“赵政委,请吧。”
周桐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战扬已经打扫完毕,此地不宜久留。
我们上车,边走边谈。”
赵刚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那些缴获的,还带着血迹的三八大盖,又看了一眼眼前的未来战车,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有了这些“朋友”的帮助,何愁倭寇不灭,华夏不兴!
“好!我们走!”
他没有丝毫犹豫,带着三名同样处于懵圈状态的警卫员,跟着周桐走向了那辆指挥型“猛士”突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