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做一切事情,先是敢想,再是敢做。


    现在陈元庆倒是想了,也想要做,可要是没有能够实现他想法的人才,那一切都是白搭。


    半导体人才这块,还是很少。


    大家都是觉得,芯片是一个极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根本就不敢往这块进行投资。


    陈元庆没打算搞电脑芯片,他就只是想要搞一些简单的功能芯片。


    功能越是少,实现起来就越简单。


    陈元庆:“芯片我们必须得要有,以后在摩托车上面,以及汽车上面,需要用到的芯片会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电喷技术,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够直接定速巡航!”


    “定速巡航?”


    “对,就是通过车载电脑来控制喷油量,保持汽车保持一定速度进行行驶。如此一来,我们的脚就不用一直放在油门上面,整个开车过程就变得轻松起来。”


    “你说,要是有这个功能的话,我们的汽车是不是就多了一个卖点?”


    很多的事情,陈元庆强行推行也自然是可以,但他很清楚,其他人不是自己的提线木偶,自己想要怎么的,就能怎么的。


    再者说了,提线木偶没有主观能动性,得要一直都由自己进行操作。


    这样子,还不如自己来亲自来弄,省去了一个环节。


    陈元庆需要项娜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子做,然后她才是能够去把事情给做好。


    “这……”


    如果真的有这个功能,项娜觉得自己会买这个车。


    定速巡航技术是电喷技术的后续技术?


    但是,听着陈元庆的这个想法,好像是可以。


    项娜平日里虽然很忙,可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比如说有什么新技术出来,她不管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是一定要了解这技术到底是什么原理,有什么用处。


    陈元庆:“这技术想要给弄出来,需要不短的时间。最终在产品上面落地,没上几年时间是搞不定的。”


    定速巡航想要搭载到汽车上面,首先要过关的,就是安全性。


    不需要弄得像是后世那般的可以调整的定速巡航。


    先期的时候,定速巡航就只能够进行100公里时速的定速巡航。


    先这样子,然后再是慢慢的技术进步。


    之后还可以发展成为自适应巡航技术,乃至无人驾驶技术。


    技术这东西,不会突然出现。


    就像是空中楼阁一般,是不可能的事情。


    肯定会有地基,一步步的给修建起来的。


    在说着话的时候,陈元庆目光看向放在桌上的电脑。


    这是一台长城牌电脑。


    此时国内的电脑市场上面以长城为大。


    联相还只是个小弟弟,通过价格战以及宣传自己是民族品牌成功进行登顶。


    长城电脑怎么说呢,除了芯片之外,像是主板、电源、显示器这些都有。


    技术实力上面来讲,长城电脑是很强的。


    长城电脑现在的主要客户是银行等大型国有机构。


    未来个人电脑市场崛起,长城电脑很显然有些在思路上没有转变过来。


    个人电脑市场得要宣传,谁名气大,消费者就买谁的电脑。


    个人消费者可不像是机构,有能力去比对产品的优劣。


    企业以技术立身,但也不能够玩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套。


    这不行的。


    平时的时候,陈元庆是不怎么使用电脑的。


    这年月的电脑,陈元庆用着是感觉各种的不方便。


    就像是用惯了智能手机,去用功能机。


    用功能机还好,最少陈元庆经历过功能机时代。


    陈元庆很少用电脑,但他鼓励北辰工业的人使用电脑,行政和研发,全部都要学习电脑的使用。


    甚至,还在内部办了一个计算机学习班。


    做电脑?


    好像是能行。


    以后市场上面耳熟能详的国产电脑品牌不少都还没有出现。


    在九十年代,有着很多的电脑品牌。


    一定得要明确的知道一件事情,每一个行业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百舸争流。


    进入到行业成熟期,大量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然后最终留下几家公司共同瓜分绝大部分的市场。


    如此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稳定。


    直到有一天,市场发生变化,或者有鲶鱼进入到行业当中来。


    坐在椅子上,陈元庆在本子上面写着。


    想要立刻的做电脑芯片,设计上面倒是容易,但是生产……


    等等,此时宝积电应该是成立了吧?


    宝积电是专门做芯片代工的,也是因为宝积电的出现,让芯片的门槛直接下降了不知道多少个维度。


    半导体工厂投资是相当大的,而且技术难度也大。


    大家都知道的,设计容易制造难!


    在国内,从建国开始,在工业上面就一直有着个问题。


    设计出


    来了,无法落地!


    这是工业制造能力的问题。


    得要静下心来提升工业制造能力,不断补齐工业制造的技术短板。


    想要补齐工业技术短板,马上倒是有一个机会。


    在北方!


    先不想这个。


    陈元庆收拢思绪,他还是决定先从简单的入手。


    比如说各种电器芯片、车载芯片。


    等到技术能力提升了之后,再来搞国产电脑芯片。


    先有芯片的设计能力,然后搞芯片制造。


    芯片制造这块,靠着北辰内部的代工订单,就能够让芯片制造厂维持盈利。


    陈元庆不需要在制造这块实现盈利,得要不断的投钱提升制造工艺,实现更高工艺线程。


    另外还有就是光刻机。


    揉头!


    想要凭借一人之力去搞半导体全产业链,难度实在太大。


    还是得要靠国家力量才行。


    欧美的各家大企业,哪一家不是依靠国家力量?


    甚至,竞争不过的时候,就直接掀桌子。


    “咚咚咚!”


    陈元庆抬头看向门口:“什么事?”


    “老板,刚接到通知,下周的时候,有省里的领导要来公司进行视察。”


    陈元庆惊讶:“省里的,没听错?”


    赵红霞脸上带着笑意:“老板,这事,我怎么敢听错。”


    去年的时候,各种视察什么的在北辰工业是绝迹。


    让人是有着些担心。


    要不是陈元庆一天天的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样子,大家的心会更加的乱。


    有些老板吓的,要把自己打拼来的家业给捐了。


    也正常。


    现在的这群老板,基本上都经历过特殊年月的。


    心里面可是怕了。


    陈元庆:“正常的准备迎接吧!”


    北辰工业也没有什么准备的,毕竟平时的时候,陈元庆见不得破破烂烂的。


    哪有破损的,该是修就赶紧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