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帝心擘画三大营,恩威并施聚人心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暖阁里,冰盆换了新硝石,白气缠上梁柱,压下大半午后暑气。
朱厚照拉着王守仁坐下,指了指沈希仪和杭雄,笑着道:“阳明先生来得巧,朕正跟这两位将军说京营的事。”
沈希仪和杭雄连忙坐直身子,纳闷被期待取代,心想皇爷叫来文官出身的王守仁,怕是对三大营有重大规划。
朱厚照拿起京营布防图,手指重重一点:“三大营是大明的门面,更是朕的底气。可现在兵不像兵,将不像将,被勋贵当杂役使,朕看着心疼。”
他的声音沉了沉,带着威严:“朕要你们三个搭个班子,把三大营彻底盘活。”
沈希仪立刻拱手:“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杭雄也跟着起身,眼神激昂。
朱厚照摆摆手让他们坐下,继续道:“沈千总熟悉山地战,杭千总擅长骑兵对冲,你们俩联手,负责练兵。队列、骑射、阵法,怎么狠怎么来,朕要的是能上战场的虎狼之师,不是只会走队列的花架子。”
“末将领命!” 两人齐声应道,拳头青筋鼓起。他们在边关待惯,看不惯京营松垮,能亲手操练强兵,是梦寐以求之事。
朱厚照目光转向王守仁:“阳明先生,你跟他们不一样。” 他顿了顿,斟酌词句,“朕想让你管管‘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 沈希仪和杭雄异口同声反问,脸上茫然。
沈希仪挠了挠头,小声跟杭雄嘀咕:“是教士兵认字吗?”
杭雄皱着眉,摇了摇头。
王守仁若有所思,望着朱厚照,拱手道:“陛下口中的‘思想教育’,莫非是指军心士气?”
“差不多这个意思。” 朱厚照赞许地点点头,“说得通俗点,就是让士兵们明白,他们扛枪打仗,是为了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声音洪亮起来:“以前京营的兵,稀里糊涂来当兵,稀里糊涂领饷银,被勋贵欺负了也不敢吭声,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
“朕要你们告诉他们:京营,三大营,是为大明而战,是为朕而战!”
沈希仪眼睛亮了。他在广西平叛时,最头疼士兵不知为何而战,打起来稀稀拉拉。若能让士兵明白是为大明、为皇爷,士气肯定差不了。
“陛下,” 杭雄忍不住开口,“可士兵们怕啊。万一战死了,家里老小可怎么办?”
“问得好!” 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这就是‘思想教育’要解决的事。”
“朕给你们立条规矩,写进军法里:凡是京营士兵,战死沙场的,朝廷养他家人一辈子;伤残不能再打仗的,由兵部安排差事,俸禄照发;就算是病故的,也得给家人发三年抚恤金!”
这话像惊雷,炸得三人都站了起来。沈希仪在边关见多了战死士兵家人流离失所,杭雄也知道伤残老兵苦楚,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皇爷能想得这么周全。
“陛下…… 这…… 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王守仁虽感动,却忍不住提醒。户部的账本他看过,亏空不小。
“银子的事,朕来想办法。” 朱厚照语气斩钉截铁,“朕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为大明流血流汗的兄弟寒了心!”
“你们要做的,就是把这话传遍三大营的每个角落,让士兵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朕,有整个大明给他们撑腰!”
杭雄眼圈红了,他爷爷当年在土木堡断了条腿,回来后日子过得像乞丐,要是早有这规矩…… 他猛地单膝跪地:“末将…… 末将替所有边关将士,谢陛下隆恩!”
沈希仪也跟着跪下,声音哽咽。
王守仁站在一旁,望着朱厚照年轻却坚定的侧脸,忽然明白了 “思想教育” 的深意。这哪里是简单的士气问题,分明是在士兵心里种下对朝廷的忠,对帝王的敬,让整个军队真正拧成一股绳。
“还有那些勋贵。” 朱厚照话锋转冷,眼神闪过狠厉,“弘治年间,京营的兵被拉去给他们盖房子、修花园,这种事,以后绝不能再发生!”
他拿起朱笔,在纸上重重写下 “勋贵不得私调京营一兵一卒” 几个字:“沈千总,杭千总,你们记着,以后不管哪个勋贵,哪怕是皇亲国戚,敢来京营要人当劳力,一律扣押!”
“直接给朕押到乾清宫来,朕倒要问问他们,是不是觉得朕的兵,是给他们当牛做马的!”
“末将领命!” 沈希仪和杭雄的声音里带着杀气。他们早就看不惯那些勋贵作威作福,有皇爷这句话,以后再遇到这种事,看谁还敢嚣张!
王守仁在一旁拱手道:“陛下此举,不仅能保京营战力,更能震慑勋贵,实乃一举两得。”
“先生说得是。” 朱厚照笑了,“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兵强了,规矩立了,那些魑魅魍魉才不敢作祟。”
他看着眼前三人,心里一阵欣慰。沈希仪的勇,杭雄的忠,王守仁的智,正是他此刻最需要的。有这三人在,三大营定能脱胎换骨。
“好了,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 朱厚照看了看天色,“时辰不早了,你们也别回去了,就在这儿陪朕用顿便饭。”
“这……” 沈希仪和杭雄都愣住了。他们不过是千户,能跟天子同桌吃饭,这是何等荣耀?
杭雄激动得手心出汗,结结巴巴地说:“陛下,这…… 会不会不合规矩?”
“规矩是朕定的。” 朱厚照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让你们留下,你们就留下。”
他对外面喊了一声,“张永,传膳!多加几个硬菜,沈千总和杭千总都是带兵的,饭量大。”
“老奴遵旨!” 外面传来张永响亮的应答声。
王守仁看着沈希仪和杭雄激动得不知所措的样子,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知道,这顿饭吃下去,这两位武将对陛下的忠心,只会更牢不可破。
很快,太监们端着饭菜进来。没有山珍海味,是家常的红烧肉、酱肘子、炒青菜,还有一大盆米饭。
朱厚照拉着三人坐下,亲自给他们夹菜:“别客气,都尝尝,御膳房的肘子炖得还行。”
沈希仪和杭雄受宠若惊,拿起筷子,却不知先夹哪个好。
王守仁相对从容些,夹了块青菜,细细品味。
“尝尝这个红烧肉。” 朱厚照把一盘红烧肉推到沈希仪面前,“你们在边关怕是吃不上这个,多吃点。”
沈希仪红着脸,夹起一块塞进嘴里,肥而不腻的肉香在嘴里化开,他觉得这肉里更多的是皇爷的体恤。
杭雄也放开了,大口吃着米饭,觉得这顿饭比任何庆功宴都香。
饭桌上,朱厚照没再谈公事,只是问些边关趣事。
沈希仪讲起在广西抓瑶匪的经历。
杭雄说起在宣府跟蒙古人拼杀的场面,逗得朱厚照哈哈大笑。
王守仁偶尔插言,从兵法角度点评几句,总能说到点子上,连沈希仪和杭雄都对他刮目相看。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三人起身告辞时,肚子都吃得鼓鼓的。
朱厚照送他们到暖阁门口,叮嘱道:“回去后好好准备,三天后,朕要去京营看你们的操练成果。”
“臣等定不辱使命!” 三人齐声应道,眼神坚定。
走出乾清宫,夕阳金辉洒在宫墙上,将三人影子拉得很长。
沈希仪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爽朗地笑道:“王先生,以前是末将有眼无珠,往后练兵的事,还得多仰仗您!”
杭雄也跟着点头,看向王守仁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王守仁拱手笑道:“沈千总、杭千总客气了,咱们通力合作,定不负陛下所托。”
三人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烟消云散。他们都知道,能得天子如此信任,能有机会亲手打造一支强军,是何等荣耀。这份与有荣焉的感觉,像一团火,在他们心里熊熊燃烧。
暖阁里,朱厚照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三大营这步棋,算是落下去了。接下来,就该轮到军机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