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超市开业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原酒窖藏能够提升白酒的品质,而对于小酒厂而言,是没有办法大规模实现原酒窖藏。


    白酒陈酿得要使用土陶酒坛,一个酒坛就装上几百斤上千斤的白酒,如果贮存几百上千吨白酒,就需要几千个酒坛才行。


    买酒坛的投入就不说了。


    光是放酒坛,就需要不少的地。


    而白酒陈酿最好的,就是给放在专门的酒窖里面进行窖藏。


    建酒窖需要不少的钱。


    然后就是酒了。


    酒存在这不卖,就是有着一笔资金给压在这里。


    反正算下来,小酒厂根本就不合适搞自然窖藏的白酒。


    大酒厂实力强劲,就如同春井坊酒业,就这般不断的投入大量资金来建酒窖。


    “现在,我们的白酒贮存能力已经达到了4万吨。”


    春井坊酒业的酒窖里面,的确也是存着4万吨白酒。


    有点高!


    如果只是算生产成本的话,也就差不多九千万的样子。


    当然,如果要卖的话,可就是值钱了。


    差不多能够卖上小十亿!


    夸张吗?


    一点都是不夸张。


    陈军:“五分厂建好之后,我们的窖藏能力就达到快七万吨。”


    修建生产车间的时候,就跟着也修建酒窖。


    不能够说,把酒给生产出来,却没有地方能够贮存。


    等到将来六分厂建好,春井坊酒业常年存酒超过十万吨。


    陈元庆背着手,冬季的林子没有了夏季那般的活力,能够听讲虫鸣。


    此时,万籁俱寂。


    心中默默的计较着春井坊酒业下一个爆发期。


    如果说八十年代,人们心中还并没有太多的品牌概念。


    也不是说买东西不认品牌,一些老牌子还是认的。


    只不过不像是后来,非名牌货就直接被人们给打入到质量没有保证的行列。


    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品牌就开始深入人心,买牌子货成为了大众的选择。


    或者说,牌子货在一定程度上面来讲代表了品质的保障。


    九十年代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而在这个时期,大多民营企业就只顾着生产出来商品,对于商品质量并不是怎么在意。


    就拿雨靴为例,人们很明显的感觉到,质量下滑得厉害。


    以前一双雨靴穿上好些年都不会坏,可后来的雨靴穿上一两年就制定坏了。


    面对质量的变差,消费者完全没有办法。


    因为,这必须得要用。


    要用就必须得买。


    春井坊酒业这几年时间,一直都是在不断的打造品牌。


    有了评酒会的名酒加持,春井坊的名气,算是进一步的提升。


    现在这年月,专家的权威性还并没有被某些人给败坏掉,大众依旧的认可。


    第一代“标王”,春井坊酒业肯定是要给拿下的。


    这对于提升春井坊酒业的名气,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或者说,能够让春井坊酒业实现一种蜕变。


    至于说第二代“标王”,能拿下就拿,不能的话,就退而求其次。


    在央视保持一定的广告投入,把名气给保持住。


    另外就是各地方台。


    不能够去小地方台打广告。


    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品牌跑去贴小广告,这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不好的观感。


    陈元庆在老家待了一周多的时间,过了元旦之后,才是回的渝州。


    而在渝州,福乐超市也正式的在元旦开业。


    第一家福乐超市的面积算不得多大,就只有一千五百平。


    商品种类上,自然不像是未来超市的那般多。


    但是,每件商品都是福乐超市进行了精挑细选之后给确定下来的。


    “我们超市的商品比起外面卖的要便宜上不少,即使如此,依旧是能够保证我们的利润处于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上。”


    福乐超市直接是从厂家直接采购,只需要经过福乐超市,就能够到消费者手上。


    不像是其他的,多了几次的转手,层层都需要利润。


    那么只有消费者最终来买单。


    陈元庆目光看向超市内的人潮,是的,用人潮来进行形容。


    整个结账口,排上了长队。


    收银员已经在很努力,可人实在的太多。


    超市在此时的华国是完全新鲜的玩意,很多人来超市,就来图新鲜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国人喜欢扎堆的习惯,一点都是没有改变。


    陈元庆侧身让过顾客。


    “看来,这超市面积还是太小了。”


    赵法海:“有不少人,大老远的坐着公交车过来买东西。”


    福乐超市的商品种类很齐全,价格还便宜,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来买东西。


    现在超市里面是没有生鲜类产品。


    才是刚刚开始,先把整个流程走通,然后再是来添加生鲜类区


    域。


    陈元庆:“其他店呢?”


    “在年前,就能够开业。”


    陈元庆:“过年期间,可以搞上一些促销活动。吸引过多的人来超市消费,现在还是得要培育市场,让人们习惯来超市买东西。”


    最好形成一种观念,超市里面的东西价格便宜,而且质量还好。


    如此,大家自然就是到超市来进行消费。


    “超市不能够只局限于市区,还得要往下面的区县进行发展。另外,省内的主要城市,也得要快速的进行占领。”


    福乐超市可以借助福乐贸易的仓库,快速的实现推进。


    至于说福乐贸易下面的白酒销售渠道春井酒坊,陈元庆不会撤销。


    很简单的原因,福乐超市不仅仅只是卖春井坊酒业的酒,其他酒厂的白酒也是卖。


    而春井酒坊只卖春井坊酒业的酒。


    春井酒坊不仅仅只是销售渠道,也是品牌展示店。


    卖出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春井酒坊得要在那,让大家路过街头的时候,能够看到店铺的存在。


    无时无刻都在映入到眼帘,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形中的广告。


    陈元庆对于国内的超市行业发展并不是怎么了解,但也是知道,国内超市行业的真正起步阶段在九十年代初。


    而外资超市进入大陆市场是1995年。


    初生的国内超市在面对外资超市的竞争,在开始阶段表现得并不是怎么好。


    说白了,还是经验问题。


    新手肯定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这点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家多年的积累,无论在运营还是技术上,都已经很成熟。


    福乐超市有陈元庆,但是陈元庆对超市很多的东西,也是不懂。


    但是,陈元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把服务做好!


    这服务不仅仅是要让顾客有好的购物过程体验,还得要买到好东西。


    陈元庆:“导购员,不能够去跟着顾客,让顾客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而是顾客有需要的时候,再是过去。”


    “对于商品的一些特性,注意事项,导购员都是得要了解。顾客询问的时候,得要告知顾客。”


    “一切都得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顾客不喜欢的,我们就坚决不做。顾客喜欢的,我们就尽力去做。”


    只能尽力做。


    顾客喜欢免费的,总是不能免费吧?


    这不扯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