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利用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那天从中心大楼出来,张伟杰感觉脚下像踩着棉花。
深秋夜晚的凉风吹在身上,却激不起半点清醒。
举报材料交出去了,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被抛进深潭。
没有预想中的快意恩仇、扬眉吐气。
心头反而像被塞进了一团浸透冰水的棉花,又冷又堵,沉甸甸地往下坠。
开心吗?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掐灭了。
一丝一毫都没有。
陈佑华是谁?一个抢了他实验室的陌生人,一个他嫉妒又看不惯的关系户。
他们之间甚至没有一句像样的对话。
可自己做了什么?
像个躲在阴影里的小人,递出了那把伤人的刀。
为什么?就为了孙教授那句“A-705是我们的”?
还是为了发泄自己十几年碌碌无为积攒的怨气?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那个研究院分配的、狭小却整洁的宿舍的。
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路灯透进来的昏黄光线。
张伟杰在床边坐了很久,久到手脚都有些发麻。
他鬼使神差地拉开抽屉,里面躺着一包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从未拆封的烟。
他撕开包装,抽出一根,笨拙地叼在嘴里,费了好大劲找到打火机点燃。
辛辣的烟雾猛地冲进喉咙,呛得他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狼狈地抹了把脸,看着指尖明灭的烟头,自嘲地咧了咧嘴。
“举报了…又能怎么样呢?”
他用力吸了一口,这次忍住了咳嗽,任由那股灼烧感在肺里蔓延。
“也许人家背景通天,这点东西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也许…他真的是凭本事?只是我这庸人理解不了的天才?”
“那我算什么?”
张伟杰狠狠地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留下一个焦黑的印记。
“我什么时候…变成这种小人嘴脸了?”
他开始像梳理实验数据一样,冷静地、近乎残酷地梳理整个事件的脉络。
一条清晰的线被勾勒出来。
自己,张伟杰,一个兢兢业业十几年、渴望被认可的研究员,不知不觉中,成了孙教授手中一枚用来试探别人的棋子。
愤怒吗?很奇怪,并没有。
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尘埃落定般的疲惫感。
“被利用…又能怎么样?”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愤怒毫无意义,自己只不过是个兢兢业业的研究员。
能稳住饭碗,安安稳稳做到退休,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一晚,张伟杰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模糊的光斑,久久未能入眠。
举报后的空虚、被利用的麻木、以及对未来的茫然,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缚住。
...........
几天后,孙立仁教授办公室
宽大的实木办公桌上,紫砂茶壶正冒着袅袅热气。
孙立仁姿态闲适地靠在真皮座椅里,一手端着精致的品茗杯,另一只手拿着手机贴在耳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如沐春风的笑容。
“喂,老韩啊?哈哈,是我。这次真是多亏你了,那份关于Z大新项目资料,帮了大忙了!”
孙立仁的声音温和而热络,仿佛在与多年老友叙旧。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谨慎的声音.
“举手之劳,不过老孙,我得提醒你一句,这个陈佑华…有点蹊跷。
项目审批快得离谱,资金额度惊人,但保密级别又非常高。
我这边也查不到更多内容,你…还是慎重些好。”
“哎呀,老韩你多虑了!”
孙立仁笑着抿了口茶,语气轻松。
“我能有什么心思?纯粹是好奇!你知道的,A-705那个实验室,我盯了很久,仪器设备都是一流的,最适合我那个新课题。
结果突然就被划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我这心里头,总得弄明白是哪个神仙占了我的地方吧?
他陈佑华再厉害,项目再神秘,难道还不能让别人知道是什么了,那他也没必要来这里做项目啊,你说是不是?”
“嗯…你心里有数就好,我这边还有个会,先挂了。”对方显然不想多谈。
“行行行,你忙!改天约你喝茶!”
孙立仁热情地回应着,直到听筒里传来忙音,脸上的笑容才缓缓敛去,眼神变得深沉而复杂。
他放下手机,身体向后深深陷进椅背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扶手。
办公室里只剩下紫砂壶里茶水沸腾的细微声响。
片刻后,孙立仁像是下定了决心。
他起身,走到靠墙的实木书柜前,蹲下身,打开了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带锁抽屉。
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部老旧的、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黑色功能手机。
他拿起手机,走到窗边,拉上了厚重的窗帘。
房间里光线顿时暗了下来。
他熟练地按下一串长长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接通后,对面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声音传来。
孙立仁对此似乎习以为常,他压低声音,清晰地报出了一串数字。
“是我,7-4-1-2-9-0-5。”
短暂的沉默后,电话那头终于响起一个经过明显变声处理的电音。
“什么事?”
孙立仁的声音同样压得很低,带着一种完成任务般的平静。
“我这边搜集的材料已经准备好,等一个合适的舆论发酵点,就会全部匿名发到几个关键的学术论坛和社交媒体上。
到时候,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去推波助澜了。”
“很好。”
电子音毫无波澜。
“按照约定,你和你家人先去办理离岸签证,建议你近期安排他们以学术交流或旅游名义先行离境。
任务完成后,这边顶尖的实验室席位、充足的研究经费,都会为你准备好。”
孙立仁闻言,眉头却微微皱起,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和傲气。
“签证?有这个必要吗?我们当初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属于资深学者的矜持。
“事情办成,你们按那个数字把咨询费打到我的海外账户就行,陈佑华背景再大,那也不关我事。
我是个纯粹的学术人员,一没偷二没抢,只是思想道德上有点问题,发了几份存疑的资料而已。
能有多大的事?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换所学校,挪个窝,国内这么大,总有我的容身之处。”
电话那头陷入了更长的沉默,只有微弱的电流声。
最终,电子音再次响起,依旧冰冷,但似乎妥协了。
“可以,记住你的承诺,资料发布后,我们这边确保引发足够关注,尾款会准时到账,保持通讯畅通。”
“放心,等着看戏吧。”孙立仁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弧度,挂断了电话。
他走回办公桌,重新拿起那杯已经微凉的茶,对着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微光,轻轻啜饮了一口,脸上恢复了平日的儒雅,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