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硬核的实验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李薇打着哈欠推开厚重的隔离门,清晨的寂静立刻被恒温箱低沉的嗡鸣和精密仪器的待机指示灯取代。


    她熟练地套上实验服,戴上手套,径直走向细胞培养室。


    她习惯性的去看几天前接种的那批特殊工程菌。


    打开恒温培养箱,小心地取出一个培养皿。


    对着光源仔细一看,李薇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成了!


    菌落生长均匀致密,几乎覆盖了整个培养基表面。


    最关键的是,肉眼可见菌落之间布满了极其纤细、交织如网的丝状结构。


    这正是她费尽心机诱导出来的营养传输通道,也是她这次实验的核心材料。


    “小乖乖们,长得不错。”


    她低声咕哝了一句,像是在表扬一群听话的学生。


    接下来的步骤需要无菌操作。


    她将培养皿放入紫外线灭菌柜,设定好时间和强度。


    柔和的紫光笼罩下,那些活跃的微小生命体被迅速消杀,同时,那些宝贵的丝状结构在特定波长的光作用下,开始了缓慢的固化定型过程。


    这是关键的一步,既要保证菌体彻底失活,又要尽可能保持通道结构的物理完整性。


    灭菌完成,李薇转入超净工作台。


    在高效过滤空气的吹拂下,她开始了一系列精细的操作。


    用特制的酶解液小心地溶解掉残留的菌体碎片,再用缓冲液反复冲洗、纯化。


    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的双手。


    显微镜下,她反复确认着。


    目标丝状结构被完整地剥离出来,像一张极其精密的、由生物材料编织成的网,上面不能残留任何杂质,否则后续的电生理测试数据就会失真。


    直到确认那网纯净透亮,她才松了口气,将其小心地转移到特制的营养保存液中,贴上标签。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她对着保存液里的网自语道。


    下一步,需要验证材料的神经传导性能。


    李薇去隔壁的实验动物饲养区登记,利索地拎回来一只体格健硕的牛蛙。


    小家伙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被抓住时后腿有力地蹬踹着,透着一股子不情愿的生机勃勃。


    “委屈你一下啦。”


    李薇麻利地给牛蛙注射了适量的麻醉剂。


    小家伙很快安静下来。


    她将它固定在实验台上,用锋利的手术刀在腿部皮肤上划开一道小口,动作精准而稳定。


    虽然不是专业外科医生,但长期的生物医学实验训练让她对人体和动物的基本解剖结构了如指掌。


    她小心地分离皮下组织,寻找着目标。


    一条相对粗壮、支配腿部运动的躯体神经。


    找到了!


    她屏住呼吸,用精细的显微镊子和玻璃分针,小心翼翼地将那段神经游离出来一小段,避免损伤。


    重头戏来了,李薇深吸一口气,稳定住心神。


    她拿起保存液中那条纯化好的生物材料网。


    它比头发丝还要纤细得多。


    她的构想是,将这段生物材料作为桥梁,两端分别与牛蛙神经断开的两个末端进行神经吻合,并利用材料本身的生物相容性和潜在的电传导特性,尝试让神经信号得以通过。


    李薇先是将手术区域移到双目立体显微镜之下。


    先是使用一种特制的、生物相容性极高的神经外科用粘合剂,极其微量地涂抹在生物材料网的两端以及神经的断端。


    极其小心地将神经断端与生物材料网的两端轻轻接触、对位,利用粘合剂的即时粘附力进行初步固定。


    整个操作区域都需要持续滴加温热生理盐水保持湿润和无菌。


    李薇全神贯注,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汗水悄悄从额角渗出,她浑然不觉。


    终于,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神经断端与生物材料网完成了初步的、紧密的对接。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肌肉都有些僵硬了。


    “呼……总算接上了。”


    她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脖子。


    接着通过显微镜观察,再次仔细检查连接点。


    粘合良好,没有明显错位或缝隙,生物材料本身也没有损伤。


    初步目测,算是过关。


    接下来,就是验证传导性能的关键测试。


    电刺激。


    李薇转身想去取早已准备好的微型电刺激器和记录电极,这才猛地发现,身后不知何时已经围了好几个同组的同事。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得聚精会神。


    李薇又好气又好笑。


    “喂喂喂!你们很闲吗?不去伺候自己的宝贝菌丝,跑这儿看我做牛蛙手术?”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小张嘿嘿一笑,赶紧拍马屁。


    “别介啊薇姐!我们这不是……还没培养出能用的材料嘛!您这边进展神速,我们赶紧来取取经,学习学习先进经验!”


    旁边的老王也推了推眼镜,一脸苦相地附和。


    “是啊李工,你是不知道,我昨天弄出来的那条,导电性差得一塌糊涂!


    通上电,材料都快烧成碳棒了,牛蛙腿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都怀疑我培养的不是神经材料,是绝缘体了。”


    他的话引来一阵感同身受的哄笑和点头。


    实验室里就是这样,操作流程、手法细节、甚至当天的手感、运气,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


    李薇无奈地摇摇头,知道赶不走这群好学的家伙了。


    她走到工具台前,拿起小巧的微电流刺激器和记录电极。


    她将记录电极小心地放置在生物材料网连接点远端的神经上,然后将刺激电极连接到刺激器的输出端。


    首先设置参数。


    极短促的单次方波刺激,电压很低,时间极短,模拟一个正常的神经电脉冲信号。


    太高或太久都可能损伤组织。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实验台上那只被麻醉的牛蛙身上。


    尤其是它那条被改造过的后腿。


    李薇的心跳也微微加速。


    成败在此一举。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手指稳稳地按下了刺激器的触发按钮。


    “咔嚓!”一声轻微的继电器闭合声响起。


    几乎在同一瞬间!


    牛蛙那条连接着生物材料网的后腿,猛地、有力地。


    蹬了一下!


    虽然幅度不大,但清晰无比!就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戳中了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