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魏王求见

作品:《从退婚高阳开始,打造盛唐巅峰!

    长孙无忌的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当真好没道理,玄武门这场戏,他从头导到尾,临了混了个有功之臣?!


    这谁能忍?!


    “殿下,老夫不服,老夫凭什么在这两个货下面,对大唐的忠心,对陛下的忠心,难道还不如这两人?!”长孙无忌破防了。


    李承乾安抚道:“舅公,这就是荣誉,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捐了三千两,咱们做事要公平。”


    “不对啊!长孙大人都算是有功之臣,那我们算什么?”这时,有人不服道。


    大唐的官员还是很大胆的,怼李世民都不在话下,何况李承乾?


    “诸位大人,不要为难孤嘛,孤带人上门让你们捐款的时候,都说地很清楚嘛。”


    “捐多捐少,都看各位对大唐的心意,如尉迟恭大人,人家捐一万两,那就说明对大唐的忠心足有一万两那么多......”


    李承乾话还没说完,魏征便跳了出来,“太子殿下,我等皆是大唐之臣,岂能以银钱多少评判对大唐的忠心?”


    “难道捐献的银子多就对大唐的忠心更高嘛!”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点头,忠心肯定是不能用银子在衡量的。


    李承乾自信一笑,陈兄啊陈兄,你当真是神机妙算啊,这题我会做啊!陈兄教过我啊!


    “找找魏大人在哪?”


    “回殿下,魏大人在最下面,就捐了一两银子。”太监连忙回答。


    瞬间,周围的官员便朝着魏征投去了鄙夷的目光,搞了半天这家伙垫底啊。


    魏征面不改色心不跳,“一两银子也是对大唐的心意,难道不对吗?”


    李承乾点了点头,“魏大人说地不错啊,孤也是这个意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少都是大家对大唐的心意。”


    “就比如,魏大人对大唐一两银子的心意,而尉迟大人对大唐有一万两银子的心意。”


    一两银子的心意,他们都是朝廷的重臣为了建设美丽大唐只给大唐一两银子的心意,脸都不要了!


    太子殿下骂地好脏啊!


    然而更脏的还在后面!


    “在场的众人都是大唐的臣子,有的捐一万两,有的捐八千两,有的捐三千两。”


    “你就捐一两银子,怪不得你垫底,你捐一两银子,你好意思是说你是大唐臣子,老百姓一年赋税都不止一两。”


    “你就捐一两银子,你都没资格站在这里,你好意思上朝见陛下,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唐的臣子?”


    “咋了,魏大人就对陛下只有一两银子的忠心,还上了个榜,你有啥不满意的?”


    魏征瞬间被怼地哑口无言。


    “那我们这些一两银子都没给的人,又当如何?”有人小声问道。


    “问得好!”


    李承乾开口道:“一两银子都没给的,并不能说明不忠,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想让大唐变的更好。”


    李承乾就说了一半,可在场的官员瞬间脑补出另一半!


    什么样的人不希望大唐变地更好?答:当然是有异心的人啦~~~


    李承乾一句话平等创翻所有人!


    众人再次看向这榜单,一个个皆是眼神狂变,这踏马哪里是大唐忠心榜,分明是阎王爷的生死簿啊!


    你都不希望大唐好了,你有什么资格自称为臣,你都不希望大唐好了,你有什么资格上早朝?


    “咳咳,诸位不必在乎这个榜单,如孤之前所言就是个荣誉榜,仅此而已。”


    “今日向诸位公示之后,明日孤会命人将此榜单重新装裱,而后贴在长安城城门前,让长安百姓,天下百姓,都能看到诸位建设大唐之志!”


    此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还特么要贴到长安城里,让所有人都看到?!


    在场之人最差最差是个官啊!若是被老百姓知道这事,官威何在,别的不说,以后就是派人去收税。


    老百姓一问:大人你就捐一两,好意思找草民要二两的税银?!


    魏征深深地看了榜单最末尾的名字,对着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下官家中有事,今日告假!”


    说罢,不等长孙无忌回过神来,魏征扭头就走。


    其他官员这才反应过来,太子说明日,那就是说还有机会。


    “长孙大人,下官腹痛难耐,今日怕是不能早朝了。”


    “长孙大人,家中夫人小产,下官需要回家处理。”


    “长孙大人,家母新婚,告假一日!”


    ......


    刹那间,在场的官员走了一大半,长孙无忌见状苦笑不得,这时,却发现房玄龄、杜如晦也朝着他走来。


    “两位就没必要争个高低了吧?”


    “长孙大人这话说的,我等对陛下忠心天地可鉴,可是吧......”房玄龄苦笑道,“这在榜上的陛下不一定记得,但不在榜上的,陛下肯定记得清清楚楚。”


    杜如晦也道:“太子殿下好手段,按照这情况来看,军费应该很快就能到位。”


    “军费?!”


    程咬金、尉迟恭齐齐惊呼,“不是建设美丽大唐吗?”


    “呵呵,万一和突厥打起来,大唐美地了嘛!”长孙无忌哈哈大笑,“两位守好自己的位置,老夫今日可就要回家筹钱冲榜了!”


    “这肱骨之臣,老夫定要拿到手!”


    尉迟恭连忙捂住胸前的勋章,狞笑道:“那长孙大人就试试,这可是俺的,谁也抢不走!”


    其他几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尉迟恭胸前的勋章,眼中皆是泛着虎狼之光,这勋章做地可真好啊......


    立政殿内。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的服侍下穿好了龙袍。


    “二郎,你也是,怎么还真把陈大郎给打进大牢了呢,别说你看不出来,陈大郎是个有本事的人。”长孙皇后低声劝道。


    “大清早,别给朕提那小子,这小子就是个刺头,不好好调 教一番,迟早闯出大祸来。”李世民不悦道。


    长孙皇后噗嗤一笑,“二郎就是小气,分明就是因为他和承乾在背后说你坏话,又没能完成答应你的事,你才这般。瞒得了别人,可瞒不过我。”


    “朕才不是......”李世民道,“不过,这小子说话真是难听,一点都不顾忌皇室颜面,万一高阳和他成婚,还不得被他欺负死?朕可看不得高阳受苦。”


    “观音婢,昨天天牢那边传来消息,嘿,这小子大言不惭居然说让朕亲自去请他才肯出狱,朕就不去,等着这小子来认错。”


    李世民乐呵呵地想着,陈家小子,你跟朕斗,你还嫩点!


    “禀告陛下,魏王求见。”无舌来到宫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