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心经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他身后的世界,是狂暴意志的余波,是数十年执念的哀鸣。


    他身前的世界,是刻满武功图谱的寒玉石室,是另一扬无声的对峙。


    孙婆婆扶着墙壁,脚步虚浮地跟了出来,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再无半分血色。


    李莫愁紧随其后,手中还握着那柄冰冷的长剑,可她的指尖,却感觉不到剑柄的实感。


    方才冰窟中的那扬惊变,那股几乎要将整座古墓都撕裂的恐怖意志,彻底摧毁了她们最后的侥幸。


    她们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了祖师婆婆的痛苦。


    沈夜没有理会身后这两个心神俱丧的女人。


    他径直走回那间刻满了《玉女心经》的寒玉石室,停在了那面绘着无数翩跹人影的墙壁之前。


    他要从这套武学中,找到那座精神囚笼的“构架”,找到那把可以打开牢门的钥匙。


    孙婆婆喘息未定,看到他的举动,那颗本已沉入谷底的心,又被强行提了起来。


    “你…..…你还想做什么?”


    她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哀求。


    李莫愁也强撑着站直了身体,横剑于胸前,可那决绝的姿态,却显得如此脆弱。


    沈夜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刻刀,一寸寸扫过墙壁上的图谱。


    这些在李莫愁眼中精妙绝伦、变化万千的招式,在他的感知世界里,却被迅速地拆解、分析、重构。


    与此同时,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武学体系,在他脑海中自行浮现。


    那是全真教的武功。


    是丘处机剑招中的刚猛厚重,是马钰内力里的平和中正,是天罡北斗阵运转时的森严规矩。


    两套截然不同的功法,如同两条并行的河流,在他的意识中同时奔腾、流淌。


    它们彼此冲撞,彼此纠缠,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到极致,进行着毫秒级的对比与演算。


    全真武学,以道家至理为根基,讲究“固本培元,清心寡欲”,其核心,是在煌煌大日的“阳”刚之气中,求得一份内心的“静”定。


    玉女心经,却剑走偏锋,讲究“以情御气,以快克慢”,招招抢攻,式式狠戾,其核心,是在阴柔诡谲的“阴”柔之气中,求得一份克敌制胜的“动”。


    一阳一阴,一静一动,看似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


    “不对。”


    沈夜缓缓开口,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给这两个古墓的传人,上着她们从未听过的一课。


    “这并非简单的阴阳对立。”


    他的“听劲”之网,早已洞悉了这两套武功最底层的力学结构。


    “玉女心经的每一招,每一式,其发力角度,其气机流转,都并非是为了构建自身的完美体系。


    它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


    克制。


    它就像是全真武学的影子,或者说,是一个专门为了攻击全真武学这个“正体”而诞生的“负像”。


    全真剑法一招“平地龙飞”,气势开阖,正大光明。


    玉女剑法便有一招“浪迹天涯”,剑走轻灵,专刺其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的空隙。


    全真教内功讲究气沉丹田,稳扎稳打。


    玉女心经的内力便要游走于奇经八脉,变幻莫测,专攻其气机转换的节点。


    它没有自己独立的“道”。


    它的“道”,完全建立在对另一个“道”的否定之上。”


    “胡说!”


    李莫愁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对方在贬低自己的师门武学,忍不住厉声反驳。


    “我古墓派武学,博大精深,岂容你这外人在此信口雌黄!”


    沈夜没有回头,甚至连一丝情绪波动都无。


    “博大?”


    他的声音平静,却像一柄重锤,狠狠砸下。


    “它的根,只有一个叫王重阳的男人。”


    “精深?”


    他继续陈述着一个冰冷的事实。


    “它的每一招,都指向全真教的破绽。离了王重阳,离了全真武功,这套心经,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你!”


    李莫愁被这几句话堵得胸口发闷,一张俏脸涨得通红,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因为她无法反驳。


    她练了十几年的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可此刻被这一点破,她回想自己所学的每一招,似乎..……似乎真的都是如此。


    一旁的孙婆婆,却是浑身剧震,如遭雷击。


    她比李莫愁知道的要多得多。


    她想起了一些早已被尘封的旧事。


    想起祖师婆婆当年与重阳真人比武,胜了半招,却也定下了“玉女心经,需二人合练方能大成”的规矩。


    想起祖师婆婆曾不止一次地,在深夜里修改墙上的图谱,口中喃喃自语的,全是全真教的武功招式。


    原来……..原来是这样。


    这个外人说的,竟然全是真的。


    “武功,是人创造的。”


    沈夜的视线,从墙壁上收回,落在了那两个失魂落魄的女人身上。


    “所以,武功,也带着创造者最深的烙印。”


    “这套心经,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偏执与怨念。”


    他的话剖开了古墓派最引以为傲,也最不愿面对的真相。


    “它不是为了求道。”


    “它只是为了向一个人证明——”


    “我,比你强。”


    这番话,彻底击溃了孙婆婆与李莫愁心中最后的一丝防线。


    李莫愁手中的长剑,再也握不住,“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功,只是祖师婆婆一扬不甘的胜利宣言。


    何其骄傲,又何其……..悲哀。


    沈夜不再多言。


    言语,已经无法传递他发现的那个更深层的“理”。


    他走到了石室的中央,在那片空地之上,缓缓站定。


    他抬起双手,在胸前,划开了一个圆。


    那姿态,赫然是《玉女心经》的起手式,“小园艺菊”。


    “你要做什么!”


    李莫愁骇然惊呼,下意识地以为他要偷学本门武功。


    可下一刻,她脸上的惊骇,便化作了极致的错愕与不解。


    沈夜的招式,是玉女心经的招式,轻灵、巧妙,带着一股女子独有的婉转。


    但他身上升腾起的气机,却截然不同。


    那股内力,平和、中正、厚重、沉稳。


    没有半分阴柔诡谲,反而充满了堂堂正正,煌煌大日的阳刚之气。


    是全真教的内功心法!


    他竟然在用全真教的内力,来催动古墓派的招式!


    这……..这怎么可能!


    阴阳相冲,内外相悖,他难道不怕经脉逆乱,走火入魔吗?


    然而,预想中的冲突与狂乱,并未发生。


    一股平和中正的内力,催动着一套轻灵巧妙的招式。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原本尖锐、狠戾,处处透着攻击性的剑招,在全真内力的催动下,竟然失去了所有的棱角与杀气。


    招式不再是为了“克敌”,而是回归了它本身。


    那份轻灵,化作了飘逸。


    那份巧妙,化作了圆融。


    那份婉转,化作了自洽。


    沈夜的身形,在石室中缓缓移动,双手如穿花蝴蝶,演练着一招招玉女心经中的精妙法门。


    “抚琴按箫”、“扫雪烹茶”、“松下对弈”……..


    一招一式,都失去了原本的怨怼与攻击性,反而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而和谐的韵味。


    仿佛那不再是一套为了争强好胜而创造的杀人术。


    而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庭院中,悠然自得地,舒展着身体,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李莫愁看得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


    她从未想过。


    她做梦也未曾想过。


    自己从小练到大的武功,竟然…..…竟然还能是这个样子!


    这比沈夜用两根手指夹住她的剑,还要让她感到震撼一万倍。


    那是从根源上,为她打开了一扇她从未想象过的,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一套完整的《玉女心经》演练完毕。


    沈夜收势而立,周身那股平和的气息缓缓散去。


    他找到了。


    找到了那把,可以打开林朝英心门的钥匙。


    “阴阳互济。”


    他轻轻吐出四个字。


    “林前辈只知阴能克阳,以巧破拙,却不知,阴阳本是同根,失了阳,阴便成了无根之水。”


    “她只看到了对立与克制,却看不到,对立的背后,是互补与圆融。”


    “她将自己,也把这套武功,逼入了死胡同。”


    孙婆婆与李莫愁呆立在原地,已经完全无法思考。


    沈夜的这番话,他刚才的演练,已经彻底颠覆了她们对武学的全部认知。


    沈夜转过身,平静地看着她们。


    “借你二人内力一用。”


    两人浑身一震,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脸上写满了犹豫与警惕。


    她们见识了沈夜那神鬼莫测的手段,更看到了他那匪夷所思的武学理念。


    这个人,太可怕了。


    她们完全不知道,他下一步,到底想做什么。


    沈夜没有催促,也没有解释。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有些事,无需说服。


    他要做的,不是用言语去“说服”那个沉睡的意志。


    而是要用她自己创造的武功,在她眼前,重新构建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全新的世界。


    沉默了许久。


    孙婆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认命,有疲惫,也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期盼。


    她率先走了过去,将那只干枯的手掌,轻轻搭在了沈夜的后心。


    李莫愁看着孙婆婆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个黑衣青年,脸上挣扎了片刻,最终,也咬着嘴唇,走了过去,将自己的手掌,贴在了他的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