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能一直跟随别人走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北辰工业要求提前付款,虽然说让一些厂子很难受,可为了早点拿到发动机,也只能咬牙切齿的交钱了。
总共有两千台的发动机收到了全款预付。
账面上一下子有了三百多万,一下子让北辰工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获得了大大的缓解。
有钱了,那么一些事情,就可以开始做了。
陈元庆:“赵叔,农技站后面的那一大块平地,我们北辰工业想要买下来。这个事情,还得要请你帮忙。”
赵大平夹起一块凉拌猪耳,今天陈元庆提着酒和下酒菜上门,他就是知道肯定有事。
“你买地是要办厂啊?”
“对。你估计也是听说了,现在我们厂的发动机那是供不应求,得要抓紧扩产。”
赵大平咋个是不清楚,北辰工业还在村里面招了人。
这事还是他来进行张罗的。
为了这进厂的名额,村里不少人跑来给说情。
但是,人家要求高,得要初高中毕业的,而且年龄不能超过22岁,无不良记录。
陈元庆“求”到自己帮忙,那是给自己面子,赵大平自然是要严格把关的。
赵大平:“你要在村里办厂,村里肯定是支持的。但是,这厂办在村里,你得要在村里多招些年轻后生才行。”
“赵叔放心,这是肯定的。这厂子修的时候,大家也是可以来做些杂工。”
买地建厂的事情自然没有什么阻碍,在酒桌上,什么事情都好谈得很。
在占地补贴上面,陈元庆也并没有吝啬。
所以,很快就是将地的事情给处理好。
接着,陈元庆马不停蹄的去找了正规的设计公司来设计厂房,厂房的建设也将会由正规建筑公司来建。
价格上面肯定要贵点,可质量上面有保证。
解决完这些之后,陈元庆就是召集人来进行开会。
主要是研发人员。
布置下一代发动机的研发。
陈元庆:“BC100发动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出之后,在市场上面供不应求。摩托车厂为了快点拿到货,主动的要加价。”
“但是,我要说的是,BC100对于你们研发人员来讲已经是过去了。你们应该把精力给放在BC100的下一代发动机上面,研发出来更加轻便、更加节油、动力更强的发动机。”
BC100B、BC100C……
“除了在BC100基础上面研发下一代之外,我们还要开展全新发动机的研发。新的发动机不再是仿制国外的发动机。”
“而是真正的研发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
BC100发动机因为是仿制的,北辰工业自然是不可能去注册专利。
“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永远都只是做一个跟随者。我们的目标是超越,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企业。”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必须得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们要研发真正的国产摩托车发动机。并且,我们的发动机在未来,将会是全世界最为好的。”
陈元庆看众人的表情就是知道他们心里面在想什么:“不要觉得实现不了。我们只要坚持,那么必然有进步。我们埋头干就行了,不断去超越昨天的自己。”
“当有一天,大家抬头的时候,会发现整个世界已经没有了任何对手。”
“一年不成,那就十年。我相信你们,你们是最优秀的。”
和国外巨大的技术差距,让很多人在技术领域是缺乏信心的。
这种信心的缺乏遍及各行各业。
所以说,有的时候无知,也是一件好事情。
世界上有两种人能够做到“无畏。”
无知者以及有大毅力之人。
“我来说下,我对我们下一代发动机的要求。电启动技术,必须得要有。现在这种脚踏启动,太不方便了。直接按下按钮,就是能够将发动机给启动,多好?”
“在研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点,我们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的使用。”
“那么什么是别人所需要的呢?”
“方便、便捷、简单。”
“能够一步完成的,别去搞两步三步。”
“你们必须得要了解市场需求,倾听使用者的反馈。”
在这方面,陈元庆也不做过多的强调,他相信他们会主动去做这些。
很简单的原因,想要拿技术分红,也就意味着产品必须得要卖得越多越好。
产品卖不出去,自然也就别
想拿到钱。
陈元庆又是说了下技术分红的事,自产品上市起,以半年为周期进行一次结算。
另外,整个技术分红周期是三年时间。
有时间限制,也是为了让研发人员不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鞭策他们赶紧加油弄出来新的技术产品来。
陈元庆目光看了眼刘青峰,和以前一样,还是少言寡语的。
除了在聊技术上的问题,刘青峰话要多些,能够侃侃而谈,其他时候都话比较少。
应该不会因为有点钱,就是迷失了。
想要人不在金钱里面迷失,得要和大家多谈谈理想才行。
让理想的光照亮人生的路。
陈元庆自然是不搞光谈理想不说钱的事情。
可以为理想而奋斗,可也是得要把生活给搞好,如此就相当的完美。
等到陈元庆在渝州这边的事情安排了一番,他匆匆的开着辆面包车往高水县而去。
他回去,主要为了给陈南希办百日宴。
另外还有就是处理春井坊酒业的一些事情。
渝州到高水县,离得倒是不远,可现在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导航。
陈元庆时不时的还得要找人问上一下路。
还好,一切顺利。
到了县城,又是驶上一条水泥路。
春井路!
连通县城到春井镇的水泥路已经是完全给修通,路面平整,开在上面一下子就感觉不一样了。
弯道处,按照陈元庆的要求是进行了加宽,错车什么的相当方便。
穿乡过镇,陈元庆终于到了春井镇。
数月不见,感觉春井镇又是有了不小的变化。
以前的砖瓦房被新建的楼房所取代。
镇上新建起了相当多的两层小楼,一楼做店,二楼住人。
新开了不少商店和食店。
最为重要的是,镇子的面积扩大了不少。
春井镇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面,必然会是不错的。
毕竟,春井坊酒业就在这。
有产业的地方,经济肯定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