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北辰工业老厂区这边自从不进行生产之后,生产线被拆除,一些车间也是被拆除改建成为其他建筑。


    当然了,一些车间被进行了改造。


    华辰半导体的研发中心,也是设立在老厂区这边。


    本来就是从北辰工业分离出来的,现在只不过新挂了一个牌子,人员构成还是原来的人。


    倪南光加入之后,华辰半导体在招人上,一下子变得容易了许多。


    这么说吧,整个华国的半导体人才库,向着华辰半导体敞开了大门。


    现在国内的半导体人才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名士的吸引力!


    真的很强大。


    很多人见到倪南光加入了华辰半导体,纷纷慕名加入。


    “通过倪院士的介绍,我们招了十六个人,其中有9位,是有海外留学经历。”


    华辰半导体的总经理叫杨瀚,毕业于蓉城电讯工程学院。


    现在叫电子科大。


    六年前加入北辰工业。


    三年前转管理岗,华辰半导体成立后,成为了总经理。


    对于技术性企业,陈元庆在选择管理层的时候,是要考量其知识背景的。


    全球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告诉陈元庆,技术性企业得要由懂技术的人来管理要更加好。


    当然不是说,非技术出身的人就管理不好。


    而是,总差了点意思。


    个人知识的构成,决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


    非技术出身的人,对于技术并没有一个太明确的认知,可能会做出一些判断失误。


    甚至直接就不重视技术。


    就像是现在的国内市场,是渠道为王。


    各家生产厂,光靠自身是没法在全国建立起来销售渠道,只能靠经销商。


    经销商在整个商品环节当中拿到了利润的大头。


    厂家反而利润不那么高。


    福乐超市作为销售渠道,利润是有多高,陈元庆可就太清楚了。


    陈元庆感叹道:“海归啊!”


    现在海外留学归国的,是真正的人才,也是一群爱国者。


    不然,早就是留在国外。


    国外的工资可比国内高得太多。


    这么说吧,国内干上一年拿的工资就相对于国外一个月。


    如此巨额的差距,也不怪一些人是要想方设法的留在国外。


    陈元庆:“组建显卡研发团队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组建了一个十五人的研发团队。想要出成果的话,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陈元庆:“时间长不怕,我等得起。”


    杨瀚闻言笑了一下,这一点他是相信的。


    北辰工业有很多技术的研发,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法进行商用。


    但依旧投入了大量资金去搞。


    失败、不断的失败,可依旧的在坚持。


    还好,可以摸着国外同行过河,最少是有一个努力的方向。


    这可省下了大量的事!


    最怕的是什么?


    跟无头苍蝇似的,找不到方向,就只能乱撞。


    到底什么时候把方向给撞对了,就看运气!


    这样子挺无力的。


    有了个参考,知道沿着这路子肯定能成,大家心气都不一样的。


    一时没成,就多试几次。


    总是会成的。


    陈元庆去显卡研发项目组参观了一番,对大家进行了一番动员和鼓励。


    当然了,陈元庆现在肯定不会让大家研发Ai算力显卡。


    没有这个必要。


    Ai时代都还没有来呢!


    最为重要的一点,现在华辰半导体还没有这个实力去搞Ai算力显卡。


    还有一点,现在即使搞出来了,华辰半导体也不能够自己生产。


    找宝积电代工……


    宝积电的屁股是坐得很歪的。


    陈元庆根本就不信任他们。


    所以,必须得要建自己的芯片生产厂。


    建芯片生产厂在投资上面无疑是相当大的……


    等等!


    在九十年代的话,芯片厂的投入,好似也并不是那么的大。


    很简单的道理,各项设备的价格还没有以后那般的夸张。


    而且,市场标价贵,并不是真的贵,而是人家就要卖这么贵。


    甚至是,就卖给我们这么贵。


    “倪院士最近在忙什么呢?”


    “是在忙西南理工的事。”


    西南理工大学已经完成了招生,报考的人数上还挺多的。


    最少,是给招满了的。


    在未来,很多大学某个专业计划招生250人,可实际上报考的才只有100人。


    从接受调剂的学生中安排过来一部分,依旧的没有招满。


    也就是说,只要报考了这所大学,就会被录取!


    夸张么?


    倒是一点不夸张。


    这种情况在本科专业要少点,但在专科上,就属于是常态。


    所以,到了后世,考上大学很容易的。


    反而是考不上,才有着些奇怪。


    就是再怎么不听课,两三百分闭着眼睛也能够考得出来吧?


    英语40分,语文60分……


    数学是不会就真的不会。


    选择题得10分。


    好吧,考两三百分也是需要点实力的,最少是听了些课才行。


    陈元庆:“华辰半导体这边,也是得要派人到西南理工讲课。”


    “这……”


    “怎么,有困难?”


    “不是。就是,之前的时候,我们不是派人到渝州大学讲课嘛,这又是要派人到西南理工,这太耽误工作了。”


    做研发,很忙的。


    大家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里面。


    要不是精力不济以及公司规定,都不想要回去。


    当然了,这只是对单身小年轻来讲。


    已婚人士还是愿意回家陪着老婆孩子的。


    陈元庆:“我的杨总啊,你这思想觉悟可不行啊,我们不能仅重视现在,更得要重视未来。”


    “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才是一日比一日的壮大。”


    其他的都是瞎扯淡,只有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而想要强大自身,那么庞大的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科技时代!


    谁的科技更强,谁就能引领时代。


    才是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的挺直腰板说话。


    说话的时候,全场安静倾听。


    杨瀚:“老板,我明白。你放心吧,我想办法调配一下。”


    去学校讲课的话,收入真的不怎么高。


    学校有补贴,可那点补贴对于大家来讲,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去给学生们上课,肯定不可能就双手插兜站在讲台上面就一顿讲。


    还得要备课。


    还要关心学生们到底学得怎么样……


    都是一些需要劳心劳力的事情。


    平日里一大堆的事情,真的没心情搞这些。


    陈元庆:“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可以调到西南理工去。”


    杨瀚笑道:“大家估计着是不太愿意的。”


    在研发这边的收入,可不是在学校教书可比拟的。


    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