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李主任的画饼

作品:《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哦?”李志国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会不会不是感染性的发热?”周逸尘说得不急不缓,“比如……风湿热,或者亚急性甲状腺炎,这些病的早期症状,有时候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低烧。”


    这两个病名,在这个年代的县医院,还算是比较时髦的词了。


    钱伟听得一愣。


    李志国的眼睛却亮了一下。


    他没说对,也没说不对,而是反问道:“那要怎么确诊?”


    “可以查一下血沉和抗‘O’,如果是亚甲炎,甲状腺部位通常会有压痛。”周逸尘条理清晰地回答。


    病房里鸦雀无声。


    其他几个年轻医生,看周逸尘的眼神已经带上了几分佩服。


    李志国没再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周逸尘一眼,然后转头对钱伟说道:“就按小周的思路,去安排检查。”


    “是,主任。”


    查房继续进行。


    等从最后一个病房出来,李志国当着所有人的面,总结了一句。


    “多看书,多动脑,不要死抱着课本不放。”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瞟向周逸尘。


    “思路要活,要肯钻研。小周这一点,你们都应该学学。”


    这话一出,几道羡慕又复杂的目光,立刻投向了周逸尘。


    周逸尘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低着头,一副谦虚受教的样子。


    查房结束,众人各自散去。


    查房结束,众人各自散去。


    钱伟跟在几个老医生后面,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路过周逸尘身边的时候,他的脚步顿了一下,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快步走了。


    康健民跟周逸尘并排走回办公室。


    “小周,行啊你。”康健民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全是赞叹。


    “今天这风头,让你一个人出尽了。”


    周逸尘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


    “我就是刚好前两天看书,翻到过类似的病例,瞎蒙的。”


    康健民哪里会信。


    瞎蒙能蒙得这么条理清晰,把检查方向都说得这么清楚?


    他摇摇头,没再多说,但心里对这个年轻人是越发佩服了。


    回到只有两个人的办公室,周逸尘把白大褂脱下来挂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他先是拿出病历本,把早上查房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主任的指示,病人的情况变化,还有自己对几个重点病人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一笔一划,清清楚楚。


    写完病程记录,手头暂时就没什么急活了。


    周逸尘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内科学》,翻到讲风湿免疫的那一章,又仔细地看了起来。


    天道酬勤的天赋,让他看书的效率很高,记忆力也超群。


    但他从不因此懈怠。


    医学这东西,浩如烟海,不进则退。


    康健民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点头。


    这年轻人,不骄不躁,得了表扬也不飘,还能静下心来看书,真是难得。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外面走廊里响起了饭点特有的嘈杂声。


    是各个科室的人,拿着自己的搪瓷饭缸或者铝制饭盒,三三两两地往食堂走。


    康健民合上手里的报纸,伸了个懒腰。


    “走,小周,吃饭去。”


    “好嘞。”


    周逸尘把书合上,做了个记号,也拿起自己的饭盒,跟康健民一起出了办公室。


    县医院的食堂不大,就摆着十几张长条桌。


    正是饭点,人声鼎沸。


    打饭的窗口排着长队。


    今天的菜色还行,白菜炖豆腐,炒土豆丝,还有一个是红烧肉,不过要肉票,属于硬菜。


    周逸尘没要红烧肉,就要了一份白菜豆腐,一份土豆丝,打了二两米饭。


    他和康健民端着饭盒,找了个角落的位置。


    刚坐下扒了两口饭,周逸尘就感觉有人在看他。


    他一抬头,正好对上主任李志国的目光。


    李志国今天没回办公室吃,也来了食堂。


    他一个人坐在一张空桌上,饭盒里的菜很简单,一份青菜,一份豆腐。


    看到周逸尘望过来,李志国对他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


    康健民也看见了,连忙低声说:“主任也在。”


    周逸尘点点头。


    他没多想,继续低头吃饭。


    没想到,李志国吃得很快,三两下就把饭盒里的饭菜吃完了。


    他端着空饭盒起身,没有直接走,而是朝着周逸尘这边走了过来。


    康健民一下子有点紧张,坐直了身体。


    周逸尘也放下了筷子。


    “主任。”


    李志国站定在他们桌边,目光落在周逸尘身上。


    “小周,吃完饭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周逸尘急忙点头。


    等李志国离开字后,康健民压低了声音问道:“主任单独找你,啥事啊?”


    周逸尘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


    他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但面上依旧平静。


    “康老师,我吃饱了,先过去一趟。”


    他快速地把剩下的饭菜吃完,跟康健民打了声招呼,端着饭盒去了水房。


    刷干净饭盒,周逸尘来到隔壁主任办公室的门口。


    门虚掩着。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抬手轻轻敲了敲。


    “咚咚。”


    “进来。”


    屋里传来李志国沉稳的声音。


    周逸尘推门进去。


    李志国的办公室不大,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一把椅子,陈设简单,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他正坐在桌后喝茶,见周逸尘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


    “谢谢主任。”


    周逸尘依言坐下,身板挺得笔直。


    李志国放下手里的搪瓷缸子,看着他,开门见山。


    “今天查房那个三床的病人,你分析得很好。”


    “谢谢主任夸奖,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周逸尘不卑不亢地回答。


    李志国摆了摆手。


    “不用谦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他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周逸尘的眼睛。


    “你很有想法,也肯钻研,这是好事。”


    “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


    周逸尘认真地听着。


    “做医生,尤其是做我们内科医生,知识面要广,基本功要扎实,临床经验更要一点一点地积累。”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要沉得住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这话听着是敲打,但周逸尘能听出来,里面带着一股子长辈对晚辈的提携和期许。


    “是,主任,我记下了。”


    李志国点点头,似乎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办公室里安静了片刻。


    李志国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水,像是在斟酌后面的话。


    他把声音放低了一些,不再是那种公事公办的腔调。


    “小周啊,上次跟你提过的,市人民医院的进修名额,还记得吧?”


    “记得。”周逸尘立即点头。


    这才过了两天,他怎么会不记得。


    “名额只有一个,院里好几个科室的年轻医生都盯着呢。”


    “你要保持现在这股劲头,别松懈,也别骄傲。”


    “到了年底,这个机会,我给你去争取。”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