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利大于弊

作品:《重生那年1985

    “老板,你要求福乐超市在今明两年时间完成全国布局,是因为外资超市吗?”赵红霞在犹豫了很久之后,在车上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陈元庆:“是也不是。”


    对于外资超市,陈元庆重视也不重视。


    此时,国人对于外企有一种莫名的“崇拜”。


    这种莫名的崇拜仔细的分析一番,又是一种必然。


    原因很简单,我们崇尚一点:达者为师!


    然后又是衍生出来尊重老人,因为老人经历多,人生经验足。


    以及从历史当中吸取经验教训等等。


    国外早就是市场经济模式,外企在市场经济当中创建和壮大。


    对于市场经济是相当的熟悉。


    而国内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却是比较的陌生。


    所以,就给了国人一种感觉,外企特别的牛,从管理到技术,都是全方位超越。


    人到了新环境,都是得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国内企业对于市场经济自然也是得要适应,在这个阶段,面对强壮的外企,国内企业就像是个蹒跚的小儿。


    等到国内企业成长起来,就迅速的在很多行业里面将外企给打败。


    不仅仅是逐出国内市场,而且是在全球市场上面形成了碾压。


    见得多了,陈元庆感觉外企实际上也就那样。


    应该说,有的外企,平常心去看待的话,真的垃圾到过分的程度。


    完全不理解,怎么就这么的垃圾。


    有句话叫做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觉得他们厉害,仔细一看,就是一群运气好的人而已,实力是有点,但不多。


    完全是沾了西方几百年强大的光。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就开始事实统治世界。


    西方强大,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一家企业都强。


    只不过是我们以前看他们的时候,看到整体的强大,然后就觉得人人如龙。


    赵红霞愣了一下,她还以为自己是猜到了陈元庆的想法呢!


    陈元庆:“外资超市想要在华国站稳脚跟,最少需要几年时间。他们在未来值得重视,但接下来几年,他们不行。”


    作为跨国企业,刚是进入到一个新市场,不会一上来就全力发展,而是会先试探一下这个市场到底怎么样。


    然后再是逐步的扩张。


    而福乐超市,现在是全速的扩张。


    这种状态并不是一家正常企业决策该有的样子。


    自然和陈元庆有关系。


    因为陈元庆清楚超市将会成为零售行业的一个重要销售模式。


    视察完之后,陈元庆去了电子科大。


    北辰工业的人,正在蓉城各所大学内招人。


    对于省内的理工类大学,北辰工业都是派人去招人的。


    身处在渝州的北辰工业,招人的重点,自然是放在省内。


    去外省高校招人也派人去,但是能够招到多少,真的不敢确定。


    北辰工业的摩托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还是相当高,大街上能够到处看到北辰工业的摩托车。


    学生们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听说过北辰工业,知道北辰工业是大企业。


    北辰工业在将企业愿景,各项待遇给应届毕业生们进行说明,由不得让人不心动。


    至于说北辰工业是民营企业?


    谁在乎啊!


    北辰工业工资高,入职就给分房。


    虽然只是青年宿舍,可却是一人一间,而且只要结婚,就能够申请家庭宿舍。


    至于说职级的要求,被大家直接忽视了。


    看不起谁呢?


    此时的大学生,心底里面,还是有着很强的骄傲。


    去国营企业,入职能分房?


    最多安排住多人宿舍。


    分房的事,和新人没有关系,得要论资排辈,还得讲关系。


    年轻人最是讨厌拉关系之类的。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之后,大部分人才是会适应社会规则。


    适应一些社会规则,但不代表着喜欢,只不过是自己无力改变。


    “怎么样?”


    周末才:“招人很顺利。我们这次在蓉城的各所大学总共招了167人。其中研发人员125人。”


    周末才很清楚陈元庆到底是对什么最重视。


    就研发嘛!


    看似挺多人,可要知道蓉城有着不少高校,分布到每所学校就不多了。


    现在北辰工业招人,开始挑上了。


    比如


    说研发岗,会是给应聘者做一套题,直接是当场出答案。


    分数达到标准的人,进行简单的面试。


    面试通过,就可以入职。


    如果分数特别高,面试就只是走流程,重点是向人家宣讲一下北辰工业的一些情况。


    理工科的考试分数是做不得假的,答案是固定,会做就是会做,不会就是不会。


    不像是文科的考试,不会在卷子上面扯上几句,也是得上两分。


    陈元庆:“有特别优秀的吗?”


    “有!”


    陈元庆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


    “有个学生,做题得了满分。”


    “满分?”


    “对!这还是今年第一个能得满分的人。”


    针对不同的岗位,北辰工业准备了不同的试卷,这些卷子自然都是研发部门组织人给出的。


    当然了,这试卷主要是针对本科生。


    像是硕士和博士,可以免试的。


    人家都已经是硕士和博士了,还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么?


    陈元庆:“既然能得满分,为什么不读研究生?”


    “这个我们也是问过了。他家里面比较困难,想要早点出来工作。”


    此时大学里面,这类情况很多。


    寒门贵子!


    此时的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当得起这般的说法。


    陈元庆想了一下道:“这样子,联系一下已经确定来我们这的学生,告诉他们,正式入职前,可以预支上三个月的工资解决一下生活上的事务。该是回家看看父母的,就回家去看看。毕竟,上班了之后,想要回家一趟,就难了。”


    周末才愣了一下:“老板,虽然我们已经和这些学生签订了入职协议。但是,他们依旧有的人可能不会来我们这。”


    “没有关系。有一小撮人拿着钱跑了,但大部分的人都是会入职我们公司的。”


    做事情,得要分析利弊。


    这事在一些人看来,平白的亏了些钱,就是大弊。


    可在陈元庆来看,能够让人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是最重要的。


    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才是会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出力。


    收获员工的忠诚,这事很明显的利大于弊,就必须得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