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作品:《重生那年1985

    陈元庆每次回来,都是会在酒厂里面是给转上一番,就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得要一步步的丈量,才是有成就感。


    酿酒车间内,添置了不少的东西。


    蒸粮之后,为了加快粮食的凉下来,现在采用了专门的摊凉机。


    摊凉机用的不锈钢制造的,传输带都不锈钢。


    在传输带下面安装有鼓风机,通过风来吹凉。


    另外,在出口处,还可以顺便添加酒曲粉。


    此时,酿酒车间自然没有生产,天气这么热,不适合酿酒。


    但是,虽然酿酒车间不生产,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


    有人在养护窖池的封窖泥。


    封窖泥上面用塑料薄膜给覆盖,防止窖泥干裂。


    封窖在酿酒里面算是一个技术活。


    要是没有搞好,这一窖池的酒醅,可就废了。


    即使不废,质量也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陈元庆看了阵,也没有去打扰他们。


    又是去了酒库。


    修建酒库的时候,尽量的没有砍伐边上的树木,这是为了给酒库进行遮阴的。


    看着酒库里面一排排的酒坛,里面全部都是装满了原酒。


    陈元庆捏着下巴,他一直都是想要将酒库里面的白酒给进行存货质押。


    但春井坊酒业在资金情况上面不断的好转,陈元庆也就没有过于纠结这个事情。


    毕竟现在银行利率有着些高。


    一年期存款利率在10.08%。


    如果贷款的话,算下来就有点不划算了。


    再者说了,春井坊酒业贷款也就是进行扩产,现在利用春井坊酒业的自有资金是能满足的。


    陈元庆在其他方面,也暂时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


    其他方面要用钱,陈元庆也不打算说动用春井坊酒业的钱。


    他还是将各家企业给隔开。


    即使某家企业出了问题,也是不影响到另外的企业。


    相比起去年来讲,此时利率已经下调了。


    今年估计还会继续的下降,毕竟在通膨上面,已经差不多给控制住了。


    特别是物价的上涨。


    春井坊酒业一处湖边,数年前在湖边栽种下的柳树已经成荫。


    柳树是一种前期生长极其迅速的树种,一年就能长出3-5公分的粗度。


    20公分的大树,也就五六年就能成。


    春井坊酒业栽种的柳树全部都是雄性柳树,这样子就不会产生柳絮。


    柳絮飘飞在一些人看来挺有意境的,但打扫起来真的麻烦。


    一般城市里面的景观树,就是选择雄性柳树。


    在水边,给修建了不少钓位,可以钓鱼。


    今个是周末,有着不少人来这春湖边上钓鱼。


    春湖在之前的时候,是一个水库。


    春井坊酒业将这里给占了之后,也并没有将水库给填了之类。


    而是给保留了下来。


    并且,将水库进行了一番重新的修葺,岸边使用条石进行加固。


    说是加固,实际上为了美观。


    还在岸边给修建了亭台楼阁长廊,给人休闲观赏。


    春井坊酒业一年下来,卖酒的利润也是有两三个亿,这钱就是花在了这些地方。


    对于其他人来讲,这钱是可以不花的。


    有这钱,还不如多建厂房,把生产继续给往上提。


    但春井坊酒业走的路子是生态酿酒。


    生态酿酒什么的,都是一个噱头。


    春井坊酒业相比起其他酒厂来讲,历史底蕴不厚,一直是个短板。


    像是没有几百年的窖池……


    说句实话,几百年的窖池也就那样,和二三十年的老窖池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也就噱头好!


    春井坊酒业不断的经过生物技术手段,让新窖池快速的成熟的。


    说白了,就是通过人工培养一些菌落,给弄到新窖池里面。


    如此,能够让新窖池的菌落水平,能够达到十年窖池的水平。


    陈元庆和刘世龙走在湖边,边上有绿植,倒是遭不到太阳的晒。


    “刘哥,恭喜啊,现在已经是县领导了。”


    从一介乡长成为了副县,刘世龙有那么点做梦的感觉。


    刘世龙:“我这能当上这副县,还是托了你的福。”


    如果不是陈元庆横空出世,搞出来了春井坊酒业,刘世龙觉得自己撑死了也就只是能到县里担任一个闲职,然后是退休。


    可惜,自己这年


    纪,有点大了。


    已经过了五十!


    不然的话,刘世龙还想要继续的往上冲上一番。


    现在,就好好的给孩子铺路。


    陈元庆:“你可别这么说。”


    “修水电站的事情,你考虑得怎样?”


    陈元庆:“春井坊酒业投资倒是没有问题,但是双河口水电站得要优先给春井坊酒业供电。”


    “这是肯定的。现在全县的电,都是优先保证春井坊酒业的生产。”


    以后的电力是优先保民生,现在是优先保工业生产。


    反正,民用电是动不动就给停掉。


    大家也没有什么感觉,不照电灯,有煤油灯呢!


    现在各家,都是会备有煤油灯和蜡烛。


    蜡烛太贵,还是煤油灯好!


    陈元庆目光一扫,就见到赵新杰钓起了一条鱼:“赵兄,可以啊,这都是第几条了?”


    赵新杰年纪轻轻的,就是入了钓鱼佬的坑……


    现在坐在河边钓鱼的人,大多都是些老头,穿着蓑衣,提着竹兜。


    赵新杰:“中午的时候,可以吃上一顿了。”


    “行,中午的时候,就等着你这口吃的。”


    刘世龙低声道:“赵新杰过段时间也是会动一动,大概是回市里去。”


    陈元庆:“这是好事啊!”


    人往高处走!


    步步高升,肯定是好事的。


    刘世龙:“他走了,你也是别和他断了联系,这小子以后还不知道能走到什么地步呢!”


    有些话,也就只能够放在私下里面说,而且还得要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才是会说。


    陈元庆:“你还不知道我嘛,我可是很念旧情的人。”


    春井镇的位置,以后将会由谁来坐?


    陈元庆关心也不关心。


    作为高水县经济最为发达的镇,谁都不会允许春井镇出幺蛾子。


    特别是春井坊酒业!


    整个高水县的财政,就是春井坊酒业给支撑起来的。


    钱袋子多重要,根本就不用多说。


    陈元庆在老家并没有待上多长时间,就是和周周姝婷一起回了渝州。


    至于说周楚欣,要在家里面继续待上一段时间。


    现在放暑假,北辰附中又是没有什么事情。


    真要有什么事,电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