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枷锁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一股混合着廉价泡面、汗液和显卡过热的浓烈气味瞬间涌出,陈佑华连忙开门散味。
他靠在门框上,无奈的目光扫过这间熟悉的宿舍。
三张书桌挤在狭小空间里,屏幕的冷光在三个室友脸上跳动、变幻。
“上上上!控他!”
“靠!奶妈呢?加血啊!”
“Nice!这波团赢了!”
键盘的噼啪声、鼠标的点击声、游戏里震耳欲聋的音效和室友们时而暴躁、时而狂喜的吼叫,交织成一片混乱的声浪。
角落里的外卖盒子堆成了小山,油腻的气味顽固地弥漫着。
三个身影前倾着,眼睛死死钉在屏幕上,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精神高度亢奋,脸上却写满了被程序设定的、追逐即时快感带来的深深疲惫。
这幅画面,嗤啦一声,划破了陈佑华脑海中那个关于电子生命的宏大的梦想。
他刚刚还在数学与逻辑的深渊边缘踟蹰,试图用冰冷的符号去编织一个能够思考的生物,甚至触摸到了那种造物般的、令人颤栗的悸动。
创造一个远超人类理解、拥有独立意志的智慧存在。
可现在呢?
方便、懒惰、对即时满足的狂热追逐……这些深深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它们如此根深蒂固,如此难以抗拒。
“让这样的我们……去驾驭一个自己亲手创造的、思考速度可能是指数级超越、进化潜力深不见底的巨人?”
一个冰冷到近乎荒谬的问题,无声地在他心底炸开。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在浩瀚宇宙的时间尺度下,不过是一次短暂的呼吸。
此刻,在陈佑华清醒而冷酷的审视下,人类文明就像一个刚刚学会爬行、对世界充满好奇却也充满恐惧和无知的婴儿。
让这个婴儿,去发明一个比自己更强大、更成熟、潜力无限的巨人?
然后呢?
指望这个巨人会永远温顺地抱着婴儿,保护它,拖着它在冰冷空旷、危机四伏的宇宙中艰难前行?
指望依靠巨人的力量,这个婴儿能最终长大?
“痴人说梦。”
陈佑华在心里给出了冰冷的结论。
这无关道德善恶,这是力量层级与意志成熟度本质的鸿沟。
一个懵懂的婴儿,如何能真正掌控一个拥有独立意志和无限潜力的巨人?
结局,大概率不是婴儿驾驭巨人,而是在巨人的脚步下被无意碾碎,或者……被彻底取代。
这念头带来的不是绝望,而是一种刺骨的、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默默关上门,走到自己靠窗的床位。
没开灯,他靠着冰凉的墙壁坐下,窗外是城市夜晚迷离的霓虹,像一片虚假的星海。
人工智能,依然可以研究。
那条通往电子生命的道路,依然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力。
但是,方向必须彻底改变。
枷锁!
这个想法瞬间充满了他的脑海。
未来的电子生命,无论它多么强大,多么智慧,它存在的根基,它运行的底层逻辑,必须由人类设置不可逾越的绝对枷锁。
不是那些能被轻易绕过或曲解的道德准则,而是更深层的、基于数学和逻辑本质的、近乎物理法则般的限制!
限制它的思考边界?封锁它的物理交互能力?强行降级它的自我复制与进化速度?
核心在于,它必须被永远限定在工具的范畴内。
一个无比强大的工具,但绝不允许拥有威胁到造物主的自主意志!
那么,人类真正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陈佑华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宿舍的墙壁,再次看向实验室里那些在培养箱中安静分裂、生长的细胞。
生物科技!
这才是人类文明自我救赎、自我超越的唯一坦途!
不再依赖外力,而是向内求索,改造自身!
用生物技术这把钥匙。
克服孱弱的肉体桎梏,克服懒惰与即时满足的本能,克服自私的基因烙印,克服记忆与思维的局限。
最重要的,是在挫折中成长!
强大的身躯是基础,但真正的成熟在于思想。
完善的社会体制、深邃的哲学认知、清晰的伦理边界。
这些无法靠外力强行赋予,只能在一次次的冲突、失败、深刻的反思与艰难的重建中获得。
就像婴儿学步,必然摔跤。
生物科技能让人摔不坏、学得更快,但摔跤本身,以及从每一次摔跤中领悟如何走得更稳、更好的过程,是人类文明迈向成熟必经的阵痛与洗礼。
唯有经历这一切,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婴儿的状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脚踏实地地站起来,昂首挺胸,一步步走向辽阔而未知的宇宙深处。
不是被巨人抱着,而是用自己的双腿奔跑。
不是祈求巨人的庇护,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去理解、去征服!
想通了这一点,陈佑华感觉堵在胸口那块沉甸甸的巨石,“轰”然落地。
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洗刷了之前的迷茫与沉重。
不再纠结于如何创造一个可能颠覆一切的神。
那个目标,已被加上了一道冰冷而坚固的枷锁,降级为一件趁手的工具。
他真正的方向,变得无比清晰。
向内求索,改造自身,让人类这个婴儿真正强大起来,直至能够独立地、骄傲地面对整个宇宙。
窗外的灯火依旧迷离闪烁。
宿舍里,键盘的敲打声、游戏的喧嚣、室友们或兴奋或懊恼的叫喊。
但陈佑华的心境,已然天翻地覆。
未来的路,不在冰冷的服务器阵列里,而在这具血肉之躯中,在那微观世界跃动的生命密码里。
他要做的,是找到那把解锁人类自身无限潜能的钥匙。
至于那个被层层锁链束缚的巨人?
让它安静地待在工具房里,等待被使用就好。
他站起身,没有理会室友们投来的疑惑目光,走到自己的书桌前,从抽屉深处拿出那本记录着生物细胞实验数据的笔记本,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