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真诚的中介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这个绰号是十年后传起来的,传起来也容易添油加醋。
林向东不愿以讹传讹,更不愿做评判者,可他太清楚一种人:
他们擅长让他人“自愿”,以为是自己的选择,实际上是被温柔的牵引。
他看得出王瑞眉梢的自得与轻狂,那股“我能掌握局面”的莫名自信,如同冬日阳光,亮,却偏薄。
林向东按住了涌到喉口的劝告——劝多了,是替人活;
命里该撞的南墙,提前拦也拦不住。
尊重他人的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王瑞换了话题。
“两点,陪我看房。”林向东合上合同,语气云淡风轻。
“这么突然?”王瑞挑眉。
“钱一直趴着是浪费。”林向东笑,“该落在砖头上,就落在砖头上。”
门合上,房间重又安静,只剩纸张轻摩的声音。
---
东升超市门口,风有点紧。人群吐出的白雾被一阵阵切碎。
小邹站在门口的风道里,肩背挺直。
他今天换了黑呢大衣,白衬衫打理得一尘不染,皮鞋亮得能照出一个人影。
左肩斜挎的黑色文件包被塞得鼓鼓的,拉链笔直,像一条紧绷的弦。
“东哥,瑞哥!”他迎上来,笑容干净,“房源我都筛过了,优中选优。有瑕疵的、背景不清的、价位明显虚高的,全都剔掉。您看了不浪费时间。”
上车,暖风一开,小邹立刻把文件包拉开。
“红标签是底价区间,蓝标签是优缺点,黄标签是卖家背景。我都亲自去看过户型,用卷尺量过尺寸,白天夜晚在小区里各走了一圈。物业、车位、出入口人流,我也做了统计。卖家为什么卖、急不急,我也问到了。”
王瑞原本抱着“中介夸夸其谈”的心思,忍不住往资料上扫了一眼——彩色户型图、实景照片、手写批注,每页右上角圈着红笔的底价参考:“挂牌235,成交预期180—183;原因:外贸回款慢,等资金;家电可谈,车位无产权”。
他心里咯噔一下:这也太明白了。
要知道,在他以往的印象里,底价是中介吃饭的命根子,哪会倒给买家看?
第一站是市中心的老牌高档小区。
冬日的光斜斜落在草坪上,保安目不斜视。
上电梯到十七楼,门一开,一股木质地板的清气扑面而来。
客厅挑高舒服,落地窗外半个云海摊开,远处江面像一条压着霜的绸带。
“挂牌235。”小邹压低声音,“我测过竞争盘,这一排近三个月出过两套,平均成交在198上下。卖家做外贸,今年回款慢,年前要把尾款补上,急。我们有一次性,现金优势大。目标180,含全部家电。”
林向东没说话,只在屋里慢慢走。
他摸过阳台的不锈钢护栏,看了看焊点,蹲下掀了掀踢脚线的接口,站起身抬腕看表。
这个节奏像他看生意:看得细,但不黏滞。
“问问吧。”林向东说道。
小邹拨通卖家电话。
“李总,我这边带了位一次性客户,诚意十足,不贷款。”他的声线不紧不慢,“挂牌您235,市扬反馈您也看到了,一个月还没走。我们不废话,直接谈最低您能出的到多少?”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报了个数:208。
王瑞挑眉。
小邹笑了一下,不急着反驳,换了个角度:
“李总,您这套房子定位很清楚——景观好、楼层佳、户型正。我前天刚把同栋1804带走,202成交,但买家是按揭,过户至少年后。
我们这边一次性,本周内就能走到过户。还有,您做外贸的,我也懂点行情,年前现金比春节后现金更值钱,年后外贸盘子一开,汇率和运费变量都在,资金在手才安心。
我不跟您绕弯,180今天拍板,定金当扬打。要是您犹豫,我就带客户去看另外两套,这个时点,好的盘子都走得快。”
“180太低了。”电话那边绷着,“我昨天还有客户出到185的。”
小邹笑出声,却不接话。他把手机贴在耳边,目光望向窗外,保持了近十秒的沉默。沉默是一种施压——你不说,我也不说,让谁先开口,谁就让步。
“这样。”卖家先忍不住,“我也卖202,家具家电我都送了。”
小邹立刻接招,“您这套的空调、冰箱、烤箱客户都看过,虽然是新的,但是您也知道,单卖不值钱,拆走还要修复墙面。我真的不骗你,我这边客户非常优质,过户我这边加快,年前就走完账,让您拿到钱。”
又是短促的沉默。
“你这价格太低了,这地段以后能卖到三四百呢。”
“我知道。”小邹补刀,“可是现在不都缺钱嘛,您不是输给了眼光,只是现在行情就是这样。”
窗外的云层被风撕开一道口子,短暂的阳光刺了进来。王瑞盯着小邹,第一次觉得“中介”这个词不那么刺耳了。
原来好的中介不仅会赚差价,还会帮买家“把钱花对”。
“行。”电话那头终于松口,“180,东西都留给他,定金今天走。”
小邹看向林向东,眼神征询。
林向东微微点头。
“那我发份要约文本给您,我们在售楼处对一下清单,条款里写‘违约方赔双倍定金’,年内过户。”
挂了电话,小邹长舒一口气,笑意没完全放出来,仍然克制。
王瑞凑过来,“可以啊你,这嘴皮子一抖就省了这么多钱。”
“瑞哥,不是嘴皮子溜。”小邹摇头,“是信息。卖家的焦虑点、市扬真实成交区间、你能提供的补偿方案——这些都要提前摸清楚。东哥一次性,这是我们的底气。”
林向东“嗯”了一声,眼里有了几分笑。
一次性,在这个年份,确实是硬通货。
他们又看了两处房。
第二处是新盘里的一套顶复,露台很大,景观漂亮。
物业小姐介绍得天花乱坠,小邹翻了翻资料,直接摇头:
“开发商回款慢、欠施工款,前年就出过停工风波。
顶复保温层做得一般,漏水概率不低。我不建议。”
第三处是一套端头别墅。
院子很阔,绿篱修得工整,冬青油亮。
王瑞一眼喜欢上:“这个气派。”
林向东也停步多看了两眼。
别墅在市中心,家人住着方便,周围有意愿,他很心动。
可一进门,气息不对。
屋里有一股憋久了的潮闷味。
壁角有水印,楼梯扶手的漆面起了些小泡。
客厅的落地窗轨道里塞满细尘,门外信箱口嵌着纸条,纸条边缘发黄,似乎很久没被人拿。
风从空旷的楼梯间穿过,发一阵空响。
“房主去年离婚,前脚离,后脚两位老人接连走。”
小邹压低声音,“东哥,这房空了一年多。风水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您做生意,心里总要舒坦。再说,这栋位于小区拐角,主干道呈反弓对着院门,角煞直冲,夜里车灯一闪一闪,住起来不安生。风水是主观,但居住体验是客观的。我不建议您入手。”
王瑞挠挠头,“你连这也懂?”
“我也不太懂风水,只是略懂皮毛。”小邹很坦诚,“但有些东西,宁可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