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她的完美棋子
作品:《穿书七零俏农女,禁欲大佬跪地哄》 这年头全国农村人民都是一样的穷,一般也就城里的有钱人家能请得起保姆。
好在这会儿正好是农闲,一些勤快的妇女闲不住也会去劳动市场找一份临时的差事。
秦葭宁拉着顾序州来到了劳动市场,靠墙的黄土地上蹲着一排找工作的人,有男有女,一个个脖子上挂着一块小牌子,白底黑字的写着自己想要应聘的工作内容。
这时候的乡镇地区就业相关服务体系还比较初级,也没有像样的工作介绍中介。温城山多地少,老百姓吃不饱饭自然也会找些门路出来,这个矮墙边上的劳动市场就成了一个临时性的中介。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找工作的劳动者有样学样,不仅在脖子上挂了牌子,还在一颗大槐树下贴上了应聘纸张,和如今公园里的相亲角倒是有几分相似。
槐树下坐着老头子,靠着帮人看守应聘单收“保护费”,也会给来找劳工的人介绍符合条件的工人,收点辛苦钱,类似于中介。
这白胡子老头看上去七八十岁了,脑子却是极为灵活,眼尖看到秦葭宁他们过来,手里的拐杖跟装了雷达一样“哒哒哒”往秦葭宁跟前钻。
“小姑娘,第一次来吧,要找工作吗?会不会写字,我帮你写,只收你一毛钱。”
秦葭宁踮起脚尖查看贴在槐树上的广告,随口回答老头:“我父亲住院了,我想找个保姆去医院照顾他几天。”
“小姑娘,找我。”
“我干活勤快,你找我吧。”
“孩子,我要的钱便宜。”
路边几个大婶听到是找保姆,一窝蜂围上来毛遂自荐,这年头公社的人也不富裕,找工作的远比要招保姆的多。
“丫头,你别管他们,你先到这边看看,上头都写的清清楚楚,傻样的女人都有。”老头子拉着秦葭宁去槐树上看。
这棵百年的大槐树有五六个人怀抱起来那么粗,上头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广告单,秦葭宁看着头都昏了,挥挥手叫顾序州过来。
他喜欢字多的,这种活就得他干。
两人在来的路上已经对好信息,这保姆可不是随便找个勤劳能干的就算了。
顾序州绕着槐树走了一圈,这几日找零工的人多,树上居然贴了有上百张广告单,每张都写着应聘者的姓名、性别、出生等个人信息。
顾序州紧紧花了五分钟的功夫,便将所有的信息都瞧完了,默不作声地对秦葭宁比了一个“ok”的手势。
“阿伯,我想问下这里找工作的人都贴了自己的信息吗?”
“对,都贴了,全是我写的。”老头得意道,他就住在附近,是第一个想出贴广告单的人,村里人不识字的朵,他就收钱帮写单子,顺便看着。
老爷子也许还不知道,他这工作在未来就叫中介,他也算是这公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喽。
“能帮我把这里愿意能当临时保姆的人都找来吗?”秦葭宁客气地问道,顺便补充了一句,“一定要是女的。”
“小姑娘,我可以。”
“找我,我便宜能干!”
秦葭宁话音刚落刚才那一群人再次围了上来,快过年了,出来找保姆的人本就少,可想趁着年底赚一笔过年的却不少,那一群人一字排开,居然有十来个。
秦葭宁双手背在身后,像是阅兵的军官,上下打量那些女人,将年级太大和太小的都打发了,留下了五六个三四十岁徐娘半老的。
“我岳父比较挑剔,要找的保姆必须年纪在三十五岁前后,6月份出生,温城城区的人,单身未婚。”顾序州走到秦葭宁身后,平静地说出这一连串离谱的要求。
他已经记下了槐树上所有人的信息,给出的条件故意结合了里面应聘者的信息,根本不可能有人完美符合。
顾序州刚来的时候独特的外表就吸引了一众人的注意力,现在他从槐树的阴影下走出,那几个应聘者看到他的脸更是惊艳地到吸了一口气。
要不是看在他长了一张有钱又好看的脸,这几个女人都想抓起一把土砸在他脸上。
先不说这年头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的少之又少,更别说还要求城区户口的,哪个城区的脑子被门夹了要来这乡下当保姆。
“这位东家,要求那么高,你们能出几个钱啊。”一个烫着时尚大波浪的女人挑衅地问道。
“照顾我爸20天,我给你30块。”秦葭宁捏了自己大腿一把,故作爽快地回答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30块巨款她咬牙还是给的起的,毕竟保姆要照顾的老头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就当给精神损失费了。
“一个月不到就有30块,这也太豪气了!”几个女人小声惊呼道。
秦葭宁来之前就已经寻过价,乡镇一般保姆一般一个月也就20块钱,通常也就是临时工,算不上稳定,不少人觉得自己花了钱,更是把保姆当牛马一样往死里使唤,这20快赚的可不容易。
“我就知道这姑娘有钱,你看她男人还是个半洋人。”
“可惜,条件太高了。”
几个女人还算识趣,知道自己根本应聘不上,就老老实实耷拉着脑袋走了。
现在秦葭宁跟前就留下了两个女人。
一个是那个烫着大波浪的女人,另一个是留着刘胡兰头的精神姑娘。
“你们都是城区来的?”
“是!”大波浪女人爽快地回答。
“是,是的。”短发女孩抓着衣角小声回答。
秦葭宁又问了几个离谱的问题,那个大波浪女人每次回答得都又快又稳,那张脸盈盈笑着,一点不像在说谎。
秦葭宁朝顾序州瞄了一眼,看到顾序州悄悄给自己打的手势。
短发的女孩大部分信息是真实的,只是城区身份和年纪撒谎了。
而那个大波浪,嘴里没有一个真话,顾序州怀疑她可能连写在槐树上的信息都可能造了假。
秦葭宁又问了大波浪几个问题,听她的口音,这女人很可能不是温城本地人,前几年附近省份闹饥荒,逃难到这的外地人也不少。
见过会说谎的,可这种满嘴胡扯的还是头一个,又是外乡人,她要是跑路,根本没地说理。
这可不就是秦葭宁要找的完美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