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发配边关
作品:《农家老太太被亲儿子饿死后重生了》 “娘……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我从小就和两个妹妹一起长大,难道连这点小事他们都不愿意原谅我吗?”
沈永志一时间也觉得不可思议。
沈秀薇也就罢了,可是沈秀荷向来都心地善良,又怎么可能忍心见到自己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娘……”
“你不必在这里说这些了,这件事情原本也不是我能够做决定的,好了你就好好的在边关反省自身。”
“如果有缘,我们母子两人也会有再见的,那日若胜你诚心悔改,到时候他可以留在家中。”
“可你若是还和从前那样执迷不悟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不顾往日的情分。”
沈老太的神色阴沉。
“可我若是真的被发配边关,也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回来,到时候不能够在母亲的身边尽孝,恐怕儿子这心中也会过意不去的。”
沈永志在此时也有些期待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可是这件事情本就是赵大人说了算,你能不能够留下也不是我能够做决定的,所以你如今和我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处,还是莫要浪费唇舌。”
沈老太的神色冷漠。
“其实这件事情很好办,只要能让他们三个其中一个顶替我去边关,三年之后就能回来了,到时我就能够留在娘的身边……”
“老二如今也已经成亲,而且也是耳朵根子最软的,这件事情由他来帮我去做也是最合适了。”
从前在家中也是沈永存在外面过得更辛苦,每日都会去码头上帮别人搬运东西。
如今虽然只是二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却比同龄人更加成熟。
想来也是这些年的伙计实在太辛苦,所以才会如此。
此时沈老太也不可思议地看着沈永志。
都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可是他还是只想着自己根本就没有替兄弟考虑。
“你既然知道他们两人本就新婚燕尔,如今怎能说出这种话来,让他们分隔两地?”
“更何况他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凭什么要为你的错误买单?”
谁知沈永志在听到此话之后根本就不屑一顾,这才看了一眼母亲。
“娘,二弟本来就是个木讷的,就算留在家中,也帮不上你什么忙,我是大哥,只有我在家里,他们几个才真的有主心骨,难道你真要把我给送走吗?”
沈永志知道自己从小就被母亲寄予厚望,如今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不能不求。
可谁知沈老太到头来还是拒绝了此事。
“自己做错的事情就得自己承担责任,今日你来若是只想说这些,那我们也不必再继续说下去了。”
“你还是自己好自为之吧。”
沈老太冷着脸离开。
沈永志看着母亲的背影,一时间只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从前母亲最心疼的就是自己。
可是方才沈老太脸上的神色冷漠,就好像对自己的事情完全不关心。
事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赵家
赵员外和赵夫人也在家中急得团团转。
他们夫妻俩人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若是真被发卖了,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老爷,你倒是说说话呀,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我这把老骨头也要活不下去了。”
赵夫人在这会儿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就算自己的女儿真的做错了事情,可怎么就不能被原谅呢?
说到底那两个死丫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难道你还不知道?赵大人一门心思,要把这件事情秉公处理,我这些日子也一直让管家去和赵大人联系,无论赵大人想要我们家的什么,我都可以妥协,可是谁知那赵大人竟然是个油盐不进的,真是气煞我也。”
赵员外的神色也有几分不慎。
赵夫人没想到,这位大人竟然还是个硬骨头。
从前他们只需要稍微给些好处,那所谓的县令或许就能网开一面。
可没想到这一招对赵大人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也让赵夫人的神色不太自然。
“怎么还会有这种人?财帛动人心,难道他真的一点都不愿意为我们着想吗?我们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赵夫人也只能无奈的抹了抹眼泪,这会儿才想到了沈老太。
既然那两个贱丫头都是沈老太的女儿,只要沈老太和那两个丫头愿意原谅自己的儿,或许这件事情还有一线转机。
“我们想办法让那沈老太不再追究这件事情的责任,或许这件事情还有解决的余地。”
“依我看那贱人之所以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也不过是想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一些好处罢了……只要我们的东西给够了,难道还怕这件事情解决不了?”
赵夫人根本就没把这一家人放在眼里。
就算是沈永志是自己的女婿,也改变不了赵夫人心中的偏见。
谁知赵员外在听到这话后根本就没有半分怀疑,反倒觉得十分认同。
毕竟就连他也想把女儿留在身边。
如果真被卖去了那种地方也会变成他们整个家族的耻辱。
“夫人,这倒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那沈老太也是个脾气臭的,这件事情那女人会不会同意我也不知。”
赵员外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可谁知道夫人却把这件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
“那日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所以沈老太才会拒绝我们,按我说,只要我们能够给足了好处,到时候也一定能把女儿留在身边。”
“那边疆可是苦寒之地,我们女儿从小就养尊处优,怎么可能会受得了?无论付出任何代价,我都必须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到!”
赵夫人在此时也是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这也让赵员外颇有几分意外。
这才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赵夫人。
“夫人,这件事情你可有万全之策?”
“那有什么了不得的,我们直接去一趟沈家,这件事情我有办法,只要他们一家人愿意不再追究此事,或许我们的女儿就还有一线生机,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试一试。”
赵夫人的心中也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