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备战豫州

作品:《三国:这个武将强过头了

    “服了服了,将军留手。”


    被以如此碾压的姿态打败,哪怕魏延如何傲气,在武艺方面他都算是彻底服气了。


    至于说战绩,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曹晏的战绩摆在那,他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无名之辈。


    听到魏延服气,曹晏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接下来你便暂且跟着文远吧。”


    “你刚来我军,尚不熟悉军中要务将领,这段时间抓紧认人,等明年有合适的时机我再给你安排。”


    棍棒教育已经结束,那接下来自然是要给大枣了。


    对于魏延而言,能够自己统兵上战场,那就是他最期望不过的。


    不然他何必离开南阳来此投靠曹操,不就是因为北方战事多么。


    “多谢将军。”


    果然,听到明年就要打仗,魏延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好了,事情结束,文远你接下来带他去军中看看吧,马上就要岁旦了,到时候见人都难得见。”


    曹晏笑着摆摆手,看向不远处的张辽。


    “是,将军。”张辽点点头。


    岁旦很快抵达,这一天,就连远在颍川郡的曹昂都跑到陈国来找曹晏团聚了。


    毕竟曹昂在豫州,也就曹休曹晏两位亲人,第一年来这种地方他自然不希望独自一人待在颍川。


    对于曹昂的到来,曹晏表示欢迎。


    随后他又招呼起军中各将一起在家中喝了一顿,众人畅所欲言的闲谈一番,这一年总算是结束了。


    “春耕快要到了,子修,接下来我军内政便要交给你了。”


    “去年袁术既然敢来攻伐我军,今年我等自然是要还以颜色,若不然人人都来踩上一脚可不行。”


    望着开始融化的大雪,曹晏和曹昂在家中饮酒闲谈。


    “叔父放心,豫州有昂看着,定然不会生出问题。”


    这段时间,曹昂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动不动就想要上战场的想法了。


    自从接手豫州内政之后,他已经知晓了一位统治者最该做的是什么。


    能打没有用,只有保证后方稳定,能够掏出军费才能保证战事顺利。


    好在他们后方毕竟有个曹操,若非如此,今年他们都没有能力攻伐汝南和沛国。


    “有你在我自然放心,不过你在兖州可找到有才能之人?”曹晏问道。


    “结识了一些,不过我观这些人才能虽有,但比起郭嘉荀彧等人还是差了许多。”


    曹昂有些不满意的说道。


    “你小子,你当荀彧郭嘉这等谋士是随随便便就能出现的不成?”


    “荀彧有王佐之才,郭嘉更有鬼才之称,戏忠实乃筹画士也,荀攸亦为荀氏八龙之一,程昱刘烨等人也是多有才名。”


    “颍川多俊杰人才,然既为有才之士,怎么会轻易出现。”


    曹晏无奈的看着曹昂:“你小子,眼光不要太高了。”


    “荀彧投效兄长之时,已经三十有余,郭嘉亦有二十好几。”


    “人的才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闻言,曹昂这才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不说这个,如果打下整个豫州之后,我暂时离开此地,你独自在此可有把握镇守?”


    曹晏忽然转变话题,让曹昂愣了愣。


    “叔父要离开?”曹昂瞪大双眼。“这是为何?”


    “先问问你而已,毕竟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曹晏笑道。


    曹昂道:“短期无虞,不过叔父要是离开的话,得给我留一些能征善战之人才行。”


    “能征善战吗,魏延怎么样?此人才能很是不错。”


    曹晏道:“魏延有勇有谋,就是脾气太傲,如果你无法折服他。”


    “就如同一把造型古怪的兵器,用的好他能在出其不意的地方伤人,用不好别说伤人了,不伤己就算不错了。”


    “我这段时间试着去和他交谈一下吧,看看能不能熟路一些。”


    拉拢人这方面,曹昂比曹晏都还要熟悉,自然不用他多提点。


    只不过曹昂没有曹晏那种听个名字,就能大概判断对方才能的能力罢了。


    “那就交给你了,此人年纪正好和你年纪相仿,等这些老将都老了,我可不想五六十岁了还被你喊去上战场。”


    曹晏脸上挂着笑,只是看着莫名让曹昂有些不爽。


    好家伙,难怪突然给我介绍人才。


    感情是在培养老了之后的接班人是吧。


    对此,曹晏只是笑了笑。


    魏延的才能不应该被他束缚在自己手里,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放出去才是最合适的。


    当然,前提是保证对方能够被驾驭住。


    曹操能驾驭魏延这件事情,曹晏是没有一点担心的。


    大汉两大魅魔,一为刘备,二为曹操,驾驭魏延轻轻松松。


    和曹昂聊了好一会有关豫州接下来的各郡部署,战事发展,两人这才各自离开。


    回到家中,又是一段时间过去。


    随着春耕到来,战事也随之开始了。


    这一年来,李典文钦等人总共招募战兵三万,辅兵二十万。


    加上张辽高顺带来的一万一千人,还有曹晏本身带来的两万五千人,可调动的兵力已经达到六万六千人。


    而且重骑兵也正式被曹晏设立完毕。


    一支三百人的重骑兵,每一个基础武力都在七十点以上,唯有赤面鬼骑什长以上的实力才能加入。


    不得不说,打造这支重骑兵可是花费了曹晏许多心思。


    首先是战马,每个人都必须要骑乘汗血宝马或者是千里马级别。


    这种马匹虽然不至于说没有,但在中原可不常见。


    往往数千头马匹中才能找到一头,甚至运气不好的时候,上万匹马才会出现一头。


    也就是现在曹操底蕴丰厚,要不然都找不齐这么多优质战马。


    三百人,那可是需要最少六百匹战马。


    这些战马随便牵出去一头,那都是可以媲美曹晏的踏浪白骃的。


    虽然具体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但已经属于是同一层次,能够进行比较了。


    除此之外,还有铠甲方面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好在有灌钢法的存在,这才能够支持曹晏打造这么多马具和盔甲武器。


    六百副铠甲马具武器,还有三千柄短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