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一次这么认真办事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在来之前,他已经用电话联系过林向东,不过,他没有把‘好消息’告知林向东,而是要当面说。


    此刻,林向东正坐在电脑前,和徐峰一起改着一份进货单。


    桌上泡着两杯凉掉的绿茶,屋子里散发着方便面的气味和纸箱散发出的潮气。


    “你回来了?”林向东抬头,看了一眼王瑞,“饭吃得还顺利?”


    “我跟我大伯说了。”王瑞一边换鞋,一边走到冰箱,打开冰箱拿了瓶矿泉水,“他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是云海大学副校长李洪军。”


    林向东的动作顿了一下:“你打了吗?”


    “打了。”王瑞仰头灌了几口水,笑着看他,得意地说:“三声接通,我把身份、来意、打算一口气说清楚了。现在他答应让我们写份材料,走正式流程提交,标记‘副校长转办’。”


    林向东坐直了身体,认真说道:“他愿意让我们写材料,这事情就成了。”


    王瑞得意地说:“他说学校不轻易批学生开店,尤其是摊点类。但我建议做快速配送,算是一种创新投资。”


    林向东沉思片刻,脸上浮起一丝赞许:“你这电话打得不错。”


    “毕竟我跟着我爸出去吃了这么多年饭局,不学点本事也说不过去。”


    王瑞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包里抽出一张草稿纸,“我刚刚在车里写了点思路,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林向东接过来看了几眼,草稿上密密麻麻写着几个要点:


    - 大学生自主创业,体现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 项目定位:便民服务、校内快配、价格合理;


    - 前期试点,挂靠校内既有商业体系,风险控制;


    - 学生自负盈亏,签署责任书,校方免责;


    - 未来可考虑作为创业课程实践样板,定期考核成果。


    “你这是正儿八经在写创业计划书的开头啊。”林向东看完,笑着点点头,“那就照这个路子来,咱们今晚把材料写出来。”


    “好。”王瑞活动了一下双手,充满干净地说道,“我来打字,你来改逻辑,咱俩搭班干活。”


    林向东一边打开文档模板,一边朝徐峰说:“梅毒,你去买几杯咖啡和炸鸡、烤串回来,今晚我们有的忙了。”


    徐峰“嗯”了一声,赶紧跑出去买东西。


    王瑞坐到电脑前,食指敲击空中:“标题叫什么?”


    林向东想了想,说道:“《关于设立校园快配服务点的申请计划》。”


    “行。”王瑞迅速敲下标题,接着问:“申报单位?”


    “你写:云海大学博海学院……2008级学生,王瑞、林向东。”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两人一边写一边讨论。


    林向东主要负责结构、逻辑、市扬落地细节,比如怎么控制货源、定价区间、配送流程怎么写得专业又不夸大。


    王瑞则擅长文风润色,熟悉“官扬审美”,知道什么样的字眼听起来像“正面导向”,什么内容容易让人“看着舒服”。


    两人默契得像干过多年咨询项目的合伙人,一份几千字的计划书在凌晨两点正式完成。


    林向东打印了两份,签上名字,又压上一枚“学生个人创业小组(暂)”的圆章。


    “章哪来的?”王瑞好奇地问。


    “下午找人刻的。”林向东把章收进抽屉,脸上露出一点得意,“现在就看你明天怎么投这封邮件了。”


    “放心,我来搞定。”


    王瑞拿起计划书,脸上多了点前所未有的认真。


    ……


    第二天一早,王瑞洗了个冷水脸,穿了件干净的T恤,把那份打印好的《校园快配服务点的申请计划》装进信封,又特地装了一张U盘备份。


    他去学校行政楼时,一边走,一边发了条短信给李副校长:


    【李伯伯,我已整理好申请材料,今天上午送至您办公室,如果您不在,我会交由秘书室,请您查收。谢谢您昨天的指导与鼓励。】


    短信发出不到一分分钟,李洪军回了个“收到”,还加了一句“材料我会转交相关部门评估,近期会有通知”。


    这比王瑞预期的效率还高。


    将材料交到行政楼秘书室之后。


    王瑞就准备回宿舍,然而,他刚到宿舍楼下,电话就响了。


    “喂。”


    王瑞拿起手机,看了眼来电显示。


    是林向东的电话。


    王瑞按下通话键。


    林向东说道,“我去看了校外那两个小门面,一个在西门口,一个在校南路,西门那个可以谈,房东是个老阿姨,她问我们租来干嘛,我说开便利店。”


    “她不反对吧?”王瑞问道。


    “她当然不反对,只是房租比较贵,二十平的小店,要6000块的店租。”


    “6000?这么贵?”王瑞揉着额头坐起来:“地段怎么样?”


    “人流量多,离学生公寓走路三分钟。”林向东语速很快,“你那边先等学校的反馈,我这边开始准备装修预算和营业执照。万一学校不批,校外的店还是要开起来的。”


    “行,就按你说的,不过,我觉得校内的店还是会批的。”


    王瑞笑着说道。


    “对了。”林向东声音忽然低了几分,“我刚刚找人问了一下,听说学工处那边有点保守,不一定会支持学生办店。”


    王瑞皱眉:“他们怕担责任?”


    “也不是完全怕责任,是怕开了先例。有了第一家,就会有第二家,到时候不好管理。”


    “那不正好?如果我们能做出模范来,反倒能立规矩。”


    “你这么想是对的,但学校那帮人,思维不是这样转的。”林向东冷笑一声,“他们怕麻烦,总是一刀切。”


    王瑞听完后,冷冷地说:“我要看看谁不批,让我查到,非整他不可。”


    这一次,王瑞是认真在做一件事。


    虽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多,但是他是爱面子的人。


    如果这件事搞不定,那他在林向东面前多没面子。


    “那就这样,我们校内校外一起准备。”林向东说道,“要是真批下来了,咱就两边都开,店里招几个同学做兼职,一边赚钱,一边培养人才。”


    王瑞轻轻“嗯”了一声。


    林向东挂了电话。


    在校内开店,倒不是真想赚多少钱。


    他很清楚,刚开始可能会像过家家一样。


    可是,他就是要这种效果。


    让王瑞、张利民等人都加入进来。


    大伙一起想着门店装修成本、账目管理等等。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便是在点点滴滴中建立的。


    这时,林向东手机响了,是猴子打来的。


    “喂,东哥,咱们之前谈的那个配送点,老板同意跟咱合作了,他还怕我们挖他司机,现在反过来想把他的车队挂咱们名下,有其他货,他们也可以帮忙送。”


    电话里传出了林向东的声音。


    “真香来得真快。”林向东笑了笑:“先这样吧。”


    挂了电话,林向东把消息也转发给王瑞:“货物配送已经搞定了,等店一开,货全都有了。”


    王瑞看着那条消息,心底忽然有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


    现在,就等他的好消息了。


    过去他一直被人捧成“官二代”。


    要是官二代这么点事都办不成。


    那还算什么官二代?


    ……


    王瑞刚刚回宿舍,看着张利民等人玩了几盘csol。


    突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没有备注。


    王瑞等了几秒,还是按下通话键。


    “您好,我是王瑞。”


    “你是王瑞同学吧?”


    电话那头是一位女老师,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气,“我是学工处李老师,你的开店申请材料我们这边已经看过了。李副校长转过来时也特别嘱咐了我们。但我们希望你能今天下午三点来办公室一趟,把一些问题当面说明一下。”


    “好的老师,我一定准时到。”王瑞笑着答应。


    刚挂完电话,王瑞立刻给林向东拨了过去。


    “向东,学工处给我打电话了。”


    王瑞对林向东说道。


    “他们找你了?”林向东声音低沉,一听就知道正在忙。


    “是,三点,让我去办公室谈谈。”


    王瑞回答道。


    “行,我等你的好消息。”


    林向东笑着说道。


    王瑞刚挂掉电话,回头一看,张利民正满脸狐疑地盯着他。


    陈晓杰也从床上探出头来,趿拉着拖鞋晃到王瑞身边,笑嘻嘻地凑过来:“刚才你说学工处找你?什么事啊,搞这么正式?”


    王瑞笑了笑,眼神自然,却下意识瞄了一眼走廊尽头,确认没人,这才轻描淡写地说:“也没啥,就是我跟向东,打算在学校搞点小创业,试试水……学工处说让我去学工处汇报一下。。”


    “搞创业?什么项目?”陈晓杰来了兴趣。


    “就是卖点小东西,开个便利摊点之类的。”王瑞笑着说,语气轻松得像是随口一提。


    “哦,类似我们公寓三楼的便利店一样?”


    陈晓杰指的便利店,只是一个摊位。


    它位于三楼的大厅,是用很多箱子搭起来的摊位。


    虽然小,但是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有卖。


    王瑞脸上不动声色,笑着说:“也就初步想法,还没拍板。向东脑子比较活,我就跟着学学,积累点经验。”


    陈晓杰假装不高兴的说道:“你们也真是的,怎么不叫上我们一起干?带我们也进步。”


    “事以秘成。”王瑞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低了下去,“还没影儿的事,说多了反而容易黄。我们不是不信你们,就是……有些事,你们也懂。”


    王瑞干脆当了谜语人。


    陈晓杰听了这话,皱了皱眉:“你这意思,是怕我们说出去?”


    “不是怕,是规矩。”王瑞收起笑容,语气平静下来,“这年头,不怕事没干成,就怕风声走漏了,别人抢跑一步,连口汤都喝不上。你们要真感兴趣,等有眉目了,我第一个喊你们。”


    陈晓杰哼了一声,说道:“这还差不多,说好了,一定要带上我们。”


    王瑞笑着点点头,他和林向东昨晚的计划里,就想着把舍友都拉进来。


    接着,王瑞给林向东发信息,告知这事已经被陈晓杰等人知晓。


    ……


    下午三点,王瑞准时抵达学工处办公室。


    一进门,他就看到里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是刚才打电话的李老师,右边是团委一个男老师,左边则是校安办的梁科长,满脸严肃。


    王瑞深吸一口气,脸上挂着得体的笑:“老师们好,我是王瑞。”


    “嗯,坐吧。”李老师淡淡点头。


    团委老师翻了翻手边的材料,开门见山地问:“王瑞同学,我们想先了解一下,你提出的这个‘校园快配服务点’,具体是打算做什么业务?”


    王瑞点点头,声音镇定:“主要是为同学们提供日用品和快消品的便利购买渠道,我们打算和本地仓储商合作,把门店设置在生活区附近,用大学生兼职做配送员,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送达’。”


    “你们是自己出资?”


    “是的,资金由我和一位同学共同投入,属于自愿创业,没有向外筹资。”


    梁科长忽然冷冷插了一句:“这位‘同学’是校内学生吗?”


    王瑞点点头:“是的,他是我们学校的,也是我的高中同学。”


    梁科长还要继续问,李老师抬手打断了梁科长的询问:“王瑞同学,你别紧张,梁科长是负责校园安全的,他必须考虑全部的情况。你继续说,你们计划怎么规范运营?”


    王瑞回答道:“我们计划与学校签订安全与经营承诺书,明文规定不得贩卖违禁商品,不得扰乱秩序,不得雇用无证外来人员,财务也会在学校监督下公开备案。”


    李老师点头:“你们的想法不错,不过呢,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评估和走流程,不能轻率批准。期间你们不能私自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明白吗?”


    “我明白,绝对不擅自行动。”王瑞微微鞠躬。


    “好,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刚走出学工处办公室,王瑞长出一口气,一边走一边把整个过程编写成短信,发给了林向东。


    很快,林向东就回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