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证据吗?
作品:《穿越后,汉东没人能压得住我!》 “老师,我确实是遇到坎儿了。”
他深吸一口气,切入正题。
“吕梁的案子,您知道吧?”
高育良点点头:“知道,京州市局的报告我看过,交通意外。”
“老师,我不这么认为。”
侯亮平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我怀疑,吕梁是被人谋杀的。”
高育良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学生,等他继续说下去。
“现场有很多疑点,刹车失灵得太蹊跷,肇事司机也当场死亡,死无对证。
这一切,都太‘干净’了。”
“干净得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侯亮平把自己的分析和盘托出。
高育良听完,沉默了许久。
他重新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亮平,你的怀疑,有证据吗?”
“暂时还没有。”侯亮平有些泄气,“只是直觉和一些逻辑推断。”
“直觉,在法庭上是站不住脚的。”
高育良放下茶杯,语气严肃起来。
“你现在是反贪局的代局长,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省里的态度。
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要乱说话。”
他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
“汉东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
“你贸然把这个案子定性为谋杀,会捅一个大马蜂窝。
到时候,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向你涌过来,你顶得住吗?”
侯亮平梗着脖子:“我是党员,是检察官,只要能查明真相,什么压力我都不怕!”
高育良看着他,眼神复杂。
有欣赏,有担忧,也有一丝无奈。
“你这个脾气,跟你当年在学校里一模一样。”
他摆了摆手。
“这个案子,现在是京州市局在负责。
赵东来这个人,是李达康一手提拔的,但业务能力很强,是个干练的警察。”
“你有没有跟他好好聊过?”
“聊过,但他一直在打太极。”侯亮平撇撇嘴。
“那就再聊。”
“你是省反贪局,他是市公安局,你们是上下级,也是战友。
案子要查,但程序也要走对。”
“多跟他沟通,多听听他的意见。他是地头蛇,对京州的情况比你熟。”
“有时候,办案不能只靠一腔热血,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高育良的话,点到即止。
他没有说支持,也没有说反对,只是把皮球又踢回了赵东来那里。
但侯亮平听懂了。
老师这是在提醒他,小心行事,不要越界。
同时,也是在告诉他。
想查京州的案子,绕不开赵东来,更绕不开赵东来背后的……李达康。
侯亮平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
“老师,您让我找赵东来,可人家根本不接招啊。”
他身体往后一靠,摊开双手,满脸的无奈。
“我每次问到关键问题,他就跟我打太极,说案件正在侦破,不便透露。
您说,这天还怎么聊下去?”
“他是市局,我是省反贪局,理论上我能指挥他。
可实际上呢?人家是李达康的人,根本不把我这代局长放在眼里。”
侯亮平的语气里带着一股子怨气。
“他就是个工具人,根本没想过跟我合作。”
高育良端着茶杯,手指在杯壁上轻轻摩挲着,眼神深邃。
“亮平,没有证据,你的这些抱怨,也只是抱怨。”
“那我们就聊聊动机。”
侯亮平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地盯着高育良。
“老师,恕我直言。”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我最怀疑的,就是李达康书记。”
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高育良摩挲茶杯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抬起眼皮,静静地看着侯亮平。
“理由。”
他吐出两个字。
“吕梁在查什么?他在查山水集团。
山水集团背后是谁?是丁义珍。丁义珍是谁?
是李达康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大秘!”
侯亮平越说越激动,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吕梁一定是查到了什么要命的东西,这东西足以把丁义珍,甚至李达康本人拉下水!
所以,他必须死!”
“这还不够吗?
丁义珍出逃,吕梁被灭口,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李达康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把桌子一掀,所有人都没得玩了,这盘棋死得干干净净!”
侯亮平甚至提到了那束花。
“我今天给您送是林城的红玫瑰。
我派人给李达康办公室送的,也是林城的红玫瑰!”
高育良的眉毛拧了起来。
“你什么意思?”
“林城是李达康当年主政的地方,也是他和他前妻欧阳菁出事的地方。
我送他红玫瑰,就是要提醒他,别忘了林城,别忘了欧阳菁是怎么进去的!”
“我要搞他心态,看他会不会露出马脚!”
“胡闹!”
高育良把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砰”的响声。
“简直是胡闹!”
他瞪着侯亮平,眼神里满是失望。
“亮平,你太不了解李达康了。
这个人,是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他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
“他为了GDP,为了政绩,可以六亲不认。
让他为了钱去杀人?去冒这种会毁掉他一辈子的风险?
他没这个胆子,更没这个动机!”
“他图什么?图那点钱?
他连女儿在美国的生活费都不愿意多给,你指望他会为了钱去犯罪?”
高育良的声音斩钉截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侯亮平被老师这番话顶得哑口无言。
他知道老师说的是事实,李达康这个人,确实对经济问题不感兴趣。
他感兴趣的只有权力,只有政绩。
但他还是不服气。
“那……那丁义珍出逃怎么解释?”
侯亮平迅速切换了战场。
“那天晚上,您在省委小礼堂坐镇指挥,抓捕丁义珍。
在场的人,都是汉东政法系统的核心人物。”
“可消息还是走漏了。”
“有人提前给丁义珍打了电话,让他跑了。”
侯亮平的眼睛像鹰一样盯着高育良。
“老师,那天晚上,到底谁有机会通风报信?”
高育良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靠在沙发上,陷入了回忆。
“那天晚上,情况很乱。”
高育良缓缓开口。
“为了保密,所有人的手机都上交了。
但开会期间,确实有人进出过会议室。”
他伸出手指,开始一一点数。
“李达康,他借口去卫生间,出去过一次。”
“省公安厅的祁同伟,也出去接过一个所谓的紧急电话。”
“还有你最好的朋友,当时的反贪局长陈海。
他也出去给你打过电话,向你通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