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作品:《重生那年1985

    精骑摩托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其历史却很悠久,是由一家老机械厂转型而来。


    自从开始生产摩托车,厂里面的日子,就一下子变得好过了起来。


    现在精骑摩托的发展可谓是用日新月异来进行形容。


    “北辰工业的北辰100A发动机经过测试,质量是极其好,达到了进口发动机的同等水平。”


    进口发动机的同等水平!


    对于现在的人来讲,可谓是很惊讶的事情。


    毕竟,现在大家都有着一个在工业上面的共识,我们离国际先进水平有二十年的差距!


    不是大家自我瞧不起,而是事实。


    此时国内的工业水平就是和国外先进国家有这么大的差距。


    我们奋起直追,人家也不可能说就原地踏步的等着你追,别人也是在发展……


    光想一想就让不少人感觉到了绝望,看起来根本就撵不上。


    可事实就很有意思,我们追,他们不仅仅等我们,居然还倒退。


    黄建平合上北辰工业的宣传册,这是新印刷的宣传册,主要介绍北辰100A发动机。


    至于说电启动发动机,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主要是,电启动发动机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进行宣传。


    何时高调和低调,得要有数。


    “如果,我们的摩托车全部采用北辰工业的发动机,在市场上面,能不能卖得好?”


    市场!


    现在什么都是讲究市场。


    只有把市场做好了,那一切才是好。


    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和福利?


    拿命么!


    “北辰工业的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在质量上面是很不错的,他们生产的北辰100发动机一直都是没有听说有什么质量问题。”


    对于北辰工业的情况,精骑摩托早就是有关注,并且还购买了一些他们生产的发动机组装摩托车进行销售。


    “北辰100A发动机经过我们的测试,也没有发现有质量问题。”


    “相比起我们现在大量使用的二冲程发动机而言,四冲程发动机对于用户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随时的添加机油了。”


    二冲程发动机燃烧混合气体,即汽油和机油通过专用油泵和化油器按一定比例送入气缸燃烧,以润滑气缸、活塞、曲轴等。


    或者省略油泵,直接将机油按比例混入汽油。


    污染环境这块就不说了,现在没有人在乎这个。


    最为重要的是很麻烦。


    加汽油的时候还得要按比例加机油……


    而四冲程发动机就没有这些麻烦,直接往油箱加汽油就行。


    机油的话,只需要隔上一段时间进行更换。


    换机油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将发动机底部的机油阀门给拧开,把机油给放掉。


    等放完之后,把机油阀门给拧上,在进油口加机油就行了。


    北辰工业有详细的机油加入量的。


    并且在加油口还有标记。


    “北辰工业那边对付款的方式,还是咬定了先款后货吗?”


    “他们在这个事情上面是一点都不松口。我们很难在这个事情上面和他们进行谈判,他们的发动机根本就是不愁卖。”


    对于精骑摩托来讲,自然是希望可以先货后款,这样子自己就能够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进行使用。


    “北辰工业那边,靠着先款后货的方式,才是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起新厂房扩大生产。现在他们正在修建职工宿舍和研发中心,资金压力上面应该不小。”


    所以,北辰工业不会在这个事情上面让步!


    精骑摩托需要和北辰工业进行合作,以确保自己的发动机供应。


    只能是己方进行让步了。


    “我从北辰工业销售部长项娜那里听说,北辰工业研发的电启动发动机即将进入到路试阶段。有可能在今年,就正式的投入生产。”


    说着,不由的感叹上一声。


    不知是感叹北辰工业在研发上面的速度,还是感叹北辰工业在研发上面的严谨。


    路试……


    精骑摩托生产的摩托车,也就只是在厂里面测试一番,能够骑就行。


    可不会为了测试,骑上几万公里。


    而北辰工业为了保证质量,发动机会是连续测试几千小时,并且路试上三万公里。


    “对他们的老板陈元庆,有多少了解?”


    “只是听说过,没有见到过人。但是,通过在北辰工业的一些侧面了解,北


    辰工业的老板陈元庆是一个极其有想法的人。”


    说着,目光是看了下黄建平。


    黄建平带领着精骑摩托逐步的壮大,在大家心中自然威望很大。


    “才二十来岁,还真的是年轻!”


    黄建平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头发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陈元庆可是并不知道黄建平他们在临来渝州的时候召开的会议。


    他见到黄建平他们,是在北辰工业的办公室里面。


    农技站这地方,显得是有点寒酸了点。


    但是,却没有人敢轻瞧了在这里的北辰工业。


    现在的北辰工业,谁看都像是潜龙在渊,马上就要一飞冲天了。


    不开玩笑,的确就这状态。


    “黄总,欢迎来到渝州!条件有限,多担待。”


    的确是条件有限,这大热天的,在外面走上几步路,就是开始冒汗了。


    一般情况下,在这个点,大家都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因为太热的缘故,北辰工业的建设工地上面,都已经是改了施工时间。


    上午就施工到十点,下午四点才是开工。


    “很难相信,你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国内最好的发动机!”


    陈元庆:“现在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还是没有丢。”


    陈元庆瞧见姚小薇拿着可乐进来,笑道:“这天太热,就不请大家喝茶了,喝可乐来解暑。小薇同学,把冰箱的西瓜,拿出来吃上呗!”


    姚小薇:“已经在切了!”


    公司里面,年轻人多,在氛围上面还是很好的。


    当然,陈元庆也是在不断的去营造好的工作氛围。


    人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工作效率都要高很多,而且各种好的想法不断。


    心情压抑的公司,反正是耗子的尾巴长不了。


    黄建平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北辰工业这边氛围的不一样。


    稍是休息之后,陈元庆是带着黄建平他们在北辰工业进行参观。


    在研发的项目,陈元庆也大大方方的展示。


    北辰工业在技术上面厉害,可如果就光是看到技术上厉害,那可就错了。


    技术是生产力,管理制度就是生产关系。


    没有好的管理制度,是无法促进技术发展的。


    陈元庆不懂技术,所以只能够通过管理制度来保证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