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萧贵妃的身世

作品:《系统错绑后,我靠读心强取豪夺

    面对鱼小嫦的问题,郭氏显然被问住了。


    她想了想,摇摇头:“这倒没细说。宫里头传出来的消息,就说她招认了,怨恨贵妃,想害公主报复。


    具体的…大概算是宫闱秘辛,不好外传?”


    她耸耸肩,“反正人证物证确凿,她自己都认了,还能有假?”


    鱼小嫦心里却像堵了一团乱麻。


    直觉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


    青杏认罪太快太顺,动机又显得模糊不清。


    一个能在贵妃身边做到大宫女位置的人,就算真有深仇大恨,会选择用这种极易暴露、牵连甚广、且最终目标并非直接仇人的方式报复?


    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更像是…被推出来顶罪的?


    “师娘,”鱼小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萧贵妃…她入宫前,是做什么的?我是说,她的娘家很显赫吗?”她想多了解一些背景。青杏的“怨恨”,会不会跟萧贵妃的出身或者过往有关?


    点透着不郭氏见鱼小嫦对萧贵妃的过往这么感兴趣,也来了谈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悠悠道:“说起这位萧贵妃啊,她的身世,啧啧,也算得上一波三折了。”


    “她生母黄氏,原是吏部尚书萧桂的嫡妻。这位黄氏,才是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郭氏眼中闪着光,“她十岁从西南逃荒出来,差点饿死在路边,幸而被一个路过的茶商瞧见,收作了养女,这才算是捡回条命,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商贾家的养女?”鱼小嫦惊奇地挑眉,“那她怎么攀上太后娘娘高枝儿的?”


    这跨服交友也太牛了吧!鱼小嫦暗想。


    郭氏笑道:“哟,嫦儿连这都知道?看来宫里消息传得挺快。”


    鱼小嫦忙点头:“嗯嗯!那日在宫里听太后提过一嘴。”


    “可不是嘛!”郭氏来了精神,“这就是黄氏的本事了!她能与太后结交,靠的可是实打实的救命之恩,足足两回!”


    “快说说!”鱼小嫦双眼放光,就差摸把瓜子出来嗑了。


    这剧情,比追剧还带劲!


    郭氏继续道:“黄氏被收养后,常去西市的乐音阁听曲儿解闷。


    有一回,正巧遇上也偷偷溜出来听曲儿的太后娘娘。


    那时还是梁国公府待嫁闺中的嫡长女。


    不知怎的,太后听着听着旧疾发作,当场就昏了过去!


    满场人都吓傻了,是黄氏临危不乱,掏出随身带的救心丸给她服下,这才把人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一救,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那时她们都才十二三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


    太后家世显赫,父亲是梁国公,舅舅更是威名赫赫的神武大将军。


    黄氏有了这层关系,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连带着她养父的生意都沾了光,后来还成了专供宫里的皇商呢!”


    “之后,太后嫁给了还是太子的先帝,成了太子妃。


    她自然要为自己的好姐妹谋划。


    正巧那年萧桂中了榜眼,一表人才,前途无量。


    太子妃便亲自做媒,将黄氏许配给了他。”


    “萧桂与黄氏成亲后,倒也琴瑟和鸣。


    黄氏娘家财力雄厚,萧桂借着岳家的势力和太子妃的提携,官运亨通,很快就坐上了吏部尚书的高位。


    黄夫人也先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萧家那时可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后来,黄氏又怀上了第三胎。


    这一年,先帝登基,太子妃成了皇后娘娘。


    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中秋宫宴,萧尚书夫妇自然在受邀之列。


    那时黄氏已怀胎八月,眼看就要临盆。


    谁料宫宴上竟有吴王余孽行刺!


    混乱之中,黄氏见刺客的剑直刺皇后娘娘,竟不顾自己身怀六甲,扑上去挡了一剑!”


    郭氏声音低沉下来,“那一剑…正中胸口!黄夫人当场重伤濒死,也因此引发了早产…”


    “她…她用最后一点力气,拼死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就是后来的萧贵妃,萧晳宁。”


    “萧贵妃出生即丧母,皇后娘娘即如今的太后感念黄氏舍命相救的大恩,便将这襁褓中的女婴抱到自己宫中,亲自抚养,视如己出。


    待她及笄之年,便做主将她许配给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人,做了太子侧妃。”


    听完这跌宕起伏堪比顶级话本的身世,鱼小嫦嘴巴微张,半天才吐出一句:“哇哦……这剧情,比京城里最火的传奇本子还精彩!”


    内心感叹:妥妥的古早言情大女主剧本啊!


    “所以啊,”鱼小嫦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萧贵妃自打出生就在太后羽翼下,后来直接嫁入东宫,一路顺风顺水,好像也没啥能结下死仇的机会啊?


    那青杏这滔天恨意,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总不能是嫉妒贵妃娘娘长得美吧?”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郭氏拍拍她的手:“傻嫦儿,宫里头的弯弯绕绕,哪是我们能猜透的?


    既然圣人都查清了,自有圣断。


    你啊,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别想这些劳神的事了。”


    鱼小嫦却像只好奇的小猫,又抛出一个问题:“师娘,那您说的萧尚书呢?夫人没了,女儿还在宫里养着,他这可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呃,不是,我是说,他后来高升了吗?”


    郭氏摇头,语气带着点唏嘘:“没有。黄氏去后不久,萧尚书便心灰意冷,辞了官,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了京城,回了原籍老家。从此便再没听过他们的消息了。”


    “啊?”鱼小嫦秀眉微蹙,一脸不解,“这…这不合理啊!夫人没了,可还有个亲闺女在宫里呢!虽说有太后养着,但亲爹就这么撒手不管了?


    而且他官做得正好,两个儿子在京城发展多有利,干嘛非要回老家?


    丧妻之痛能理解,但…这也太决绝了吧?”


    她总觉得这萧尚书的操作,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


    郭氏点头道:“此事确实令人费解。不过家父戍守边疆,我们郭家远在边关,自然不知京城之事。这些还是我嫁与乔郎后,在京城官眷中听来的,其中或许有些戏说的成分。”


    鱼小嫦见郭氏所知有限,这瓜吃得不够尽兴,心中不免有些意犹未尽。


    恰在此时,门外通传孟秋石来访,乔知非请郭氏与鱼小嫦移步前厅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