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米面各来一百斤!

作品:《重生80,赶山狩猎养全家

    另一边。


    方安回头看了几次,见赵双不跟了也没再搭理,继续悠哉地看着风景往县里走。


    前几次他从家走到县里,用了将近两小时。


    但今天他赶着骡子往县里走,只用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下午一点多点从家出发,到这边才两点半。


    “还是骡子跑得快。”


    方安喃喃自语。


    六十五号回头白了眼,按照方安的指示来到了供销社的大门口。


    “小伙子来了。”


    门卫老大爷笑呵呵地打开大门,带着方安往后院走。


    方安牵着骡子跟老大爷闲聊。


    两人走到办公楼的东侧,刚要绕过办公楼往南去。


    就在这时。


    办公楼的大门先冒出个大肚子。


    紧接着,程柏树就满脸笑容地走了出来,身边还跟着个穿着浅蓝色工装的男子。


    “你要是碰到了必须告诉我一声,不然以后喝酒可没你那份儿。”男子临走前还不忘提醒。


    “害,忘不了。你小子。”


    程柏树把人送到大门口。


    方安看见那男子的工装愣了下。


    这人明显不是供销社的人,这年代供销社的工装都是深蓝色的,或者叫藏蓝色,看样子应该是别的单位的。


    想到这。


    方安瞳孔一震。


    昨天他光想着自己去别的单位问,却忘了供销社和其他单位之间是有联系的!


    程柏树见男子走远后刚想回办公室,可回过头就看到了刚往房后走的方安。


    “小伙子,过来了。”


    程柏树慢悠悠地过来,看了眼刚拿下来的那个竹筐,“这么多都是鲜鱼?”


    “都是今个刚捞的。”


    方安嘀咕着没表现出来,还是先把眼前的事办好。


    随后方安把另外两个竹筐都拿下来,给程柏树看了眼。


    早上捞出来的鱼,方安怕放外边冻上,特意放到了屋里。


    虽然有些已经死了,但确实都是鲜鱼。


    “行啊小伙子。老吴,上秤,称完好给小伙子算钱。”程柏树大手一挥,看着方安和老吴在那儿卸车。


    三个竹筐拿下来。


    老吴逐个上秤,称完把鱼倒出来再去掉空筐的斤数,总共是一百九十六斤八两。


    “走,我带你去拿钱。”


    程柏树接过票子刚要带方安进屋,却无意间瞥见了马车上卷起来的麻袋。


    那麻袋在卸竹筐的时候刮了下,能看到里面露出的灰色皮子。


    “小伙子,你这是皮子?”


    “狼皮。”方安没打算瞒着。


    “狼?自己打的?”


    程柏树愣了下,上下打量着方安。


    “跟山里的老猎户学的,凑合着能打点。”


    方安随意地笑了笑。


    “我以前在山里住过,狼这玩意可不是谁都能打的。”


    程柏树说着带着方安往办公室走,可走着走着又回头看了眼狼皮。


    说起来,江城的那位也挺喜欢打猎……


    “诶,你打过熊没有?”


    “熊……?这还真没碰着。刚开始学,就想着打点回家吃肉来着,没往大山里走。”


    方安半真半假地说道。


    前世他住在马鞍山,曾打过两三只熊。


    东北这边常见的熊有两种,一种是黑熊,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黑瞎子,还有一种是棕熊,学名叫乌苏里棕熊。


    前者比较多,后者比较少见。


    方安前世打的三只都是黑瞎子,后者在林子里看到过,但还真没打过。


    “还是你们住山里的好啊,吃肉都不用买,啥肉都能吃着——”


    程柏树感慨着,眼神中带着几分羡慕。


    但还没等他说完突然噤声,连忙改口道。


    “小伙子,你以后要能打到熊想着我点,皮子和熊胆我都收。价格你放心,保证比收购站给的还要高。”


    “行。我要是能打着就给你送来。”


    方安当即应下,默默地记下了程柏树的上半句话。


    程柏树带着方安来到财务部,开完票子取好钱让方安签字,随后就把钱递给了方安。


    方安出门绑好竹筐来到供销社的门店,花三块钱买了张三指宽的渔网扔上车,随后又跑到张瘸子住的那个胡同,找张瘸子买粮票。


    “大哥,快进来,这次要多少?”


    张瘸子开门后随便扫了眼胡同口,就把方安拉进了院。


    “大米白面一百斤。”


    “各来五十?”张瘸子诧异地问道。


    “各来一百斤。”


    “多少!?我……”


    张瘸子顿时听傻了。


    “大哥,我手上怕不够。进屋,我给你凑凑。”


    张瘸子带着方安进屋,翻着柜子找了半天。


    什么五斤的,一斤的,五两的凑了一大堆,才勉强凑出来一百斤大米的粮票。


    至于白面。


    张瘸子把一两的都算上了,才凑出来八十斤。


    “大哥,这两天卖的多。明天,明天我给你留一百斤。”


    张瘸子拍着胸脯保证。


    “行,那就先来这些。”


    方安付了十八块钱,拿着一堆票走了。


    张瘸子目送方安出了胡同口,见方安赶着马车往北去,不禁挠了挠头。


    “这大哥卖鱼这么挣钱?光买票都快花一个月工资了……”


    方安走远了没听见,顺着胡同往北去,直接来到了西边的收购站。


    今天是周一。


    收购站刚好是张建军值班。


    “小兄弟,又来送啥好东西了?”


    张建军正看着报纸,见方安进来笑呵呵地站了起来。


    “还是狼皮。”


    方安没有多说,打开麻袋拿出里面的狼皮和鹿角放在了柜台上。


    “嚯,又打着狼了。这一看就刚剥的,就是个头有点小,能给你二十六。这个……”


    张建军看到皮子下面的鹿角,顿时瞪大了双眼。


    “这是鹿角!?”


    “嗯,上山碰到了,有年头了。”


    “小伙子运气够好的啊,这起码有三年了。别看是断的,这可是在根上折的,好久没看到这么完整的鹿角了。”


    张建军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兴奋地拿过旁边的杆秤。


    “四斤八两。现在十块一斤,合四十八,这价行不?”


    方安不禁愣了下。


    他都没想到这东西能这么贵。


    前世他第一次卖鹿角已经是三年后了,那时鹿角才十二块钱一斤。


    “你这有年头了,还挺完整。要是新的没放干,卖不上这个价。”张建军随口解释道。


    “行。”


    方安签字拿钱,出门后就近找了家粮油店,花十五块钱买了一百斤大米,又花十三块六买了八十斤白面。


    粮食买完抗上车。


    方安回头看到旁边有个小杂货店,进去花一块三买了十斤盐。


    这几天打了皮子都得抹盐,上次买的五斤都没剩多少了,而且这东西常用,多囤点也不怕坏。


    随后方安又逛了一圈,花两块钱给孩子买了点笔和本。


    见旁边放着散装的奶香味儿动物饼干,又花两块钱买了四斤,给孩子当零嘴吃。


    昨天买的鸡蛋糕,俩孩子吃得直嗦啰手指头,毕竟以前家里穷,从来没吃过这些东西,正好碰到了买点给孩子尝尝。


    不过说道鸡蛋糕,方安猛然想起。


    昨天陈文康来送糖时,他才知道上次给孩子买的糖块,俩孩子都吃没了,因此他又花两块钱给孩子买了点糖块。


    等这些东西买完,方安这才赶着马车回家。


    这会儿太阳还在西边挂着,才三点四十多。


    方安赶着马车慢吞吞地往家走,赶在五点多点就到了双马岭。


    而此时。


    杨萌萌已经裹着大棉袄,在自家的大门口等着方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