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危机蔓延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郭文静坐在位置上,她第一时间登陆了QQ。


    作为财务,每天都有很多人找她


    除了报订单的,就是催货、催款的。


    催款的人主要是王达顺夫妇。


    黄国兴现在基本不催款。


    “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老板娘怎么今天不催款了?”


    郭文静把留言都看了一遍,居然没有看到薛金花的信息。


    往常薛金花的催款是最频繁的。


    每次都是卖惨,加上说尽好话,希望郭文静能给她们打款。


    就算一万两万也不嫌少。


    只要有回款就行。


    林向东正在吃早餐,他听到了郭文静的话后,便对郭文静说道:“明早给金顺打20万。”


    ……


    早上。


    王达顺还在睡梦中,手机就“叮”的一声响了。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伸手摸了摸床头的手机。


    “工商银行通知:您的账户于8:03收到一笔转账,金额:¥200000.00元,付款方:东升鞋业有限公司。”


    王达顺猛地坐了起来,盯着手机看了好几秒,才敢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金花,金花!”他一把推醒身边还在睡觉的薛金花。


    “干嘛啊,大早上的!”薛金花翻了个身,闭着眼睛嘟囔。


    “林向东给我们打钱了!”王达顺声音都有些颤。


    “什么?”薛金花一下睁开眼,翻身坐起,“你说谁给我们打钱了?”


    “林向东!”王达顺把手机举到她眼前,“你自己看!”


    薛金花接过手机,看到那串数字时,她的瞌睡瞬间被惊没了。


    “二十万?”她不敢相信,“这……这不是搞错了吧?”


    “没错,确实是他打过来的。”王达顺喃喃道,“我现在查一下网银。”


    王达顺立即来到电脑前。


    薛金花站在王达顺身后,一时间情绪复杂得说不出话来。


    昨晚他们还在担忧。


    担忧林向东的黑社会背景,担忧要账会惹祸上身,甚至做好了会被拖很久,甚至会彻底打水漂的心理准备。


    可谁想到,那笔他们早已不敢催的货款,竟然主动打了过来。


    要知道,他们之前已经催了很久,林向东都没给他们打款。


    虽然只有二十万,还不到应收货款的三分之一,但在王达顺夫妇眼中,却像是一扬“失而复得”的惊喜。


    “我们……我们没去催,他反倒主动打钱了?”薛金花的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是啊,昨天我们才说不敢再找他要钱,今天他就把钱打过来了。”


    王达顺坐在床边,嘟囔道,“你说林向东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现在更看不透他了。”


    薛金花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林向东拖款的目的很明显。


    一是为了控制她们,二是为了把资金挪到别的地方去。


    可是,现在明明有能力拖,为什么又不拖了呢。


    难道是良心发现?


    “算了,不管是什么意思,钱到账了就好。”


    王达顺深吸一口气,“我们这段时间,头都快炸了,现在有了这二十万,至少……会好一些。”


    “对,至少可以结一部分材料费了。”


    薛金花接过话头,脸上终于浮现一点轻松的笑意,“你不知道,老邱这几天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催材料款,我都不敢接了。”


    “还有这个月的工资。”王达顺点点头,“上个月就拖了几天,这次再不准时发,工人们肯定要有意见了了。现在好了,先把最急的几笔付了,至少能把厂里稳住。”


    “嗯。”薛金花翻出记账本,一边核对,一边念叨,“老邱那边先打8万,孙老板3万……付掉工资,再留点钱做周转,这个月就过去了。”


    两人忙忙碌碌地核算着账目,心里的压力终于有了些缓解。


    她们在扩大规模前,从没想过会这么难。


    现在每个月都是在强撑。


    熬过一个月,接着熬下一个月。


    如果林向东不给结款,那他们只能想各种办法搞钱。


    包括继续借钱。


    借新还旧。


    似乎每个创业的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尤其是在今年,很多厂的日子都特别难过。


    ……


    永佳社区,仓库内。


    林向东正在用手机看新闻。


    今天在看国际板块。


    林向东看到了海外的一些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甚至申请破产。


    这标志着经济危机开始蔓延,并且逐渐影响整个金融体系。


    同时,经济危机距离9月的全面爆发,已经越来越近了。


    作为重生者。


    林向东上辈子亲身经历经济危机的痛感。


    经济危机带来的大批工厂关门,几千万外出务工人员提前工返乡。


    林向东的父母在08年失业,本就拮据的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因为这一轮经济危机,逼出几万亿的救世资金。


    随着这一轮救世资金,经济腾飞,很多人一夜暴富。


    尤其是拆迁户。


    “东哥,现在外面好多外贸的鞋子和衣服,质量都不错。”


    这时,猴子走了进来,他的手里还提着一个盒子,几个袋子。


    “什么鞋子?衣服?”


    徐峰好奇地走向了猴子。


    “我刚才送货的时候,恰好遇到有人在街上卖,刚开始还以为是骗人的,你们看看这衣服,还有这鞋子,材料和做工都没话说。”


    猴子说着,便把手里的衣服、鞋子,交给了徐峰。


    徐峰接过鞋子和衣服,认真看了看。


    “向东,真的很不错。”


    跟着林向东混了一个多,徐峰算是见过些世面,眼界也高了。


    他现在明白什么是‘好东西’了。


    “而且也很便宜,这一件衣服才39块,鞋子也才69一双。”


    猴子笑着说道。


    徐峰把鞋子和衣服,递给了林向东。


    林向东随意看了眼,“确实是外贸的货。”


    外贸货都是按照原单材料和设计进行生产。


    所以,材料和做工,摸一摸,看一看,就能分辨出来了。


    猴子说道:“东哥,他们的货很多,都堆在路边呢,有好几辆车呢。”


    “几辆车?”徐峰忽然眼前一亮,他看向了林向东:“向东,要不我们去找他们的厂,把他们的货都吃了吧,反正我们现在有货也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