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弱不禁风的女人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要生一窝!

    武淞这才明白,难怪林秋月等人全都骑着马,还多出了一匹马,原来都是卫上给的奖励。


    不得不说,北凉流寇的奖励还挺惊人,竟然能有十一匹战马!


    大炎领土不是很适合出产马,一个军屯村都找不出十匹,能征善战的战马更是屈指可数!


    武淞惊喜的看着眼前的高头大马,浑身是红色毛发,没有一根杂毛,双眼炯炯有神,四蹄比碗还大!


    传说中的赤兔马也不过如此!


    怎能叫人不喜爱!


    他有些激动的接过林秋月递来的缰绳,“我试试!”


    说着,他一领缰绳,脚踩马镫,翻身一跃,骑在了马背上!


    其实这是武淞第一次骑马,只是他现在身体素质好,学习电视中武将骑马的片段,没想到驾重熟轻。


    武淞有些紧张激动的抓住马背上的缰绳,双腿紧夹着马腹,轻声喝道:


    “驾!”


    胯下红马很有灵性,嘶律律叫了一声,然后迈开四蹄,飞速冲了出去!


    武淞立即伏在马背上,双手像是控制方向盘一般,左右控制缰绳,调整红马奔跑方向。


    红马温顺,按照武淞的控制奔跑。


    武淞脸上乐开了花,都说好马难驯,可他这匹红马就很听他的话。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良驹认主么?


    武淞兜了一圈,然后回到了村头,与林秋月等人会合。


    林秋月等人看到武淞飘然下马,对红马驾驭的很不错,全都露出诧异的目光。


    在她们印象中,武淞从小体弱多病,别说是骑马奔跑,连靠近马的次数都少!


    更何况前哨村的马不足十匹,武淞更是很少遇到。


    没想到武淞竟然能轻松骑上红马,真是意想不到!


    最为惊讶的是林秋月,本来她看上了这匹红马,只是想着武淞功劳最大,就将红马让给了武淞。


    不过她在领马时,还是想骑下红马,可红马却不停前仰后翻,要不是她身手敏捷,不然都被红马掀翻在地!


    还想着武淞驯服红马需要一些时间,可没想到红马就像是认可了武淞一般,没有丝毫反抗!


    这怎么可能!


    林秋月不由得上前问道:“武淞,你是怎么让这匹马听话的?”


    武淞疑惑,“我什么也没干啊!”


    “这匹红马本来就很温顺!”


    林秋月和郑浑等人大眼瞪小眼,她们可都是见识了红马的野性,根本不让人亲近!


    武淞见状,更加不解,“你们这是怎么了?”


    林秋月等人将红马难驯的事说了一遍。


    周围村民们这才知道武淞的厉害,不但无师自通学会了骑马,还骑的是最烈的马!


    这武淞半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像是换了个人,一点都不像之前体弱多病的武淞!


    又是武力迅猛提升,痛打周屯长的爪牙,又是杂交出旱地种的旱稻,帮助村民耕种,今日又是骑上旁人连碰都不能碰的红马!


    给人太多惊喜了吧!


    武淞听完林秋月等人的话,轻笑着拍了拍红马后背,“应该是红马有灵性,认可我当它的主人。”


    林秋月等人总感觉哪里不对,却又找不出什么漏洞。


    武淞满意的看着红马,沉沉说道:“你遍体红色,以后就叫你赤龙吧。”


    赤龙似乎听懂了武淞的话,双眼放光,嘶律律叫了一声,仿佛对赤龙这个名字十分满意。


    周围人一脸惊讶,这赤龙也太通人性了吧!


    哪里像匹马,简直是马皮里裹着一个人!


    武淞得此良驹,真是捡到宝了!


    怎么便宜都让这小子给占了!


    真是叫人羡慕嫉妒!


    武淞看了眼西落的太阳,以及渐暗的天色,随即大手一挥,“天色不早大家请回吧!”


    村民们纷纷告别武淞,散开回家去了。


    林秋月叮嘱郑浑等正军,“明天继续日常训练,天一亮就来后山集合。”


    还不等郑浑等人答应。


    武淞想起修水渠项目,轻声打断,“不,明天去村东小河边集合。”


    郑浑等人一脸懵,到底去哪集合?


    林秋月蹙眉不解,“去小河干什么?练习游泳么?”


    武淞一本正经解释,“与北凉作战,都在平地,河流不多,没必要学习游泳。”


    “明天去小河,我是打算让大家继续练体能,顺道帮助村民们修水渠。”


    “修水渠?”林秋月诧异问道。


    郑浑等正军也是十分茫然。


    武淞将他的水渠计划和盘托出。


    郑浑等人听的是云里雾里,不过感觉到修水渠对前哨村很有好处。


    林秋月眼睛一亮,有些激动道:“这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说不定事迹会被记录在定远卫志中,我们会青史留名!”


    郑浑等人脸上浮起激动,虽说还是听不明白,但青史留名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不就是修水渠,他们一定会修好!


    他们立马同意了下来,保证明天一早集合在小河边。


    林秋月解散了他们,随即他们骑着马回家去了。


    武淞和林秋月牵着马,带着嫂嫂潘紧莲和杜玉环,回到了武家小院。


    接下来两天。


    武淞指挥着林秋月和郑浑等正军,按照他的规划修整水渠。


    他还抽空帮助嫂嫂潘紧莲和杜玉环,耕种他家的旱稻。


    一切都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走去。


    第三天一早。


    武淞安排好家里和正军的任务,他却在家等待着钱夷光到来。


    按照钱夷光的说辞,三天后会有跟定远卫军队合作的消息。


    这可是他目前咸鱼翻身最重要的机会,他十分重视。


    然而。


    武淞在武家小院等到了中午,始终没见钱夷光过来。


    他望眼欲穿的看着院门外,眉头越皱越紧。


    钱夷光每次过来武家小院,都不会超过中午。


    可现在连个人影都见不到,让人心神不宁。


    武淞实在是等不下去,于是出门走向通往定远卫的必经之路,想着迎迎钱夷光。


    要是一路遇不上,那就去到定远卫瞧瞧情况。


    可他刚走出前哨村地界,迎面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路中间,周围还有十名身穿轻甲的护卫分散而立。


    武淞挑了挑眉,每次钱夷光都是坐马车来前哨村,只不过没见过带护卫。


    难道说钱夷光成了随军商人,出门要有护卫保护?


    虽然他没见到马车里的人,但除了钱夷光,哪个有钱人家会来前哨村这个地方?


    更何况今日正是和钱夷光约定好见面的日子,他就顺理成章的认为马车里的是钱夷光。


    武淞快步上前,挥手大喊,“夷光!你在这干嘛?怎么不进村?”


    十名护卫目光齐聚武淞身上,脸上满是警惕,甚至手都按在腰间刀柄上,准备随时抽刀厮杀!


    武淞感受到护卫的杀气,下意识的站住了脚步,眼露寒芒的盯着这群护卫。


    一时间剑拔弩张!


    正在这时。


    女人轻咳声从马车内传来。


    紧接着柔弱轻柔,而又如沐春风的女人声从车内传出。


    “我不是夷光,而是蔷君。”


    “我是定远卫一名总旗,要去前哨村巡查,一时找不到方向。”


    “请问外面来人,你知道前哨村在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