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最好的时候

作品:《重生那年1985

    会议室中的空气算不得怎么好,现在的人,不少都是老烟枪。


    抽烟有害健康还并不深入人心。


    再者说了,知道有害健康,也没见人少抽烟。


    浑浊的空气里,大家脸上是带着满满的笑容,今年的年终奖金额已经出来,大家默默的估算着自己到底能够拿到多少钱。


    在会上,项娜将绩效分的情况也进行了公布。


    这都是人事部门花费了二十多天时间给弄出来的,各种的统计以及算。


    当然了,对于北辰工业的人事部员工来讲,往年都是做过的。


    而且规则上面并没有进行更改,做起来倒是轻车熟路。


    有句话叫做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变得又快又轻松。


    以前又难又麻烦的事情,熟悉了之后,就感觉不过如此。


    相比起过去的总结,陈元庆更加关心未来。


    陈元庆看着大家喜笑颜开的样子:“在去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去年已经过去,我们得要过好今年。”


    “今年除了继续扩大生产和研发新的发动机和摩托车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研发汽车。”


    “我看了国际上很多汽车大企业的发展历史,他们最开始都是生产摩托车,然后转型去生产汽车。”


    霓虹的四大车企,过往的时候都最开生产摩托车的。


    国内从摩托车转型做汽车的,也是有的。


    像是吉利和力帆。


    吉利是做得极其成功,至于说力帆是失败的。


    “摩托车企业转型去生产汽车,是有着天然的优势。摩托车和汽车在技术上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转型做起来,也是比较的容易。”


    摩托车上的技术应用到汽车上面,典型就要说到Cvt变速箱了。


    Cvt变速箱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用在摩托车上面。


    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弄到了汽车上面。


    但是汽车的自重比摩托车大多了,在刚刚开始的时候,Cvt变速箱的钢带特别容易坏。


    反正,因为故障率高的缘故,Cvt变速箱在很长时间里面口碑并不好。


    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Cvt变速箱在家用汽车上面,已经没有了任何问题。


    北辰工业是有Cvt变速箱的。


    应用在北辰100踏板摩托车上面。


    北辰100踏板摩托车在价格上面贵,就贵在变速箱上面。


    自动挡比手动挡贵,这好理解吧!


    “我们未来的出路,就在造车上面。今年,我们就要造车。”


    要造车,那么必须得要有汽车相关的研发工程师。


    陈元庆:“老周,汽车研发工程师的招聘,就交给你了。”


    周末才轻吐了口气,他就知道,自家老板是个要年年搞事的人。


    “趁着离过年还有些日子,我先了解下人。看能不能找上一位人来撑起我们的汽车项目。”


    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就只能够靠一群年轻人。


    周末才倒不是不相信年轻人。


    北辰工业的研发人员在平均年龄上面是很低的,只有28岁。


    年轻人多,也就意味着能够加班的人多。


    反正,各个项目的进度,本来预期半年才是能完成,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三个月就搞定。


    陈元庆一直都是不建议大家进行加班的,但是又默默的在研发中心里面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室。


    弄得跟宿舍似的。


    说是方便大家午休的时候方便躺着休息,可晚上睡觉一点都不耽搁。


    甚至,还能够洗澡,有热水供应。


    年轻人的冲劲特别足,特别在北辰工业。


    原因很简单,项目组成员,是按照对项目的贡献度来拿奖金的。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努力并不一定会有合理的回报。


    但是对于北辰工业的研发人员来讲,他们从小开始就有一种感觉,努力必有回报。


    在学校,好好读书,考试成绩很好,就会获得奖励考上大学。


    在大学里面好好读书,进入到北辰工业。


    而在北辰工业好好做研究,就会拿到奖金以及提升职级。


    陈元庆往身后一靠,目光看向在座的人,今天的会议,不仅仅行政管理层参加了,研发这块的人自然也是参加。


    想要参加今天的会议,职级得要在13级以上才行。


    13级以上的人,就属于北辰工业真正核心人员。


    每失去一个,陈元庆都能够心疼上半年。


    还好,现在没有人来北辰工业挖人。


    主要是,挖不起!


    陈元庆给得实在太多了。


    北辰工业在员工流失率上面,是相当低。


    陈元庆:“能找来最好,如果不能,也没有关系。”


    国内在此时,好像并没有造车的大能!


    既然如此,


    陈元庆觉得还不如北辰工业慢慢来搞,一点点的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造车难么?


    难是肯定的。


    可真的难么?


    也不见得。


    陈元庆打算,先从简单的开始弄。


    在造车这个事情上面,对于北辰工业来讲,还缺的就是底盘技术。


    家用轿车为了追求操控性能、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基本上都使用承载式底盘。


    只不过在现在,非承载式底盘在轿车上面依旧属于常见的配置。


    非承载式由于有坚固的车架,因此抗颠簸性能好,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现在陈元庆的想法就很简单,先将车子给造出来。


    车子问题重重,也是没有关系。


    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直到各种表明问题都解决了,然后就上市。


    至于说上市之后又是发现新的问题,那就在下一款车进行更改解决。


    不断的解决,终究会在有一天能够让产品彻底成熟。


    此时,市场上面对于产品问题的忍耐度很高。


    这就属于先发优势!


    要是到了21世纪,各种合资车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对大头,民营车企刚是起步不久,在技术和经验上面都有着巨大的欠缺,而市场却已经不给他们足够的忍耐度。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民营车企的车都是一片骂声当中进行销售。


    慢慢的,随着汽车质量不断提升,口碑才是开始扭转。


    此时,对于北辰工业来讲,无疑是属于一个极其好的时间段。


    只要汽车质量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大家都还是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