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窃国大阵

作品:《749局:从夜探锁龙井开始作死

    郑市,市中心,一处闹中取静的古老巷弄深处。


    一座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破败的四合院。


    院门之上,没有牌匾,只有两尊被岁月侵蚀得有些斑驳的石狮子,静静地镇守着。


    这里是沈家在中州的一处产业。


    也是道盟在中原地区一处,极其隐秘的联络点。


    当沈琉璃,带着沈御舟三人推开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时。


    一股与外界的喧嚣燥热,截然不同的清净,幽然的气息扑面而来。


    院内,别有洞天。


    假山,流水,翠竹,青石。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按照某种极其玄奥的规律,排列着,呼吸着。


    形成了一个聚纳天地灵气,隔绝外界窥探的天然风水大阵。


    沈御舟能感觉到,一踏入这个院子,他体内那奔腾不息的龙血,都变得平缓了许多。


    连空气都似乎,清新的让人心旷神怡。


    黎月见更是像一只,回到了森林的小鹿,那双红宝石般的眼睛,好奇的四处张望着,小巧的鼻子里不断地发出满足的吸气声。


    只有寒鸦,依旧保持着警惕,那只握着短刃的手从未放松过。


    沈琉璃没有理会她们的反应。


    她径直,将他们带到了院子正中的一间茶室里。


    茶室的陈设,极其简单。


    一套紫砂茶具,几张竹编的坐垫,还有一个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红泥小火炉。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坐吧。”


    沈琉璃跪坐在主位上,动作优雅的开始为他们烹茶。


    她的一举一动,都带着一种赏心悦目的韵律感。


    仿佛不是在泡茶,而是在演练一套与天地共鸣的剑法。


    沈御舟三人,依次落座。


    “你想知道什么?”


    沈琉璃将第一杯,刚刚沏好的,散发着清冽香气的热茶,推到了沈御舟的面前开门见山的问道。


    沈御舟想了想决定从最基本的问题问起。


    “我们沈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除了爷爷和我,还有你之外。”


    “还有哪些人?”


    沈琉璃闻言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那双美丽的凤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


    “沈家人丁,不兴。”


    她缓缓开口,声音,在氤氲的茶气中显得有些缥缈。


    “算上你,我们这一代,也只剩下了,三个人。”


    “除了你我,还有一个大哥,他叫沈惊鸿。”


    “他是天生的武痴。”


    “从小便被终南山那位,已经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老剑仙看中,收为关门弟子常年在秘境中闭关清修。”


    “我上次见他,还是在十年前。”


    “那时候的他,便已经能一剑斩开护山大阵了。”


    她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沈御舟却从中听出了,那份足以让任何天骄都为之黯然的恐怖实力。


    “至于我……”


    沈琉璃放下茶杯,笑了笑。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


    “我,虽然姓沈,但自幼便拜入了,钟南山另一个与世隔绝的隐世门派‘玉虚宫’。”


    “算是,带艺投师吧。”


    “现在是玉虚宫,下一任的掌门继承人。”


    沈御舟看着她,心中那份震撼愈发强烈。


    一个,是秘境中的绝世剑仙。


    一个,是隐世宗门的未来掌门。


    他忽然感觉,自己这个刚刚晋升的“行走”,如果不是开挂的话,在这些真正的家族天骄面前似乎有些不够看。


    “那……郑市这件事,又是怎么回事?”


    他将话题拉回了正轨。


    “截断大夏龙脉,这么大的事难道就是道盟那些人都束手无策吗?”


    提到这个,沈琉璃那张一直挂着浅笑的脸上,神色第一次变得凝重了起来。


    她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这件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动手的人,是东瀛的‘九菊一派’。”


    “他们倾尽了整个东瀛所有阴阳师的力量,以富士山下的‘黄泉之眼’为阵基,布下了一座名为‘八岐窃运阵’的恶毒邪阵。”


    “企图窃取我大夏的国运,来弥补他们那片因为灵气枯竭而即将沉没的岛屿。”


    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冰冷的杀意。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以九菊一派那点,上不了台面的本事,根本不可能布下如此覆盖整个神州的大阵。”


    “我们怀疑……”


    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那双美丽的凤眼里是化不开的忌惮。


    “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真正的恐怖存在在操控着一切。”


    “一个,‘灾’级的存在。”


    “根据我们,从一些残存的线索中推断。”


    “那个东西很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