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送上门的大生意

作品:《重生80,赶山狩猎养全家

    另一边。


    方安从收购站出来,数完钱对完账,拉着爬犁去了百货大楼。


    今天是周六,百货大楼的人比往常多了一倍。


    方安像上次一样,把爬犁和竹筐放在自行车棚的角落,在后门挤了一分多钟才进入大楼,小跑着去了卖粮食的地方。


    “大米白面各二十斤。”


    方安把票和钱递过去。


    这大米一毛五一斤,二十斤是三块钱。


    白面一毛七一斤,二十斤是三块四,总共六块四。


    然而,卖货的小姑娘看到方安却有些意外。


    “又是你啊!”


    “啊?”方安愣了下。


    “你都来买好几天了。”小姑娘笑盈盈地说着,拿出两个布袋装着大米和白面幺秤。


    “道儿远,一次拿不了那么多。”


    方安随口说道。


    “你住哪啊?”


    “外县。”


    小姑娘的笑意淡了几分,也没再多问,称好后递给方安。


    方安接过袋子没注意,顺着人群的缝隙往百货大楼前门的杂货区挤,想去看看那边有没有卖炕席的。


    小姑娘探着脑袋盯着方安,连摊位前有人叫她都没听见。


    “小雨!大娘,买什么?我给你称!”


    旁边年纪稍大的女子给大娘称了三斤玉米面,笑眯眯地盯着小雨,“是不是那小伙子来了?”


    “芳姐!说什么呢?”


    小雨低下头,偷偷看了看四周。


    “还不好意思了。那小伙儿一看就有钱,哪次来都不少买,长得还帅,你家里不正催婚吗?没问问他住哪?”女子追问道。


    “芳姐,来人了,叫你称东西呢。”


    小雨红着脸催促。


    “行行行,姐是过来人,都为你好,别让人抢走了。”芳姐说完去旁边忙活了。


    小雨抬头看向人群,但已经看不到方安的影子了。


    这会儿。


    方安在人群中穿梭,总算挤到了前门的杂货区。


    但他看了一圈,也没看到卖炕席的,问过旁边卖收音机的老大爷,才知道这里压根不卖炕席,还得去供销社。


    方安看着人群一阵无语,刚过来还得挤回去。


    但没办法,爬犁在后院呢,从前门走太远,没有走这儿快。


    然而,他刚要拎着东西往回走,突然发现这老大爷面前的柜台上不仅放着收音机,还有几只虎头牌儿的手电筒。


    “大爷,这手电筒咋卖的?”


    “十五一个!”


    “能试下不?”


    “能,买东西还不让试。”


    大爷笑着从柜台下拿出两节一号电池装进手电筒,按下开关,手电筒就亮了起来。


    方安咧着嘴笑了笑。


    这手电筒就是比煤油灯亮!


    黑天后下网捞鱼,拿这个看得真亮儿,免得谁不小心掉冰窟窿里。


    “行,拿一个,不要票吧?”


    “不用!”


    方安掏出十五块钱递去。


    老大爷把电池倒出来,拿盒子装起手电筒,又拆开两节新的一号电池放到盒子里。


    “这电池赠的,不要钱。”


    方安接过后犹豫了下,“再拿五个电池吧,省得不够用,多少钱?”


    “电池八分,五个四毛。”


    方安付完钱,拿好东西往后门走,路过卖鸡蛋糕的地方又给俩孩子买了两斤鸡蛋糕。


    以前家里两顿饭,俩孩子饿了只能干啃粗面饼,虽说现在三顿饭不张罗饿了,但买点回去尝尝鲜。


    这两斤将近三十个,总共才花一块钱,够吃几天的了!


    随后,方安又看了看四周,见这里人实在太多,往哪去都得挤,索性也不买别的了,去自行车棚用麻袋把东西装起来放在爬犁上,拉着就去了供销社。


    与此同时。


    供销社大院最北边的大楼。


    一位穿着黑色大棉袄的男子顶着大肚子拎着两条鱼,小跑着去了三楼最里面的办公室,敲门进屋。


    “小程?正好你来了,我有事儿找你!”


    办公室内,红色的桌子后面,坐着位穿着藏蓝色工装,两鬓发白的中年男子。


    男子看清来者招呼他坐下,但看到那两条鱼又愣住了,“你咋还拿鱼来的?”


    “昨个下班,我媳妇儿说市场有卖鲜鱼的,这不一大早就跑去了,差点没冻死我。”


    程柏树把鱼凑到张主任面前。


    “鲜鱼!?”


    张主任诧异地打量着两条鱼,“这鱼尾巴都红了,不错啊!”


    “我特意挑大的买的。这不快过年了,林安食品厂都发肉了,咱这儿还没着落呢。我寻思买点鲜鱼,瞅着也好看。”


    “行啊小程,我正要找你说这事儿呢!这鱼多钱?”张主任欣慰地笑道。


    “一斤一块!”


    “不贵!国营饭店那老吴说他们连冻鱼都没有,外边都卖到一块二了。”张主任连连点头,“这事儿你去办吧,这价不能少,抓紧点别让人抢去。先……买它五百斤,不够再说。”


    “行,市场关门了,我看看能不能碰上。碰不上他过两天还得来,这两天我就把这事儿办了。”


    程柏树拎着鱼往外走,到门口后悄咪咪地把鱼放在旁边的塑料盆里,这才走出办公室。


    “这小子!”


    张主任看在眼里,笑了笑没多说。


    另一边。


    方安拉着爬犁刚到供销社的大院门口,果然看到店门口立着几卷人造革的炕席。


    “小伙子,买炕席。”


    门口裹着棉袄的大爷招呼道。


    “咋卖的?”


    “一米一块二。”


    方安盯着炕席挠了挠头,倒不是对价格不满意,主要是出门前忘了量东屋炕的尺寸了,不知道买多大的……


    “出门没量尺寸?”


    老大爷一眼看穿,这种人经常能碰上。


    “你直接说炕上住几口人!”


    “四五个都住得下,还能放个炕柜儿。”


    方安思索着说道。


    东屋的炕很大,就算他跟大哥大嫂还有俩孩子一起住都住得下,主要是他一个小叔子跟大嫂住一起,传出去对大嫂名声不好。


    因此自打他来了双马岭,就始终住在小屋。


    “你家炕不小啊,咋也得四米多,这玩意买多不买少,来五米吧。”


    “行!”


    方安点了点头。


    宁可买长了减几公分,也不能只盖一半,看着不好看。


    “要哪种?这个卖挺好的。”


    大爷拉出个粉红色的炕席,上面印的都是大牡丹花。


    这年代人造革炕席的样式不多。


    主流的有草席那种的人字纹和方格纹,还有六角龟背纹。


    有些没有纹路,红绿蓝纯色的。


    有些背面是纯色正面是纹路,双面设计防滑的。


    除此之外,还有些印着龙凤喜鹊之类的图案,但大多是红色,都是结婚时才用。


    但供销社没那么多样式,只有纯色、龟背纹和人字纹的,除了这些就是这种大牡丹花。


    “就这个了。”


    方安当即应下。


    虽说就一种图案,但他保证大嫂会喜欢!


    夏天前儿家门口和马路牙子上的野花,家家户户嫌害事都得清了,但大嫂和莹莹很喜欢花花草草,说看着好看,硬是不让大哥清。


    至于大哥喜不喜欢这样式……


    管他呢!


    老大爷拿尺子量好尺寸,一剪子下去,剪得整整齐齐。


    方安递去六块钱,把炕席卷起来竖着绑在爬犁上,拉着就准备回家。


    然而就在这时。


    程柏树刚出办公楼走到院门口,无意间扫了眼卖东西的门店,刚好看到方安正拉着爬犁往外走。


    那爬犁上的藤条竹筐挂着冰,样式和卖鱼那人用的一样,而且方安身上的粗布棉袄,手肘还打了两个补丁,也和卖鱼那人穿的一样。


    显然,这人就是早上在黑市卖鲜鱼的那个人!


    “诶,拉爬犁那小伙子,你等会儿!”


    程柏树眼前一亮,扯脖子喊了一嗓子,晃着大肚子跑向了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