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国公的“招商引资”大会

作品:《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三日后,赵国公府。


    往日里清幽肃穆的府邸,今日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府门大开,铺着簇新红毯的甬道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正堂,两旁站满了身着锦衣的仆役,个个昂首挺胸,气派非凡。


    长安城里,但凡是数得上名号的富商巨贾,无论汉人胡人,几乎都收到了赵国公府的烫金请柬,应邀前来参加一场名为“大唐官酿品鉴暨皇家贡酒经营权招商大会”的盛会。


    消息一出,整个长安商圈都炸了锅。


    “赵国公亲自出面搞的买卖?”


    “听说是太子殿下的点子!就是那个搞出‘兴业债券’的太子殿下!”


    “兴业债券啊!我跟你说,当初老王家犹豫了一下,没买,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赵国公自己可是投了五十万两!”


    “这次的‘皇家贡酒’,听说拿到了经营权,就是跟皇家攀上关系了!这哪是做生意,这是买一张通天的护身符啊!”


    一时间,流言四起,议论纷纷。商人们的嗅觉比猎犬还灵敏,他们从这件事里,嗅到了三种味道:权力的味道,荣耀的味道,以及最重要的——金钱的味道。


    府内正堂,早已布置成一个典雅而不失奢华的会场。长孙无忌身着一袭紫袍金带的朝服,正襟危坐在主位上。他努力想让自己显得威严而淡定,可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这辈子,他斗过政敌,辅佐过君王,在朝堂上挥斥方遒,可像今天这样,对着一群满身铜臭味的商人“推销产品”,还是头一遭。


    太子殿下给他的那几句“资源变现,人脉盘活”,还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连夜赶出来的,厚厚一叠写满了“品牌价值”、“市场分析”、“垄断优势”等古怪词汇的“招商手册”,在他脑子里搅成了一锅粥。


    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感受着一道道或精明、或贪婪、或审视的目光,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开始了。


    “诸位,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一件利国、利民、也利诸位的大好事!”他一开口,就是官场的老调调,显得有些生硬。


    “奉陛下旨意,由太子殿下亲自擘画,朝廷将规范酒业,推出‘皇家贡酒’……此酒,集天下之精华,采御用之清泉,非等闲之物可比……”


    长孙无忌照着手册,磕磕巴巴地介绍着。台下的商人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耐着性子。大家关心的不是这酒有多好喝,而是这生意要怎么做。


    终于,讲到了核心部分。


    “……今日,朝廷愿将这‘皇家贡酒’在长安城内,为期五年的独家经营之权,授予有识之士!价高者得!”


    话音一落,台下顿时骚动起来。


    “国公爷,这经营权,如何保证?”一个满脸精明相的晋商扬声问道,“我等投下巨资,若是朝中另有权贵眼红,从中作梗,我等的损失,谁来承担?”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指要害。大唐初年,法度虽在,但人情和权力的影响,依然是商人们最大的顾虑。


    长孙无忌额头见了汗,这个问题,手册里有标准答案。


    “此事由太子殿下亲自监督,有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备案,并加盖玉玺大印,立下契书!谁敢作梗,便是与太子为敌,与朝廷为敌!”他沉声答道,总算有了一点国公的气势。


    可另一个声音又响起了,带着几分挑衅。


    “国公爷,话虽如此,但这起拍的底价,就要五万两白银,未免也太高了些!我等商人,赚钱不易,朝廷此举,与强取豪夺何异?”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衣着华贵的青年,正是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的一名旁系子弟,名叫王景。山东世族一向自视甚高,对李唐皇室暗中多有不服,这次派王景来,显然是存了试探和搅局的心思。


    此言一出,场内气氛顿时一滞。许多原本心动的商人,也露出了犹豫之色。是啊,五万两,可不是小数目,风险太大了。


    长孙无忌的脸“唰”一下就涨红了。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应付这种当面的刁难,一时间竟有些语塞。


    就在会场陷入尴尬的沉默,王景脸上露出得意之色时,一个略带慵懒,却清晰无比的声音,从侧厅悠悠传来。


    “哟,挺热闹啊。舅舅,这就是你说的‘品鉴大会’?怎么光说话,不见酒啊?”


    众人猛地回头,只见李承乾身着一袭月白色的常服,手里拿着个刚啃了一半的苹果,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仿佛是无意中闯入的邻家少年。他身后,跟着面无表情的王德,手里还捧着一盘切好的瓜果。


    他一出现,整个大堂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他径直走到那个王景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然后“咔嚓”又咬了一口苹果,含糊不清地问道:“你,叫王景是吧?太原王氏的?”


    王景心中一凛,没想到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底细,但还是硬着头皮躬身道:“草民正是。”


    “你说五万两太贵了?”李承乾笑了,那笑容,在王景看来,比冬天的寒风还冷。“我怎么听说,去年你家的商队,从波斯贩回来一批琉璃器,报关的时候,只报了三成。偷逃的税款,就不止两万两了吧?还有,上个月,你在西市强买了一家粟特商人的玉石铺子,只给了市价的一半。这事儿,要不要我让京兆府好好查一查?”


    王景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的阴私之事,太子殿下竟然了如指掌!


    李承乾不再理他,环视全场,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孤今天来,不是来听你们哭穷的。孤是来找‘合伙人’的。”


    “这‘皇家贡酒’,你当它只是酒吗?”他嗤笑一声,“这是脸面,是身份,是能让你在长安城横着走的招牌!孤把这张脸给你们用,五年,只收五万两底价,你们居然还嫌贵?”


    “兴业债券的事,你们都听说了。第一批买的人,如今是什么光景,你们自己去打听打听。我舅舅,赵国公,他为什么投五十万两?他傻吗?”


    被点名的长孙无忌,立刻条件反射般地挺起了胸膛,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矜持笑容,仿佛自己是天下最有眼光的投资人。


    “机会,孤只给一次。”李承乾把果核随手扔进王德捧着的盘子里,拍了拍手。“现在,竞价开始。一炷香的时间,价高者得。我舅舅日理万机,孤也还要回去睡午觉,没工夫跟你们磨叽。”


    说完,他便真的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自顾自地吃起了水果,仿佛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然而,整个会场的气氛,已经被他彻底点燃了!


    太子殿下的亲自站台!那毫不掩饰的威胁和赤裸裸的利益诱惑,像一剂最猛的烈药,注入了每个商人的心里。


    恐惧、贪婪、兴奋……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化作了最原始的冲动!


    “我出六万两!”一个肚大腰圆的粮商第一个吼了出来。


    “六万五千两!”一个波斯珠宝商立刻跟上。


    “我出八万!”


    “十万!我出十万两!”


    价格一路狂飙,场面瞬间失控。刚才还质疑价格太高的商人们,此刻一个个都红了眼,仿佛那不是一纸契约,而是能点石成金的神物。王景早已面如死灰,缩在角落里,连大气都不敢出。


    长孙无忌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疯狂的竞价,听着那一个个让他心惊肉跳的数字,整个人都懵了。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主持一场招商会,而是在见证一场奇迹。


    最终,当香燃尽时,价格定格在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上。


    “二十三万两!成交!”


    长孙无忌敲下惊堂木的手,都在颤抖。


    二十三万两白银!仅仅是卖出了一个“名头”,就换来了足以装备数万大军的巨款!


    他看向那个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年轻身影,心中除了敬畏,再无他想。


    这位太子殿下,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的,何止是朝堂风云,更是这天下财富的流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