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品:《穿书七零俏农女,禁欲大佬跪地哄

    顾序州神情舒展,双手抱在胸前依靠着门框,静静地看着那两个女孩。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内,他只是一个等待故事发展的旁观者。


    “你这孩子是糊涂了,你都说经过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在里头了,怎么又反口了呢。”黄桂梅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慌张。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好好解释。”


    纪检干部也被绕晕了,他示意黄桂梅别说话,认真听小姑娘说下去。


    “我们从楼梯上上来的时候,的确是听到黄主任要去拿灯泡,然后看到这位顾同志一个人站在办公室里,前后也就十几秒吧,顾序州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没办法在十几秒里打开密码锁吧。”小李同志转着眼珠子,回忆当时的场景。


    黄桂梅故作平静地引导:“他兴许是在你们离开后偷的,我下楼拿新灯泡花了十五分钟,你们总不可能全程都盯着他吧。”


    “是啊,我们一直盯着呢!”


    小黄同志天真地笑着,全然没注意到黄桂梅那笔猪肝还难看的脸色。


    “我们从办公室经过的时候,那位顾同志叫住了我两,说他修线路需要有人在旁边递工具,想请我两帮忙。黄主任,你回来之前,我两可一直和他呆在一起,直到听到你的脚步声我们才走的。”


    秦葭宁“噗嗤”笑出声,瞧瞧旁边的顾序州,看上去一副淡漠的样子,背地后那么多小心眼。


    又不是做手术的主刀医生,修个线路还需要两位美女在旁边递工具。


    明摆是预判了黄桂梅的陷阱,提前给自己找了两个时间证人。


    她也双手抱在胸前,跟着顾序州一起看戏。


    两个小姑娘懵懵懂懂,当时光顾着看顾序州的脸了,也没想到这其中的蹊跷。直到现在她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从黄主任的人证转为了顾序州的时间证人。


    小李同志眨巴眨巴眼,还笑盈盈地跟黄桂梅邀功:“黄主任,我们知道这个办公室平时放的都是贵重物品,让一个陌生人肚子在里头修线路多不安全,所以我们两个人,四只眼睛全程都盯着他呢。”


    “对,一直盯着呢,他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绝对干不了坏事。”


    两个小姑娘自认为做了天大好事,还在那窃喜,再一看才发现黄桂梅没有了一贯的笑容,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们,两人立马没了声音。


    “黄主任……没事的话我们先回去了。”小李同志怯怯地说道。


    还不等黄桂梅开口,两个小姑娘就手拉手快速跑走了。


    黄桂梅那张脸就跟变戏法似的,一会红一会白,脑子一片空白。原以为做的天衣无缝,粮票缺失的事情可以全都推到顾序州身上,谁知道这二毛子留了后手。


    她咬牙,挤出平日里的笑容,卑微地向两名纪检干部解释:“同志,真不好意思,是我办事不够严谨,要不是两位过来,我都还没发现粮票丢失的事情,回去我一定好好调查。”


    “当时发粮票的时候人多手杂的,也许是哪个发放对象人趁乱拿多了。”


    “黄主任,你是不是该向顾序州同志也道个歉?”秦葭宁插话道。


    “我跟他道什么歉?”黄桂梅本就心烦意乱,又来一个秦葭宁在她面前蹦跶,她那职业笑容都因为愤怒而变得扭曲。


    秦葭宁淡淡道:“冤枉群众偷东西,不应该道歉吗?”


    “黄主任,刚才你的确有些冲动了,是应该向这两位同志道个歉。”纪检干部小声提醒。


    国家都说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刚才的事情传出去对乡镇干部的影响可不好。


    黄桂梅愤愤地瞪着秦葭宁,让她像一个混着外国血的洋杂种道歉,这无异于将她放在火上烤。


    她的尊严何在!


    “黄主任,就一句话的事情,做干部的,难道两个对不起也说不出口吗?”年长点的纪检干部不耐烦地催道。


    他们也是花着午休的时间在干活,粮票丢失的问题还没解决,他们还急着要回去写报告呢。


    “两位同志,对不住啊。”黄桂梅咬咬牙,哽咽着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小得跟蚊子叫似的。


    果然比起尊严,还是自己的铁饭碗更重要。


    “听不见。”秦葭宁皱皱眉头。


    顾序州倒是不在意所谓的道歉,宠溺地看着秦葭宁使坏,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两位同志,刚才是我误会你们了,对不起!”


    黄桂梅无奈提高声音,她现在只想快点打发走这两个瘟神,这边粮票的事情只能先拖着再另寻办法。


    秦葭宁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大步走到两位纪检干部跟前,准备送黄桂梅一份大礼。


    “两位干部,关于粮票的事情,我能提供一点线索。”


    “你有线索?”两位纪检干部面面相觑,“小姑娘,你说来看看。”


    “我看过发放对象的名单,一共三十四名,每人十张粮票。我走访过那三十四名人员,他们实际每个人只拿到了九张票。”秦葭宁锐利的眼神钉在了黄桂梅身上。


    黄桂梅双腿开始发软,嘴巴还在坚挺:“我们可都是按照规定发放,绝不可能少发,是他们自己弄丢居然怪到我们头上。这些农民就是贪心,就算给他发一百张他们都会嫌少!”


    “黄主任,你我也都是农民出生,请你注意用词。”纪检干部眉头越拧越紧。


    黄桂梅没了声响,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她向科室的几个干部使眼色,但谁也没敢开口。


    这粮票可不是她一个人拿的,平时“黄主任”叫的亲热,这时候一个个都蔫吧了。


    “小姑娘,你确定他们都只拿了九张,有什么证据吗?”


    “当然有。”秦葭宁放下自己背上的小箩筐,里头放着她雕刻的寿星公和一本小册子。


    她拿出册子递给纪检干部:“这是三十四名人员的姓名、地址,以及拿到的粮票编号。”


    这年头各地粮票样式各不相同,温城的粮票做的比较讲究,都在票据左上角印了编码。公社发放的这波粮票是全新出场,编码自然也是连贯的。


    “这三十四个人的票据编码都全连上了,说明发到他们手里的票据没有丢失。每人的确只收到了九张粮票。”


    纪检干部心中已经了然:“黄主任,跟我们回去好好聊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