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培训班

作品:《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江小满捏着那张收条,走进了教室。


    “老师,您好,我是来报到的。”


    她把收条递了过去。


    那女老师接过去看了一眼,又抬头打量了一下江小满。


    “江小满?”


    “是!”


    女老师从桌上的一个名单上找到了她的名字,拿起钢笔,在后面打了个勾。


    “行了,找个地方坐吧。”


    她的态度不冷不热,就是公事公办。


    “第一排还有空位。”


    “谢谢老师!”


    江小满松了口气,转身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桌椅都是旧的,上面还刻着字,但被擦得很干净。


    她坐得笔直,后背挺得跟块板儿似的。


    她扭过头,看向还站在门口的周逸尘。


    周逸尘靠在门框上,冲她无声地笑了笑。


    他用口型说了两个字:“加油。”


    江小满用力地点了点头。


    周逸尘抬手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


    他朝江小满摆了摆手,转身就走。


    他也得去医院上班了。


    江小满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里一下子变得又踏实起来。


    她转回头,看着前面的黑板,看着身边这些即将成为同学的陌生面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她要好好学,不能给逸尘丢脸。


    从卫生局出来,清晨的阳光正好。


    周逸尘骑上自行车,心里也觉得亮堂堂的。


    小满的人生,从今天开始,算是真正走上了另一条路。


    一条她自己争取来的,通往未来的路。


    而他,就是那个帮她推开门的人。


    这种感觉,比他自己取得什么成就都还要让他高兴。


    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县医院的大门口。


    他停好车,锁上,快步走进了住院部大楼。


    一进内科办公室,周逸尘就感觉气氛跟平时不太一样。


    康健民看见他,放下了手里的钢笔,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逸尘,你可算来了。”


    康健民压低了声音。


    “今天怎么回事,来这么晚?”


    “刚才李主任带队大查房,看你没在,还问了一嘴呢。”


    周逸尘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不显。


    他赶紧走过去,带着歉意解释道。


    “康医生,实在不好意思,早上送我对象去卫生局报名护士培训班,给耽搁了。”


    一听是这事,康健民脸上的表情立马就松快下来了。


    “哦?你对象要去当护士了?”


    “这是大好事啊!”康健民点了点头,语气也缓和了。


    “年轻人有上进心,是该支持。”


    周逸尘松了口气。


    “行了,知道了。”康健民摆摆手,“这不算无故旷工,回头主任要是再问,我帮你解释一句。”


    “赶紧去忙你的吧,你现在手头那几个病人,可都等着你呢。”


    “谢谢康医生!”


    周逸尘感激地点点头,不再多说。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脱下外套,利索地换上他的白大褂。


    往脖子上一挂听诊器,那股子属于医生的沉稳劲儿,就又回来了。


    他现在手里管着的病人,零零总总加起来,已经有七八个了。


    这在科里,除了康健民他们这些老医生,就数他管得最多。


    不过,对他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他脑子里那块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透明面板上,医术那一栏的数字清清楚楚。


    【医术LV3(2749/3000)】


    就差那么临门一脚,就能升到四级了。


    现在的他,论综合水平,虽然跟李志国这种干了几十年的老主任比还有差距,但已经不比科里任何一个主治医生差了。


    更何况,他脑子里装着中西医两套体系,看问题的角度比别人更全面。


    处理起手里的这些病人,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他拿起病历夹,先从第一个病人看起。


    3床的老大爷,慢性支气管炎,昨天晚上咳得厉害。


    周逸尘走到病床前,老大爷正蔫蔫地躺着。


    “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


    他一边问,一边把听诊器的金属头在手心焐热了,才贴到老大爷的后背上。


    “还是咳……咳得胸口疼……”


    周逸尘仔细地听着肺部的呼吸音,眉头微微一动。


    有湿啰音。


    这是炎症还没完全控制住的表现。


    他收回听诊器,又看了看老人的舌苔,问了几个关于饮食和排便的问题。


    心里瞬间就有了数。


    “问题不大,”他拍了拍老大爷的胳膊,语气很稳,“我给您调整一下用药,再加个雾化,今天下午就能好受很多。”


    家属一听,赶紧围了上来,脸上全是期盼。


    周逸尘耐心地把调整后的方案跟家属解释了一遍,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看到家属脸上的焦虑变成了踏实,他才转身走向下一个病床。


    查房,开医嘱,写病历……


    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没有半点拖沓。


    有些别的年轻医生需要反复琢磨、甚至要去请教老医生的病情,在他这里,看一眼,问几句,治疗方案更是张口就来。


    而且他的方案,往往既有西医的精准,又带着点中医调理的思路,效果总是出奇的好。


    短短两个小时不到,他就把自己负责的病人全都巡视了一遍。


    该下的医嘱下了,该写的病程记录也写完了。


    整个上午的工作,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搞定了。


    他把钢笔插回上衣口袋。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旁边办公桌的康健民早就注意到他了,这会儿忍不住探过头来。


    “逸尘,你这……就完事了?”


    康健民的语气里带着点不可思议。


    这才几点?


    别人查房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热呢,他连病程记录都写完了?


    周逸尘笑了笑。


    “嗯,今天病人都还算稳定。”


    康健民咂了咂嘴,摇了摇头。


    “你这小子,速度也太快了。”


    “快就算了,质量还高。”


    康健民是打心底里佩服。


    周逸尘管的这几个病人,他也都了解情况。


    好几个都是老大难,病情反反复复的。


    可到了周逸尘手里,就跟被捋顺了毛的猫似的,一天比一天好。


    周逸尘没接这个话茬,只是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准备去打开水。


    谦虚是美德,但老是谦虚,就显得有点假了。


    他刚站起来,办公室的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内科主任李志国背着手,迈着四方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