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道体初成

作品:《魔改大唐,我在大唐开创仙道

    他睁开双眼,眸子里似乎有温润的光泽一闪而过。抬起手,只见三枚米粒大小、晶莹剔透的灵力结晶,正听话地在他指尖盘旋飞舞。


    这正是筑基中期修士才能掌握的本事:灵力凝实。


    “系统,打开面板。”他在心里默念。


    刷!半透明的蓝色光幕立刻在眼前展开:


    【宿主:李云】


    【境界:筑基中期】


    【体质:先天道体(初阶)】


    【灵根:五行混沌灵根(九星)】


    【功法:《太初仙经》(入门)】


    这几天进入筑基境后,系统开放了系统商城。


    李云的目光扫过“筑基境”那一栏。指尖轻轻划过,光幕上的物品如流水般滚动起来。


    三阶淬体丹(体修专用)、三品聚气符(半个时辰内提升筑基境三成灵力输出)、还有三阶法宝青钢剑……种类繁多,足有数百种。


    “先天道体,确实厉害。”他下意识地握了握拳,能清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每一寸筋骨、每一丝血肉,都在贪婪地渴求着外界灵气的滋养。现在的他在前世怕不是跟超人一般。


    这具被系统改造过的身体,仿佛天生就和天地间的灵气是好朋友,彼此共鸣。


    别的修士可能打坐三天才能吸收炼化的灵气量,他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搞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老天爷赏饭吃”吧?


    就在他琢磨着这逆天体质时,脑海里那个熟悉的、没什么感情的机械声音又响了起来:


    【检测到宿主对当前修仙体系基础常识存在信息缺失。是否启动基础常识科普模块?】


    “启动!”李云立刻回应。虽然他看过不少修仙小说,但他对修仙的了解确实还太浅了。


    【基础常识科普启动。】


    【修仙境界体系划分如下:】


    【炼体境:打熬筋骨,淬炼肉身,为容纳灵气打下基础。】


    【练气境:引气入体,在经脉中运行、储存灵气。】


    【筑基境:灵气化液,凝聚丹田,筑就道基。此乃仙凡之别的重要门槛。】


    【结丹境/金丹境:液态灵气高度凝聚,化为固态金丹。】


    【元婴期:金丹破壳,诞生与本尊心意相通的元婴。】


    【化神期:元婴壮大,神念可离体遨游,感悟天地法则。】


    【后续境界:合体、大乘、渡劫。每提升一个大境界,实力与寿元都将获得飞跃。每个大境界内部又细分为初阶、中阶、高阶、巅峰四阶。】


    【灵根资质说明:】


    【灵根是感应、吸收、炼化天地灵气的根本。】


    【主要分为基础五行灵根(金、木、水、火、土)及变异灵根(冰、雷、风等)。】


    【灵根品质以星级衡量,一星最低,九星最高。星级越高,吸纳炼化灵气的效率越高,同境界下战力差距可达数倍甚至更多。】


    【无灵根者,终生无法感应灵气,与仙道无缘。】


    看着光幕上自己那金光闪闪的【五行混沌灵根(九星)】,李云不用想都知道,这就是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修炼火系功法能玩火,修炼水系功法能控水,甚至同时修炼多种属性的功法也不会冲突!这在修仙界,直接是开挂级别的优势啊!


    与此同时,在神山南麓的溪云村,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


    一位身材魁梧、披着湿漉漉披风的将领,正把滴水的披风甩在屋檐下。他头上戴着的铜盔,水珠顺着红缨滴落,在脚下的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水花。


    正是张士贵。他身后,二十名精锐亲兵正忙碌着搭建帐篷,甲片碰撞的哗啦声,惊飞了檐下躲雨的几只麻雀。


    “老乡,借个火。”张士贵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对着灶台前添柴的老者客气地拱了拱手。老者看起来六十多岁,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短褂,闻声抬起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扫了一眼张士贵腰间挂着的虎头令牌。


    “官爷是冲着那座神山来的吧?”老者往灶膛里塞了把松针,火星噼啪作响地跳起来。


    “路过,听说这边有座天降的神山,挺稀奇的,就顺道来看看。”张士贵蹲到灶台边,语气放得更缓,“老人家,您在这村子里住了多少年头了?”


    “打娘胎里出来就在这儿,算起来,快六十年喽。”老者往冒着热气的锅里撒了把野菜,“官爷要是打听那神山,听我一句劝,趁早回去吧。那地方,邪门得很!”


    “哦?怎么个邪门法?”张士贵眼神微动,朝旁边一个亲兵使了个眼色。那亲兵立刻解下一吊铜钱递过来。张士贵把铜钱往老者那边推了推,“买您老几碗热茶暖暖身子,顺便给咱讲讲?”


    老者盯着那串铜钱,喉咙明显滚动了一下,但还是把铜钱推了回来:“不是钱的事儿。就前几天,有一伙人,嚷嚷着要上山寻仙,不信邪,硬是结伴闯进那大雾里去了。结果呢?进去就没再出来过!”


    旁边一个正在收拾行囊的妇人忍不住插嘴:“上个月初三更,我半夜起来,瞧见北坡那边亮起一片红光!那光红得发暗,跟血似的,把半边天都映红了!第二天,去那山坳采药的二柱子回来说,里面的石头都碎成了粉!”


    “除了红光,还有别的怪事吗?”张士贵追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令牌上的虎纹。这已经是第三户人家提到神山的异常了。


    “咋没有?”一个站在院里劈柴的汉子接过话茬,“去年秋收那会儿,山顶上挂过一道七彩光!跟彩虹一个样,足足亮了有半个时辰!打那天起,山里的野兔子都肥了一圈,地里的草药长得也比往年快得多!”


    “官府没人来查过这些事?”


    “查啥呀?”老者往灶膛里啐了一口唾沫,“州府的大老爷们三年五载才来一趟,来了也是催粮催税。倒是昨天,来了个穿道袍的,神神叨叨地说山底下压着宝贝,结果自己一头扎进雾里,也没影了!”


    张士贵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不动声色地朝另外两个亲兵点了下头。那两人立刻起身,借口要去打水,快步向村外走去——他们的任务是去确认村民提到的山涧位置。


    “老人家,我们想在村外空地扎营,不会太打扰吧?”


    “你们自便。”老者掀开锅盖,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布满皱纹的脸,“就是夜里千万别往北边那个山坳去。那儿的雾气邪性,能把人活活迷死!”


    三天后,溪云村外的空地上,十二顶军帐已经整齐地立了起来。张士贵站在临时搭起的简易望台上,目光紧紧锁住云雾缭绕的神山主峰,眉头始终没有松开。


    “将军,要不……属下先带几个人进去探探路?”副将林五抱拳请示,他铠甲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显然是刚巡查回来。


    张士贵果断摇头:“不行!那山上的云雾太诡异,冒然进去只会跟前面那些人一样失踪。我们的任务是严密监视,不是去冒险!”


    他话音刚落,东方的天际猛地一亮!


    起初只是一道淡淡的虹光,像是雨后初晴。但转瞬之间,这道虹光就膨胀开来,化作一片绚烂夺目的七彩云霞!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耀眼的光华在云层中流转、碰撞、融合,仿佛有无数璀璨的宝石在云端同时碎裂,迸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这光芒穿透了笼罩山林的薄雾,将整座神山连同周围的山林,都染上了一层梦幻般的琉璃色彩!


    “那……那是……”林五震惊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张士贵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戎马生涯三十年,见识过海市蜃楼的虚幻,也目睹过极光的瑰丽,却从未见过如此绚烂、如此磅礴、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伟力的霞光!


    这绝不是自然现象!这更像是……传说中仙人在施展通天彻地的手段!


    “快!”他猛地转身,对着帐外厉声大喝,“备快马!赵六!拿我的令牌,立刻!马上!日夜兼程赶回长安!面见陛下!告诉他——神山之上,确有仙踪!”


    亲兵赵六闻声如离弦之箭般从帐篷里冲出来,连盔甲都顾不上穿戴,一把抓过令牌,翻身就跃上了早已备好的战马。


    马蹄踏过营地泥泞的积水,溅起的水花在七彩霞光的映照下,竟也折射出转瞬即逝的霓虹光彩。


    张士贵望着快马绝尘而去,消失在蜿蜒的山道尽头,才再次抬起头,目光复杂地望向神山方向。


    此刻,那惊世骇俗的七彩霞光已经渐渐黯淡、消散。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清新、浩大,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灵魂都被洗涤了一遍。


    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这道霞光,绝不仅仅会惊动长安城里的那位陛下。它更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必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