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作品:《穿越后,汉东没人能压得住我!

    “过江龙?”


    侯亮平笑了。


    “书记,我这顶多算是个孙猴子。上面派我来,就是想让我来汉东,大闹天宫。”


    沙瑞金也笑了。


    这小子,有意思。


    “孙猴子也好,过江龙也罢。”


    “我需要的,就是一个敢把桌子掀了的人!”


    沙瑞金的语气陡然加重。


    “汉东的腐败问题,积弊已深。”


    “有些人,搞小圈子,拉山头,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


    “搞得乌烟瘴气!”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重重地敲了一下。


    季昌明的心,也跟着颤了一下。


    他知道,沙瑞金说的“小圈子”“山头”,指的就是高育良的“汉大帮”和李达康的“秘书帮”。


    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亮平同志,你这次来汉东,任务很重,就八个字。”


    沙瑞金看着侯亮平。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


    上不封顶,意味着不管官有多大,一查到底。


    下不保底,意味着不管事情多小,老虎苍蝇一起拍。


    这是尚方宝剑!


    侯亮平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我不只要你抓现行的犯罪,我还要你清理历史的遗留问题!”


    “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也不管他是哪个团伙的!”


    “只要他有问题,有一个,抓一个!有一双,抓一双!”


    沙瑞金的眼神,冷得像冰。


    “我给你撑腰!”


    季昌明立刻站了起来,态度坚决。


    “请瑞金书记放心!”


    “我们省检察院,一定坚决贯彻您的指示!”


    “全力配合侯亮平同志的工作,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绝不退缩!”


    他很清楚,自己快到站了。


    能不能安稳落地,就看这次站队了。


    沙瑞金是天降猛男,是中央派来的。


    高育良和李达康斗了这么多年,在沙瑞金面前,恐怕都得歇菜。


    现在不抱紧这条最粗的大腿,更待何时?


    沙瑞金满意地看了季昌明一眼。


    “好,昌明同志,有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他又转向侯亮平。


    “亮平,你在汉东没有根基,这是你的劣势,但也是你最大的优势。”


    “你不用顾忌任何人情世故,不用在乎任何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放手去干!”


    “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


    “我的办公室,二十四小时为你敞开。”


    侯亮平也站了起来,神情严肃。


    “谢谢书记的信任。”


    “保证完成任务!”


    沙瑞金点了点头,站起身。


    “好,你们先去熟悉一下情况。”


    “我还有个会。”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小会议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沙瑞金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远处的街道。


    刚才他在会议室里说的,都是真心话。


    但又不全是。


    反腐,是他的任务。


    但更重要的,是借着反腐,把汉东的权力格局彻底洗牌。


    高育良的“汉大帮”,李达康的“秘书帮”。


    这两个盘踞在汉东多年的山头,就像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早已深入了每一个角落。


    不把这两棵树拔掉,他这个省委书记,就永远是个外人。


    他的政令,就永远出不了这个省委大院。


    丁义珍,就是他找到的第一个突破口。


    一个副市长,居然能在严密的抓捕行动中逃之夭夭。


    这背后,要是没有更大的保护伞,谁信?


    而山水集团,就是他准备的第二把利剑。


    一个民营企业,凭什么能轻松拿到价值十几亿的地皮?


    凭什么能让一个反贪局长,为它而死?


    他要让侯亮平这条“过江龙”,把水搅浑。


    他要让高育良和李达康,在互相的猜忌中,自乱阵脚。


    等到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就该他这个渔翁收网了。


    ……


    小会议室的门在身后关上。


    走廊里,只有侯亮平和季昌明的脚步声。


    侯亮平侧过头,看向身边的季昌明。


    “季检。”


    “刚才沙书记说的‘团伙山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能跟我说道说道吗?”


    季昌明闻言,对侯亮平做了个“跟我来”的手势。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了省委大院的停车场,上了季昌明那辆车。


    季昌明这才靠在椅背上,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亮平啊,汉东的水,深得很。”


    他慢悠悠地开口。


    “沙书记说的山头,主要就是两个。”


    “一个,是以书记高育良为首的‘汉大帮’。”


    侯亮平的心头微微一跳。


    高育良,可是他的老师啊。


    季昌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


    “高书记,曾经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老师。”


    “这些年,汉东省公检法系统里,遍布他的门生故吏。”


    “这些人,都以高书记马首是瞻,形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圈子。”


    “大家相互提携,相互照应,外人很难插足。”


    季昌明叹了口气。


    “亮平,你也是汉大毕业的,高育良也是你的老师。”


    “你一来,就会被自动划归到‘汉大帮’的阵营里。”


    侯亮平闻言,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我这还没正式上任呢,身份标签都给我贴好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不重要。”


    季昌明摆了摆手。


    “再说说另一个山头。”


    “另一个,就是以书记李达康为首的‘秘书帮’。”


    “秘书帮?”


    侯亮平有些好奇。


    “对,秘书帮。”


    季昌明点了点头。


    “李达康这个人,曾经是汉东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秘书。”


    “当年赵书记主政汉东的时候,李达康可以说是权柄赫赫。”


    “当年和李达康一起,给其他省领导当秘书的那些人,如今也大多身居要职。”


    “这些人,以李达康为核心,形成了能量巨大的政治同盟。”


    “他们主要盘踞在政府和经济部门,控制着汉东的钱袋子。”


    “这些年,两派斗得是不可开交,乌烟瘴气。”


    季昌明的声音里带着疲惫。


    “两个人谁也看不上谁,在常委会上,几乎是逢会必斗。”


    “搞得我们这些中间派,左右为难,日子难过啊。”


    侯亮平总算明白了。


    难怪沙瑞金要说“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这是要借着反腐的东风,把这两个根深蒂固的“独立王国”一勺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