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集资房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就仅只有百多人么?


    这只是说的和春井坊酒业签订了合同的员工,人事这边是并没有建筑工人的就业人数。


    春井坊酒业在招工人的时候,优先是选择招在工地上面干活的人。


    在酿酒车间上班,就是春井坊酒业的正式工人。


    即使暑期放假期间,春井坊酒业也发放基本工资的。


    现在倒是没有各种保险,陈元庆想买也找不到地买,所以春井坊酒业自然就没有买。


    “这些人,下了班,都是回家去了的?”


    周明华:“啊,应该都回家去了的吧!”


    春井坊酒业现在还并没有向普通工人提供住宿的条件。


    在厂里办公楼的边上,修建了两栋三层的住宿楼。


    这两栋宿舍楼并不提供给普通工人,而是提供给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和技术工人。


    以及像是外单位来的人员。


    比如说之前蒸汽锅炉的技术人员,就是住在这边。


    “现在新招的工人当中,是不是开始以外镇为主了?”


    周明华赶紧的道:“大多都是外镇的了,本镇已经很难招到人了。”


    陈元庆蹙眉:“人事这边,对工人的生活这块,得要多关注、多了解。”


    “老板放心,接下来我们会加强这块的。”周明华能够说什么呢?


    在职场,最是怕的事情,就是上面问你个事,却一问三不知。


    直接说明在工作上面没有干好嘛!


    陈元庆:“统计一下各职工的家庭情况,特别是子女的情况。”


    现在抓计划生育是比较的严格,要是厂里面突然统计这个的话,反倒是让大家心生犹疑。


    “厂里面的职工子女,以后在春井中学上学,学杂费由厂里面承担,作为厂里对职工的一个福利。”


    这额外的开销,对于股东们来讲,也是能够接受的。


    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般的,厂子是我家。


    那么,厂子自然得要管子女上学这些。


    春井坊酒业在之前的时候,没有管这些,现在管上,也并没有问题。


    陈元庆离了人事办公室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想了下周明华。


    姓周,自然是和周楚欣有点关系的。


    现在春井坊酒业的管理层,亲戚还真的不少。


    这些亲戚的存在,有利于陈元庆掌控整个春井坊酒业,但如果这些亲戚能力跟不上,也会耽误春井坊酒业的发展。


    酿酒属于传统行业,要多高的能力,还真的不见得。


    车间里面,陈元庆可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一切都看能力。


    “修建工人宿舍的事情,得要赶紧提上议程才行。”


    来回得要两三个小时上下班,实在的有着些太久。


    虽然,这对于现在的人来讲,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脚底板厚,真的是能走得很。


    陈元庆先将秦平本找来,说修建宿舍楼的事情。


    秦平本:“我看教学楼花了六十万,就修建得极其好。宿舍楼结构要复杂上一些,但也差不多就这个钱了。”


    春井中学的教学楼修建,钱虽然是陈元庆私人出的,但管账这事却是秦平本。


    “现在我们倒是可以进行修建,不会对厂里的资金链造成什么影响。”


    陈元庆靠在椅背上,不由的伸了个懒腰,手放在脑后:“终于是听到你这句话了!”


    很多的计划,就是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推进。


    陈元庆倒是想要大笔举债,可想了想还是算了。


    没有必要!


    我们一直都是在讲只争朝夕,可有的时候,把速度放慢,压力别那么大,也是好的。


    秦平本笑道:“这还是老板你领导有方。”


    去年生产并贮存起来的大曲清香酒和大曲浓香酒到现在已经是可以进行上市。


    并且还是大量的进行上市。


    如此,春井坊酒业在营收和利润上面,自然是大幅度的增长。


    每隔上几个月时间,春井坊酒业的营收都会大幅度的增高。


    这主要是修建新厂房以及生产的时间周期就是数月的时间。


    “老秦,你现在这也是学会拍马屁了,这样子可不好!”


    秦平本笑笑没有说话,他自然是清楚,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根本就用不着向陈元庆拍马屁。


    陈元庆对此,根本就不感冒。


    “既然能建,那就先修慢慢的开始修,修上三栋宿舍楼。另外,问一问厂里面的职工,厂里面在镇上集资修建职


    工小区,看有多少人愿意修。”


    在此时,单位集资修建房子,是属于相当正常的操作。


    甚至到了21世纪,依旧有单位如此做。


    相比起去买商品房来讲,单位集资修建的房子,在价格上面肯定要更加低。


    毕竟,商品房的话,房地产公司得要赚钱,外加上养了一大帮子人得要开工资。


    秦平本现在住在厂里面,他倒是想要把老婆孩子是接过来,但是毕竟是在厂里住,感觉是有着些不太好。


    他大小的,在厂里面也是个领导,总是得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给其他人树立上一个榜样,不好搞什么特立独行。


    秦平本:“这集资房什么时候修呢?”


    “先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修,反正在今年肯定是要开工,争取过年前,大家是能够搬进到新房里面去。”


    话说,此时将大家的钱包给掏空,也是好事情。


    明年的时候,就要进行价格闯关,物价会出现暴涨的情况。


    物价涨了,相对的来讲就是钱贬值了。


    那么将钱给换成房子的话,就是很保值的。


    房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保值品。


    “明天的时候,我去和镇上谈下宿舍楼和集资房占地的事情。”


    宿舍楼和职工小区肯定是要安排在一起。


    到时候,还可以在中间修建上篮球场、乒乓台这些。


    至于说足球场?


    就春井中学建上一个水泥地足球场就行了。


    足球场占地面积太大,在华国实在的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


    我们是地少人多,每一块能用的地都很精贵的。


    “张秀云!”


    张秀云:“来了。老板,有什么吩咐啊?”


    张秀云是办公室主任,平时负责各种的杂事。


    “厂里面决定,要在镇上修建集资房。你把这个事情,写个通告下发到各车间,然后统计一下愿意在镇上集资建房的人数。”


    张秀云:“老板,这集资房每人要交多少钱啊?”


    陈元庆:“钱的事,等把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