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是真没办法了
作品:《穿越后,汉东没人能压得住我!》 他没有放弃,等了几分钟,又拨了过去。
这一次,电话很快被接通了。
不等李达康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王大路压抑着怒火的咆哮。
“李达康!你他妈还有脸给我打电话?!”
声音之大,震得李达康耳朵嗡嗡作响。
“大路,是我。”
李达康的语气异常平静。
“我管你是谁!”
王大路彻底爆发了,积压的怨气如同火山喷发。
“丁义珍那个王八蛋跑了!你知道吗?!”
“光明峰那个项目,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是个天坑!”
李达康默默地听着,没有插话。
等到王大路吼累了。
李达康才缓缓开口,语气真诚。
“大路,你骂的对。”
“这件事,是我的责任。”
电话那头的王大路,明显愣住了。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准备好了跟李达康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但他万万没想到,李达康居然……认错了?
“丁义珍是我用的干部,项目是我拍板的。”
李达康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用人失察,监管不力,这个责任,我来承担。”
王大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感觉自己憋足了劲,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你承担?你怎么承担?人跑到美国去了!钱被卷走了!你拿什么承担?!”
他的语气,不自觉地软了下来。
“人,我会想办法追回来。”
李达康的语气斩钉截铁。
“钱,我也会想办法解决。”
“大路,我知道你心里有气,恨我。当年金山县的事,是我李达康对不住你。”
“但是大路,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是解决问题的时候。”
李达康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恳切。
“大风厂这块硬骨头,不好啃。”
“放眼整个汉东,有能力啃下来,又愿意啃下来的,我想来想去,只有你王大路!”
一套组合拳下来,饶是王大路这种商场老江湖,心里也不免泛起了波澜。
他沉默了。
良久,王大路才像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你他妈……真行。”
“你早就想好了吧?就等着我往里跳呢?”
“大路,话不能这么说。”
李达康的语气缓和下来。
“我是真没办法了。”
“除了你,我想不到第二个人。”
“这既是我的请求,也是汉东省委、京州市委的请求。”
李达康熟练地把个人请求上升到了组织高度。
王大路在电话那头冷哼了一声,显然对这套说辞免疫。
“少给我戴高帽子!”
“我就是一个商人,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大风厂那块地,现在就是个火药桶,谁碰谁炸!”
“我王大路虽然有点钱,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凭什么要去趟这浑水?”
话是这么说,但李达康听得出来,王大路的态度已经松动了。
他知道,王大路这人,吃软不吃硬。
而且,他骨子里,和自己是一样的人。
都有那么点理想主义,都想干点实事。
“大路,你先别急着拒绝。”
“晚上有空吗?”
“到我家里来,我们哥俩喝两杯。”
“我亲自下厨,给你赔罪。”
李达康把姿态放得极低。
王大路又愣住了。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霸道专横、永远不会低头的李达康吗?
“你……会做饭?”
王大路的声音里充满了怀疑。
“怎么,瞧不起人?”
李达康笑了笑。
“当年在金山县,你又不是没吃过我做的拍黄瓜。”
“滚蛋!那也叫菜?”
王大路笑骂了一句,积压多年的怨气,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就这么说定了。”
“晚上七点,我等你。”
李达康不给王大路反悔的机会,直接挂断了电话。
总算是搞定了第一步。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随即又拿起了桌上的另一部电话。
“喂,书记。”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
“杏枝啊,今天晚上我有个老朋友要来家里吃饭。”
“你准备几个硬菜,再把我那瓶珍藏的茅台拿出来。”
“要快,七点钟之前必须弄好。”
“没问题,我马上去准备。”
田杏枝答应道。
挂了电话,李达康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大风厂的问题,只是一个开始。
山水集团这颗毒瘤,已经严重影响了京州的经济生态。
不把它彻底铲除,京州永无宁日。
而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新的增长点。
他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一份厚厚的文件上——《京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这是他熬了好几个通宵,亲自撰写的。
他要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京州。
这才是他的星辰大海。
他睁开眼,拿起笔,沉浸在了工作中。
……
与此同时。
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
崭新的办公室里,侯亮平正在熟悉着环境。
他空降而来,担任汉东省反贪总局代局长,主持工作。
但这个“代”字,就像一根刺,直直地扎在他心里。
他迫切需要一个大案要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尽快把这个“代”字去掉。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季昌明端着茶杯,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亮平啊,还习惯吗?”
“怎么亲自过来了。”
侯亮平连忙起身。
“过来看看你。”
季昌明把茶杯放到他桌上。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汉东的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季昌明语重心长。
“我知道。”
侯亮平点点头,目光坚定。
“再复杂,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这次来,就是来啃硬骨头的。”
季昌明欣赏地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放手去干,省院是你坚强的后盾。”
有了季昌明的支持,侯亮平更是信心倍增。
送走季昌明,侯亮平回到座位上,调出了丁义珍的案卷资料。
丁义珍是条大鱼,但他已经逃到了国外,想抓回来,难于登天。
眼下,必须从国内的线索入手。
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两个人。
一个是光明峰项目的总指挥,李达康。
另一个,就是大风厂的老板蔡成功。
李达康级别太高,没有确凿的证据,根本动不了。
那么,突破口就只剩下蔡成功了。
巧的是,这个蔡成功还是他的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