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变废为宝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


    “东家,您有啥办法?这陈米又硬又涩,还能做成啥好吃的?”张文好奇问道。


    “暂时不能说!”李阳站起身,“张文,你立刻去把骆县丞的二十万石陈稻接回来,卢贵,你继续筹备白水县分店的事。”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五日后。


    第一批陈米运回到李府的粮仓中。


    李阳让家丁取来一批陈米,并命令他们把陈稻脱壳,再磨成细粉。


    家丁们立刻动手。


    随着石磨转动,脱壳的陈米慢慢变成米粉。


    他让人拿来五十斤糯米粉和陈米粉混合,又加入水,调成米浆。


    “拿蒸笼来。”他吩咐道。


    家丁拿来蒸笼,他在蒸笼里铺上一层细白布,舀起一勺米浆均匀地倒在布上,轻轻晃动蒸笼,让米浆铺平。


    灶下火旺,水沸汽腾,不过片刻功夫,米浆就凝结成了一张薄薄的米皮。


    李阳小心地揭起那张晶莹剔透的米皮,放在一旁晾凉。


    接着又做第二张。


    不多时,十几张米皮就叠在了一起。


    “这是要做什么?”大厨王老实越看越好奇。


    李阳笑了笑,将晾凉的米皮叠在一起,用刀切成一指宽的条状。


    一条条洁白透亮的米条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光滑细腻,让人看了就食指大动。


    “这叫河粉。”


    “可以炒,可以煮,口感爽滑。”


    李阳说道。


    他亲自掌勺,起锅烧油,蒜末、葱花爆香,加入提前腌制好的肉丝翻炒至变色,再放入河粉,淋上酱油,快速翻炒均匀,最后撒上一把嫩绿的青菜叶。


    一盘热气腾腾的炒河粉端上桌,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


    王老实和家丁们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大家都尝尝。”李阳笑着说。


    王老实拿起筷子,夹起一根河粉放进嘴里,顿时眼睛一亮:“好吃!这河粉滑溜溜的,嚼着还有韧劲,带着米香,比面条还好吃!”


    旁边的家丁们也纷纷尝了起来,一个个赞不绝口。


    李阳又烧了一锅猪骨汤,放入河粉和青菜,煮成汤河粉,还端出一碟蒜蓉辣椒酱。


    “蘸着这个吃,味道更好。”


    众人连忙拿起筷子,蘸着辣椒酱吃了起来,辛辣的酱香混合着河粉的米香,让人越吃越上瘾。


    “这辣椒酱也好吃!又香又辣,配河粉简直绝了!”


    王老实一边吃一边问,“东家,这河粉到底是用啥做的?”


    “是用骆县丞的陈米做的。”李阳笑着说。


    “啥?陈米?”


    “那些的陈米,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众人都惊呆了,纷纷放下筷子,拿起河粉仔细看。


    “当然能。”李阳解释道,“陈米虽然口感硬,但磨成粉后,加入糯米粉增加黏性,再经过蒸熟后,口感会发生变化,而且陈米的米香味更浓,做成河粉反而更有味道。”


    “以后我们酒楼主推河粉,再搭配蒜蓉辣椒酱,肯定能受欢迎。”


    众人恍然大悟,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王老实激动地说:“东家,这主意太好了,咱们有二十万石陈米,能做大量的河粉,肯定能赚大钱!”


    李阳立刻行动起来,在酒厂旁边的两块空地,修建两座厂房。


    一座用来把陈米磨成米粉,并采购了十台石磨,和十个石碾,分三组,有的脱壳,有的磨粉,有的混糯米粉,效率极高,流水作业,每天能生产一千斤河粉专用粉。


    另一座厂房则用来制作辣椒酱,地里种下的辣椒大蒜正好用来加工辣椒酱,按十比三的比例切碎,加入盐、糖和白酒,装进陶罐密封发酵。


    不到半个月,河粉和辣椒酱就正式在阳记酒楼上架了。


    刚开始还有食客犹豫,觉得用米做的面条肯定不好吃。


    但大家尝过之后,眼睛都亮了,都成了回头客。


    这两样新食物,很快传遍了花石县,就连周边镇上的面店老板都闻风而来。


    他们直接找到了李阳,说是想批发河粉和辣椒酱回去。


    李阳果断答应,给出了优惠的批发价,很快就和这十几家面店签订了供货协议,并且教导他们如何用河粉专用粉制作河粉。


    现在每天光是批发河粉和辣椒酱,就能赚三百多两银子,相当于酒楼一日的收入!


    更让人惊喜的是,就连青阳郡城的客商都慕名而来。


    三个穿着绸缎长衫的客商走进阳记酒楼。


    他们一坐下就对伙计说:“听说你们这儿有能配面吃的辣椒酱,还有用米做的河粉?快给我们各上一份,我们要尝尝!”


    伙计连忙端上炒河粉和辣椒酱。


    三个客商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


    其中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客商赞道:“好味道!这河粉劲道爽滑,辣椒酱香辣过瘾,比郡城的吃食还地道!”


    他们又点了茅台和啤酒,尝过之后更是赞不绝口,当即决定进货。


    茅台要一百瓶,啤酒五十桶,辣椒酱两百罐,河粉也装五百斤。以后每个月,都会来进货!


    白水县的酒楼和酒厂也很快投入使用,河粉、辣椒酱、各种酒一上架就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爱,就是一些地头蛇想来收保护费,也被白水县的官差出面摆平,骆大人的办事效率果然值得点赞!


    一个月后。


    张文拿着账本给李阳汇报战绩:“东家!我们这个月赚大了!新开的酒楼赚了三千多两,河粉和辣椒酱卖了三千五百两,茅台和啤酒因为郡城客商的订单,多赚了五千两,连服务区的收入都涨了不少!我们的月利润翻了一倍,突破了两万两!”


    李阳接过账本一看,满意地笑了起来,这次接收了官家的陈米,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大赚一笔,实在是值得庆贺!


    “还是相公有办法,能把一堆没人要的陈米,变成这么好的生意。之前我还担心你会亏,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林妤赞许道。


    就这个时候。


    酒馆的领班李小梅匆匆走进来。


    她手里还拿着一张烫金的请柬,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东家,骆大人派人送请柬来了,让您明天去他府上一聚,还特意交代……不能带家眷。”


    李阳接过请柬,眉头微微皱起。


    这骆县丞刚卖了陈米给自己,又突然发来请柬,肯定没好事!


    林妤凑过来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官家单独请你,还不让带家眷,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修官道,强推陈米,一次又一次的没完,这次说不定又有别的要求,比如让你再买些没用的东西,或是帮他们办私事!”


    “我知道了!”


    李阳点点头,古代商人没有地位,只会任由这些权贵拿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