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我的生活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刷完一个复杂的案例的我,看着窗外寂静的校园,也会有一丝迟疑。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会不会打扰到他?甚至…有点讨人厌?
有一天,他似乎终于被我这持续不断的骚扰弄得有点烦了。
他破天荒地回了我好几条消息,大意是。
他很忙,没空闲聊,让我别再发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了。
看着那一小段带着明确拒绝意味的文字。
心口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点闷闷的。
一丝丝难过在心底蔓延,苦苦的。
虽然知道这只是我单方面的恶作剧,被当事人点破无关紧要。
但还是有点…小受伤。
管他呢!
徐晓雯字典里可没有轻易放弃这个词。
你不让我发?我偏要发!你不喜欢闲聊?
那我就继续分享我的日常!
于是,我的骚扰行为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一直持续,成了日常固定节目。
就这样,一个发,一个偶尔回个“哦”或者干脆不回。
这种奇奇怪怪、几乎称不上是交流的相处方式,竟然贯穿了我整个大一上学期。
说来也怪,我竟然也有点习惯了。
甚至有点喜欢?
大概是因为,这种关系的主动权,一直牢牢地、安全地掌握在我手里吧。
他像是我枯燥学习生活里一个可以随时戳一下、又不用担心失控的减压玩具。
在图书馆的墨香、案例的纷繁和这种幼稚的骚扰中,大一上学期像翻书一样,唰地就过去了。
回家的火车票我买得很早。
当火车驶离熟悉的城市,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
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对家的思念。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吧?
.......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里。
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一个不算新也不算旧的小区,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
但这个家,又有点不一样。
因为家里只有两个人。
我和妈妈。
很小的时候,记忆里是有爸爸的。
爸爸的身影特别高大,力气也大,总能轻而易举地把我举得老高,让我尖叫大笑。
他喜欢用下巴上新长出来的胡茬蹭我的脸,刺刺痒痒的,每次都把我惹恼,气鼓鼓地不理他。
然后他总有办法,变魔术似的掏出颗糖,或者讲个笨拙的笑话,把我哄得破涕为笑。
爸爸很喜欢抱我,而我又很喜欢躲起来让他找。
虽然在他的高大的视角里,我躲藏的位置可能一览无余,但是他依然会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在我躲藏的地方摸索来摸索去。
我会捂着小嘴,眼睛笑成弯月型,等着他找到我。
然后我会突然的被从背后抱住,举起来,巨大的失重感,让我极度害怕。
回过头,爸爸那溺爱的眼神,又会让我充满安全感。
只是…
爸爸出现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
我会疑惑的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然后在房间里到处找爸爸的身影。
找不到,我就会哭。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哭,我总感觉,有爸爸在的地方家里才完美。
妈妈每次都会费很大的力气,把我哄好。
而每次我要忘记爸爸的存在。
爸爸又会突然出现。
一开始,我都会很陌生的看着他,脸上充满警惕。
然后又不知道被他用什么方法吸引哄好。
接着被他身上那股混合着阳光和烟草的、让我莫名安心的气味吸引,不知不觉在他宽厚的臂弯里沉沉睡去。
醒来时,身边就只剩下妈妈,还有枕头边留下的专属于我的礼物。
爸爸又走了。
这样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那天。
一群穿着笔挺、肩章闪亮的陌生叔叔阿姨敲开了我家的门。
他们的神情那么严肃,那么庄重。
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亮晶晶的徽章。
妈妈看着那个徽章,突然就哭了,哭得泪流满面,眼睛里满是泪水和痛苦。
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这个样子。
小小的我不懂发生了什么。
跟随着妈妈悲伤的泪水,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一边流着泪,一边紧紧抱着我,手心里死死攥着那枚冰冷的徽章。
那些叔叔阿姨围着她,低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拍着她的背。
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真正明白。
那天,那枚徽章,意味着什么。
它带走了爸爸的风,永远地带走了。
“列车即将到达站台,请各位旅客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火车到站了。
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出站台,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个熟悉又显得有点孤单的身影。
妈妈。
她正踮着脚张望,看到我时,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小跑着过来,一把将我拥进怀里。
“回来就好。”妈妈的声音带着哽咽。
短短的一句话,是分别了一整个学期的思念。
那一刻,我鼻子一酸。
一个强烈的念头冲进脑海。
我不想走了!我不想再离开家了!
我想一直一直陪着妈妈,守在她身边,填补那些她独自一人在家中度过的时光。
............
回到家之后,熟悉的味道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我依然保持着看书的习惯,只是地点从图书馆换成了家里的书桌或沙发。
更多的时候,是陪着妈妈。
陪她去熙熙攘攘的菜市扬,看她跟熟悉的摊贩讨价还价。
陪她去超市,推着购物车,听她絮絮叨叨地计划着给我做什么好吃的。
晚上就窝在沙发里,陪她看她喜欢的家庭伦理剧,虽然剧情狗血得我时常想吐槽,但只要看到她看得入神,偶尔跟着抹眼泪的样子,我就觉得安心。
听说陈佑华进实验室了?
真不愧是学霸。
寒假还留在学校,他不会觉得孤单吗?啧,真是个怪人。
为了避免他太孤单。
嗯......我真是个善良体贴的同学。
我决定继续发扬我的助人为乐精神。
看书间隙,拿起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头像。
“我妈今天包了荠菜猪肉饺子,贼香!(图片:一盘圆滚滚的饺子)”
“楼下公园的腊梅开了,好香,隔着口罩都能闻到。”
“今天超市薯片打折,买一送一,血赚!(图片:两大包薯片)”
当然,回应我的,大概率是长久的沉默,或者一个迟来的、高冷的“哦”。
无所谓,我发我的。
感觉自己真是个大好人,不忍心看同学孤单寂寞冷呢。
日子就在妈妈的投喂和我的骚扰中滑到了除夕。
妈妈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色香味俱全,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就我们两个人吃。
我看着那些菜,又看看妈妈期待的眼神,感觉回家这些天,自己至少胖了五斤!
妈妈的爱,真是甜蜜又沉重的负担。
窗外开始零星响起鞭炮声,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晚。
我坐在温暖明亮的家里,身边是给我不停夹菜的妈妈,手机安安静静地躺在桌上。
这一刻,心里被一种踏实的幸福感填得满满的。
不知道陈佑华回家没。
嗯…要不要拍张年夜饭的照片发给他?
算了,大过年的,让他安静地做实验吧。
才不是怕他又回个“哦”破坏气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