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探花郎表哥太闷骚(17)

作品:《救命!撩爆深情男主后我翻车了

    那泪水似乎能灼伤他的指腹,也灼痛了他的心。


    “傻话!”


    沈巍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强行压下喉头的哽咽。


    “你是爹的命!为你做任何事,都是天经地义!莫再说什么拖累、煎熬的话!爹受不起!”


    他宽厚的手掌重重覆在沈芊芊冰冷的手背上,传递着阵阵暖意。


    “只要你醒了,好好的,爹这颗心,才算落回了腔子里。那些腌臜事,莫再想,也莫再提!都过去了!”


    “过去了……”


    沈芊芊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字像羽毛,轻轻拂过她千疮百孔的灵魂。


    属于原主那冰冷、绝望、充满病痛与遗憾的前世记忆,如同退潮般缓缓隐去。


    她下意识地反手,紧紧回握住父亲温暖的大手。


    对了,最重要的差点就忘了。


    谢蕴之!


    那个在危机关头,毫不犹豫用自己身体为她挡去所有冲击,护着她一同坠入冰冷激流的人。


    她怎能只顾着自己的劫后余生?


    怎能只顾着在父亲的庇护下舔舐伤口?那个救了她性命的人,如今像个傻子一般。


    只对她。


    想到此处,她的脸颊不由得一红。


    但又想到他如今尚且失忆,又不由得担忧起来了。


    “爹!”


    她猛地抽回被父亲握住的手,身体因这剧烈的动作而晃了晃。


    沈芊芊甚至顾不上虚弱的身体,双手死死抓住沈巍的袍袖,那双刚刚恢复清明的眸子里,瞬间又蓄满了泪水,这一次,是纯粹的哀求。


    “还有谢蕴之!爹!您帮帮他!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他现在也没有恢复记忆。”


    她的声音因情绪激动而颤抖破碎。


    “若不是他……若不是他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护住了女儿,用自己的身体给女儿当了垫子……女儿……女儿早就摔得粉身碎骨,被那激流冲走,尸骨无存了!爹!”


    她的话语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沈巍的心上。


    他顺着女儿急切的目光望向偏院,眉头骤然紧锁,锐利的鹰眸深处瞬间翻涌起审视。


    那个和女儿一同的,竟然舍命救了女儿?


    沈芊芊清晰地捕捉到了父亲眼中那转瞬即逝的疑虑。


    她心下一紧,顾不得许多,挣扎着就要再次下榻跪求。


    沈巍眼疾手快地按住她单薄的肩头,沉声道。


    “别动!好好说话!他是谁?你如何识得他?又为何……会与他一同遇险?”


    沈芊芊自然知道他是谁,因为有着剧情提要,早就把这个攻略人物谢蕴之里里外外了解的透透的了。


    而且。


    要不是她算计谢蕴之,将他的荷包偷掉,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也不会经此一劫。


    不过。


    这些话语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于是。


    沈芊芊的泪水汹涌而出,她用力摇头,语速极快,里头浸透着后怕与感激。


    “女儿不识得他!真的不识得!也不过是在法华寺有一面之缘,女儿捡到了他丢失的荷包,后头在那的惊魂一刻之前,女儿便再也没见过这位公子了!”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试图将那惊心动魄又混乱不堪的一幕清晰地还原出来。


    “那时,山匪的刀砍断了车辕,马车失控冲向悬崖……女儿被甩出车厢……就在坠落的瞬间,是这位公子,他不知从何处冲了过来,一把将女儿死死护在了怀里……”


    沈芊芊的身体因回忆而剧烈颤抖,脸色愈发苍白如纸。


    “掉进河里,水流那么急,他……他头上流着血,人都快没知觉了,可……可他抱着女儿的手,始终没有松开过,父亲,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您不该如此苛待他,还让他住在偏院……”


    沈巍对此依旧有所疑虑,眼中充满了探究之意。


    她抬起泪眼,那双被泪水洗得清亮无比的眼眸,带着虔诚,直直望进沈巍深不见底的瞳孔,字字泣血。


    “父亲,您想想!那时女儿衣着普通,身边只有小翠,马车也非官制……他根本不知道女儿是谁家的女儿,他根本不知道救下女儿,会给他带来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可他还是那样做了,毫不犹豫地用命来护住了女儿,这是何等的侠义心肠。这是何等的舍生取义!爹,您说,这样的恩情,女儿……女儿如何能忘?如何能看着他……看着他……”


    她说不下去了,只是死死抓住父亲的衣袖,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砸在沈巍深紫色的锦袍上,晕开一片深色的湿痕。


    “非亲非故……不知身份……舍身相护……”


    沈巍低沉地重复着这几个词,他眼中翻涌的疑虑渐渐被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是震撼,是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动容。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侍立在角落管家沈忠。


    沈忠立刻会意,趋前一步,躬身垂首,声音压得极低,却异常清晰。


    “禀老爷,老奴已着人仔细查探过。这位公子姓谢,名蕴之,表字子渊,乃是江南道青州人士。年方十九,出身青州谢氏,家世清白,使人品行端正,并无劣迹。此番乃是进京赶考,参加今秋的礼部试。”


    沈忠顿了顿,抬头飞快地觑了一眼老爷的脸色,才继续道。


    “老奴派人查访了他在京中的寓所,也询问了同行的几位江南举子。此人……颇有才名,是去年江南道乡试的解元。学识渊博,品性端方,在同科学子中声望颇高。平日里深居简出,只在书肆,文会间走动,一心备考。至于那日为何出现在法华寺后山……”


    沈忠的声音带上一丝谨慎。


    “据查,谢公子素喜清静,常去京郊山林寻幽访胜,吟诗作赋。法华寺后山幽静,景致颇佳,想必是……去寻诗文灵感,恰逢其会,撞见了小姐遇险。”


    “解元……”


    沈巍眼中精光一闪,低声重复。十九岁的解元,即将参加礼部试,这分量非同小可!


    这意味着他不仅有着过人的学识,更是前途无量的年轻俊彦。


    绝非寻常的落魄书生或者是居心叵测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