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感悟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这就……打完了?
没有拳拳到肉的闷响,没有力竭倒地的狼狈,甚至没有分出一个明确的胜负。
一切,就这么结束了。
扬中,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沉静。
黄药师怔怔地立在原地,他看着自己的双手,又看看那个平静得过分的黑衣青年。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刚才那匪夷所思的一幕。
自己那引以为傲,融汇了毕生所学的“术”,那繁复华美,变幻无穷的杀招,在对方面前,就像一个孩童搭建的,用料华丽却结构松散的沙堡,被对方只用一根手指,就点在了最脆弱的承重处,轰然垮塌。
不是被更强的力量摧毁,而是被一种更高维度的理解,从内部,自我瓦解。
许久,许久。
他脸上的震撼,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畅快,都要释然的大笑,从他胸中爆发而出,笑声穿透桃林,直上云霄,惊起飞鸟无数。
这笑声里,再无半分孤高与愤世,只剩下挣脱了桎梏的,纯粹的喜悦。
他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状若疯癫,却又清醒无比。
“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
黄药师指着自己,又指着沈夜,激动地来回踱步,话语中充满了顿悟后的狂喜。
“我一直以为,武学是一幅画!我穷尽心智,往这幅画上增添笔墨,增加色彩,追求极致的精美,极致的繁复,以为这便是至高境界!我错了,大错特错!”
他停下脚步,看着沈夜,那份属于五绝的骄傲,在这一刻,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坦然的方式,重新升起。
“今日我才知道,武学,它也可以是一座屋子!根基是否稳固,结构是否合理,才是最重要的!任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若是地基不稳,梁柱错位,一阵风来,便会轰然倒塌!”
他的这番话,是对自己半生武学理念的彻底颠覆,也是对沈夜那“理”字大道的,最深刻的注解。
一旁的周伯通,听着黄药师这番话,歪着脑袋,抓着自己那头乱糟糟的白发,脸上的表情,从困惑,渐渐也变成了一种恍然大悟。
他虽然听不懂什么画,什么屋子,但他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这一切。
“我好像……也懂了点什么!”周伯通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大声嚷嚷起来,“我以前跟人打架,就是乱打一气,怎么好玩怎么来!虽然痛快,但有时候手脚不听话,自己跟自己就拧巴起来了,把自己也给绕了进去!”
他指着沈夜,脸上是发现了新游戏一般的兴奋。
“你的意思是,玩,也要玩得有道理!对不对?就好像我这左手和右手,它们不能光顾着自己玩,还得听一个总的道理,这样才不会自己打自己!”
这番通俗易懂的“玩耍理论”,虽然粗鄙,却精准地,道出了“左右互搏”这门奇功可以被优化的方向。
混沌的“真”,也需要“理”来作为根基,才能发挥出更稳定,更强大的威力。
看着眼前这两个各自陷入顿悟,一个状若疯癫,一个手舞足蹈的当世绝顶高手,沈夜平静地,给出了自己的总结。
他的“理”,并非是否定他们的“术”与“真”。
恰恰相反,是为他们的道,提供了一个更加坚实,更加广阔的底层逻辑。
是为他们的武道大厦,重新夯实了地基。
“道法自然。”
沈夜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让黄药师的狂喜和周伯通的喧哗,同时安静了下来。
“术,是枝叶;真,是花果;理,是根基。”
“三者,本无高下之分。”
“岛主的‘术’,将武功演化出万千变化,是枝叶的繁茂。若无枝叶,大树便只是光秃秃的树干,毫无生机可言。”
“伯通前辈的‘真’,随心所欲,直抵本源,是花果的绚烂。若无花果,大树便无法结出硕果,传承延续。”
“而我所求的‘理’,只是这树木赖以生存的根基。根基再稳,若不生枝叶,不开花结果,那也只是一截埋在地下的枯木,毫无意义。”
“三者,相辅相成,彼此印证,方为大道。”
一番话,平实,质朴,没有任何玄奥的词汇。
却像是一记记无形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黄药师与周伯通的心头。
轰!
两人同时浑身剧震,如闻暮鼓晨钟!
他们之前,无论是黄药师的自傲,还是周伯通的懵懂,都下意识地,将自己的道路,与其他人的道路,对立了起来。
黄药师看不上周伯通的胡闹,周伯通觉得黄药师的阵法太过麻烦。
而沈夜的这番话,却为他们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宏伟壮阔的大门!
原来,道路与道路之间,并非只有对立与胜负!
还可以,相生,相合!
黄药师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可以将自己那包罗万象的“术”,与沈夜那洞悉本源的“理”相结合的康庄大道!他的阵法,他的音律,他的掌法,都可以在这“理”的根基上,重新构建,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强大!
周伯通也停止了抓耳挠腮,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嘴巴微张。他那颗赤子之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他可以继续“玩”,但他可以玩得更明白,玩得更有“道理”,他的左右互搏,将不再是两股力量的胡乱碰撞,而是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理”之下,进行完美的,阴阳合一的嬉戏!
这扬在桃花林深处的论武,没有失败者。
黄药师找到了困扰他数十年,突破瓶颈的方向。
周伯通那混沌天成的武功,找到了可以变得更有章法的根基。
而沈夜,同样收获巨大。
他并非只是一个求道者和布道者,他也是一个印证者。
他从黄药师那繁复精妙的“术”中,看到了“理”的无穷无尽的应用之法。理,不应只是空泛的理论,它需要通过“术”这种载体,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
他从周伯通那返璞归真的“真”中,看到了“理”的最终归宿。当理被彻底洞悉,彻底掌握之后,最终会回归到一种最本能,最纯粹,最自然的,如同顽童嬉戏般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他那以“太极”为核心,追求阴阳合一的武道理念,在这一次的碰撞与印证中,变得更加圆融,更加完整。
树木、根基、枝叶、花果。
一个完整的,可以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生态,在他的武学世界里,悄然成型。
良久。
黄药师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袍,然后,对着沈夜,郑重地,深深地,行了一礼。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的考校,也不再是单纯的敬佩。
而是一种平等的,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敬。
“沈道友。”
他口中的称呼,已然改变。
从“先生”,变成了“道友”。
其中之差,天壤之别。
沈夜坦然受了这一礼。
随即,三人相视。
之前那份比试的紧张,那份理念碰撞的锋锐,在这一刻,尽数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酣畅淋漓的默契与欣赏。
“哈哈哈哈!”
“嘿嘿嘿嘿!”
“呵呵呵呵。”
三种截然不同的笑声,在桃林中响起,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难言的和谐。
风,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那漫天飞舞的桃花,失去了风的托举,安静地,一片片地,簌簌飘落。
仿佛在为这扬百年难遇的论道,画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