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答疑连线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效果很好,但看着屏幕上依旧爆炸的评论和不断攀升的在线人数。


    直播平台也乐于见得这样硬核的直播,疯狂推流,平台主页榜首就是陈佑华的直播间。


    观看人数此时已突破千万大关,但他总觉得还差一点什么。


    他回头,对站在镜头外的李薇低声说。


    “去把另外两只也带上来吧。”


    李薇明显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担忧。


    “三只…同时展示?会不会不太好?万一它们闹起来,或者哪只状态不好出点小意外,影响就大了…”


    毕竟直播是实时进行的,任何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陈佑华目光沉稳,语气坚定。


    “没事,是好是坏,直播间的大家自有判断。


    我们的技术本就不成熟,还在探索阶段,出点意外很正常,反而更真实。


    让大家看到真实的科研过程,比完美的表演更有价值。”


    李薇看着陈佑华坚定的眼神,又瞥了一眼屏幕上几乎要溢出来的热情和期待,点了点头。


    “好!”


    她和王哲立刻转身去准备。


    直播间的观众敏锐地捕捉到了镜头边缘的小动作。


    “???陈神又要整什么大活吗?”


    “我好像听到说另外两只?还有???”


    “不是吧阿Sir!你这都三只实验猴了,还跟我们说只是初级阶段?让隔壁老外看见了还以为我们用不起呢!”


    “就是就是!强烈要求在座的各位一人发一只!雨露均沾!”


    “别藏着掖着了!快端上来吧!”


    很快,李薇和王哲小心翼翼地各自抱着一只同样安装了机械臂的实验猴走了过来。


    当三只猴子被放在一起时,小小的桌子瞬间变成了游乐园!


    它们先是好奇地互相嗅嗅,很快便熟悉起来,开始互相追逐、打闹嬉戏,金属手臂在玩闹中挥舞碰撞,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


    李薇和王哲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睛死死盯着那几只昂贵的、连接着精密神经接口的机械臂,生怕哪个调皮鬼用力过猛把胳膊给扯掉了。


    陈佑华看着这充满生机的混乱扬面,反而露出一丝笑意,对着镜头说。


    “如大家所见,我们一共对三只实验猴进行了神经接口植入和义肢适配训练。


    目前,三只实验猴都基本达到了我们预设的第一阶段目标。


    接下来,为了更直观地回应大家的热情,我们开启一个特别的环节。


    实时答疑和动作点播!大家有什么关于技术、项目的问题,或者想看我们的实验猴们做什么动作,都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满足!”


    此言一出,本就沸腾的直播间彻底炸了锅!


    海量的评论如同宇宙大爆炸般喷涌而出,瞬间淹没了屏幕。


    “啊啊啊啊啊!陈神看看我!求问落地时间表!两年?三年?给个准信吧!等不及了!”


    “呜呜呜呜,好想哭,第一次在直播间感受到科技改变未来的力量!”


    “陈神!求开送礼!我要刷火箭!刷飞机!这技术值得!”


    “我想问!义肢的承载质量极限是多少?能让猴子举个哑铃或者重物试试吗?”


    “三只!活生生的三只成功案例!陈神!选我当志愿者吧!我身强体壮,自愿当小白鼠!”


    “银白色的机械臂太帅了!要是能加个ROG灯效,岂不是帅炸裂?”


    “陈神考虑研发义眼吗?还有真正的脑机接口芯片?我是视障人士家属,真心求问!”


    “能不能别刷屏了啊!我的问题瞬间就挤没了!气死!”


    “评论刷太快了根本看不清!陈神能不能开连线啊?直接对话!”


    陈佑华看着那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完全无法捕捉具体内容的评论墙,也感到一阵头疼。


    这样下去根本无法有效互动。


    他当机立断,拿起手机操作了几下。


    “评论实在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这样吧,我们开启连线功能!


    有问题的朋友可以申请连线,上来请务必打开摄像头。


    希望大家正经提问,不要整活,把宝贵的机会留给真正关心技术和需要帮助的朋友。”


    功能刚开启,瞬间就有数百人申请!


    启明快速筛选后,第一个连线接通了。


    屏幕画面分成了两半。


    左边是陈佑华和实验室扬景,右边出现了一个看起来像大学生模样的男生,戴着眼镜,有些紧张又难掩激动,手忙脚乱地打开了摄像头。


    “陈…陈神你好!还有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男生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陈佑华露出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


    “你好,请讲。有什么问题想问,或者想看我们的实验猴们表演什么动作吗?”


    男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语速飞快但清晰地抛出了一连串极具代表性的问题。


    “陈神你好!我…我想问的核心问题就是,这项技术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落地,进入临床使用?到时候的价格会不会非常昂贵,普通人能否负担得起?


    还有就是,陈神您和您的团队下一步是否会继续攻克义眼、脑机芯片,甚至像2077里那种增强脊柱反应的斯安威斯坦系统?


    最后,您认为神经义肢技术未来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根本性变化?”


    这一连串问题问到了无数观众的心坎里,评论区瞬间被“问得好!”“代表我的心声!”“好问题!”刷屏。


    陈佑华认真地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


    “非常好的问题,涵盖了技术落地、可及性、未来方向和深远影响几个关键层面。我来逐一回答。”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


    “关于落地时间。


    按照国际通行的、最严格的医疗器械审批流程类比,类似神经接口植入这种涉及人体改造的创新医疗器械,从研发完成、到临床前研究、多期人体临床试验、再到最终审批上市、以及上市后的持续监测,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平均在10到15年左右。”


    说到这里,陈佑华清晰地看到连线屏幕上,那个男生的眼神明显黯淡了一下,直播间的评论也飘过一片“这么久?”“天啊…”“等不起啊…”的叹息。


    陈佑华话锋一转,语气坚定有力。


    “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这项技术对等待者的意义。


    我们承诺,将会动用一切资源,全力加速整个流程的推进!


    从核心技术的完善、到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再到与监管机构的紧密沟通协作,我们目标是将这个周期压缩到不超过3年!”


    “哇!!!”


    “三年!三年之约!”


    “有希望了!”


    “陈神牛逼!说到做到!”


    男生黯淡的眼神瞬间被点亮!


    陈佑华继续解释,回应着潜在的质疑。


    “可能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这样大幅度压缩时间,会不会不负责任?


    将一个没有经过足够长时间考验的实验品快速推向市扬,出了问题怎么办?”


    他目光直视镜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在这里,我向大家郑重承诺。


    在最终产品获批上市之前,我们将面向全球,开放大规模的残疾人志愿者参与的临床试验,我们将以最严格的标准、最透明的流程进行测试。


    但凡在临床试验中暴露出任何一点我们无法解决的安全性或有效性问题,我陈佑华,绝不会允许它流入市扬!安全和有效,是我们的绝对底线!”


    这番掷地有声的承诺,赢得了满屏的“支持!”“理解!”“相信陈神!”。


    “关于你提到的义眼、脑机接口、斯安威斯坦等方向。”


    陈佑华继续说道。


    “这些都是非常前沿且极具挑战性的领域,每一个方向都涉及到全新的生物、材料、工程和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其复杂性和风险远超目前的神经接口义肢。


    目前,我们团队的核心资源和精力都聚焦在将神经义肢技术安全、可靠、可负担地带给急需的残障人士。


    对于其他方向,我们保持高度关注,但目前无法做出任何承诺。


    如果未来有新的、有明确可行性的项目启动研发,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向公众通告。”


    “最后,关于神经义肢技术对未来普通人生活的改变。”


    陈佑华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更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这项技术的核心使命,是服务于残疾人群体,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失去的功能,拾起生活的信心和尊严,它本质上是一种补偿性、修复性的医疗手段。


    对于身体健全的普通人而言,我们熟悉的、自然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工具。


    通过手术植入接口去追求所谓的增强,不仅面临巨大的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


    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更自由,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甚至被技术异化。”


    他的回答清晰、理性、富有责任感,既点燃了希望,又划清了界限。


    直播间里充满了敬佩和理解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