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接受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周伯通的声音,发自肺腑,带着一丝被彻底碾碎后的,求生的本能。


    沈夜没有回答。


    他托着那个混乱世界的右手,依旧平稳。掌心之上,那团由悔、恨、愧交织而成的能量风暴,仍在疯狂地相互撕扯,没有半分平息的迹象。


    他只是将自己全部的心神,都灌注了进去。


    沈夜的“太极无极”意志,在这一刻,全力运转。那不再是之前那种单纯的,用以牵引和展示的引导之力。它化作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圆融,更加深邃的扬域,主动地,将那三股狂暴的负面情绪,彻底包裹。


    不压制。


    不驱散。


    不改变。


    只是包容。


    奇异的变化,发生了。


    在那片小小的掌心世界里,那股代表了一灯悔恨的灰色浓雾,那股代表了瑛姑怨恨的血色激流,还有那股代表了周伯通愧疚的漆黑漩涡,它们之间的冲突,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它们不再相互攻击,不再相互撕扯。


    它们依旧是独立的,依旧充满了各自的痛苦与毁灭性。可是在那个更宏大,更圆融,仿佛能容纳天地万物的气扬包裹之下,它们被动地,找到了一种奇异的规律,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又无比稳定的姿态,缓缓流转。


    它们依旧是毒药,但不再是相互引爆的烈性炸药。


    “解脱,不在于遗忘。”


    沈夜的声音,终于响起。他的话语,不带任何劝慰,也不带任何说教,只是在陈述一个最根本的,也是最残酷的道理。


    “也不在于原谅。”


    “而在于,接受。”


    这两个字,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力量,穿透了山顶的清风,穿透了三颗破碎的心,直抵他们灵魂最深处的,那片不敢触碰的废墟。


    一灯那枯槁的脸,僵住了。


    瑛姑那燃烧着火焰的脸,凝固了。


    周伯通那一片死灰的脸,也停滞了。


    他们都在咀嚼着这两个字。


    接受?


    接受什么?


    接受这无休无止的痛苦?接受这永无宁日的折磨?


    “接受你的悔。”沈夜的视线,首先落在一灯大师的身上。“它让你在这青灯古佛前,煎熬了数十年。但它也让你,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一个试图去理解众生之苦的僧人。”


    “接受你的恨。”他的视线,转向瑛姑。“它让你在这黑沼之中,自困愁城,不见天日。但它也让你,拥有了活下去的,最强大的动力。”


    “接受你的愧。”最后,他的视线,定格在周伯通的身上。“它让你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快乐。但它也让你,第一次,去思考一个生命,究竟有多重。”


    沈夜的话,没有半分安慰。


    他只是将他们各自的痛苦,掰开,揉碎,让他们看清楚,这痛苦的另一面,究竟是什么。


    “接受这一切,都是你们生命的一部分。”


    “如同这太极,有阴,亦有阳。”


    随着他话音的落下,他掌心那个世界,发生了最终的,也是最彻底的变化。


    在他的意念引导之下,那三股已经停止了相互攻击,却依旧泾渭分明的驳杂气流,终于,慢慢地,开始相互触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灰色的雾,染上了血的红。


    血色的流,卷入了墨的黑。


    墨色的涡,吞噬了雾的灰。


    这个过程,缓慢而又坚定。


    最终,三股截然不同的能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全新的,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混沌的灰色,却又无比稳定,无比厚重的气流。


    这股全新的气流,不再有悔恨的沉重,不再有怨恨的尖锐,也不再有愧疚的塌陷。


    它只是静静地,在那里流转。


    它包容了所有的痛苦,也超越了所有的痛苦。


    它在沈夜的太极图中,生生不息地运转着,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而又强大的气机。


    这股全新的气机,从沈夜的掌心,缓缓地,弥散开来。


    它无声地,拂过了山顶的每一个人。


    一灯大师看着那股灰色的气流,他那双早已干涸的眼睛里,忽然之间,流下了两行浑浊的清泪。


    泪水顺着他脸上的沟壑,缓缓滑落,滴落在他那件陈旧的袈裟上。


    他没有去擦。


    他只是双手合十,用一种大彻大悟之后,劫后余生的声音,喃喃自语。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啊.……”


    “老衲一生求善,修佛,念经,却不知,执着于‘善’,便是最大的‘恶’。因为有了善恶之分,才有了见死不救的因。因为有了得失之心,才有了今日之果….…”


    “是我,亲手将自己,推入了地狱.……”


    他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悲苦,只有一种看透了自己,承认了自己之后,最彻底的平静。


    另一边,瑛姑脸上的恨意,也在那股灰色气流的吹拂下,一点一点地,褪去了。


    那股支撑了她数十年的,烈火一般的能量,消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仿佛能淹没整个天地的,巨大的悲哀。


    她终于不再去恨了。


    因为她懂了。


    她的恨,并不能让那个早已逝去的孩子复生。她的恨,除了惩罚那个无知的周伯通,惩罚那个伪善的段智兴之外,惩罚得最深,最久,最痛苦的,是她自己。


    她恨了半生,也苦了半生。


    恨意消失之后,那份对孩子的思念,那份失子之痛,才以一种最纯粹,最原始的姿态,从她心底最深处,翻涌了上来。


    她没有哭,也没有笑。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任由那份巨大的悲哀,将自己彻底淹没。


    周伯通的反应,最为直接。


    他呆呆地看着那团灰色的,稳定的气流。


    他那双空洞的,充满了痛苦与自责的眼睛,渐渐地,变了。


    痛苦还在,自责还在。


    可那份足以将他彻底压垮,让他变成一个废人的绝望,却消失了。


    他好像,懂了。


    他不必再强迫自己,去做回那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老顽童了。


    那个老顽童,已经随着孩子的死,一同死去了。


    他可以是一个全新的,背负着沉重愧疚,背负着无尽痛苦,但依然能够活下去的,周伯通。


    他的道,没有被修补。


    而是在那片废墟之上,长出了一条全新的,能够承载所有痛苦的,崎岖的,却通往远方的路。


    沈夜缓缓收回了手掌,那团灰色的气流,也随之消散于天地之间。


    在此过程中,他自己的“太极无极”,也因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容纳了如此复杂,如此真实的人类情感,而变得更加深邃,更加圆融。


    那不再是单纯的,哲理上的“阴阳”。


    而是包含了爱恨、生死、苦乐的,真正的“人间道”。


    他的武道,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山顶,恢复了宁静。


    风,依旧在吹。


    可那股压抑了数十年,沉重到让人无法呼吸的氛围,却烟消云散。


    旧的恩怨,并未消失,只是被所有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接纳了。


    许久。


    瑛姑抬起了头。


    她脸上的悲哀,已经沉淀了下去,化作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的,坚定的决绝。


    她看向沈夜,也看向一灯和周伯通。


    “那么,”


    她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


    “我们该去找裘千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