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捷
作品:《称帝悔我婚?灭国哭什么!》 叫李猛的副将大喜过望,迅速领命而去。
很快,魏军大营的寨门大开,两万铁骑如同黑色的潮水一般,汹涌而出,直扑方仁等人。
“来了!”
方仁精神一振,大手一挥。
“弟兄们,撤!”
一百名修行者立刻调转方向,施展身法,朝着来时的路飞速撤退。
他们虽然只有一百人,但个个都有修为在身,速度远非凡人骑兵可比。
很快,就把那些骑兵甩在身后。
“将军,他们跑得太快了,我们追不上啊!”
一名骑兵对领军的副将李猛喊道。
李猛被骂了一早上的火气正没处发,闻言怒吼道:“追!给我追!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跑下去,就算他们是修行者,这么高强度的奔跑,他们也支撑不了多久。
只要他们真气总会耗尽!就给我上去杀个一干二净!”
“是!”
方仁带着人一路狂奔,跑出了十余里地。
这才缓缓停下,前方,是一处狭长的山谷口,从这里逃过去,就安全了。
方仁刚想下令,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谷内负手而立,含笑看着他们。
那人,正是叶城。
“大将军!”方仁连忙上前。
叶城摆了摆手,“快跑吧,我猜敌军快来了吧?
你们逃过这个山谷就是,后面的事,交给我了。”
方仁急忙问道:“大将军,我们到底要怎么打这一仗?”
“稍后赢了,我慢慢告诉你。”
叶城的声音平淡至极,却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绝对自信。
方仁不再多问,带着人进了山谷。
片刻之后,李猛率领的两万铁骑也追进了这处名为“一线天”的狭窄山谷。
就在他们全军进入谷道,队伍被拉成一条长蛇的瞬间。
叶城,站在谷口的山崖上,轻轻地,拍了拍手。
随着一声轻微的嗡鸣响起。
山谷两侧的山壁之上,突然亮起了无数密密麻麻的符文法阵!
下一刻!
万千由灵气汇聚而成的箭矢,如同暴雨一般,从天而降!
箭雨覆盖了整条谷道,无差别地倾泻而下!
“不好!有埋伏!”
李猛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急忙大喊,“举盾!快快举盾!”
然而,一切都晚了。
这些灵气箭矢,威力远非寻常弓箭可比。
寻常的木盾铁甲在它们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一般。
惨叫声,哀嚎声,战马的悲鸣声,在这一瞬间响彻了整个山谷!
一波箭雨过后,谷道内已是尸横遍野,两万铁骑,已经倒下了一半!
李猛侥幸未死,但也被一支箭矢贯穿了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
他看着眼前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肝胆俱裂。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杀——!”
山谷的西侧,,突然杀来无数修行者,他们喊杀震天!
而在山谷的入口,也就是他们身后,同样突然出现了数千名手持利刃的晏国步卒,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前后夹击!瓮中捉鳖!
魏军的阵型,在第一波箭雨中就已经崩溃了,此刻更是不言而喻,剩下的骑兵战意全无,只想着逃命。
然而,在这狭窄的谷道里,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在一个时辰之后,只有几百名骑兵,跟着李猛勉强逃了回去。
而叶城这边,仅仅有几名士兵轻伤。
叶城自始至终,都只是站在山崖上,静静地看着。
他甚至没有拔剑。
从头到尾,他只做了一个动作。
那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拍了拍手。
“打扫战场,发现没死的,别杀了,用仙术救一下。
然后把他们带回飞虎城关押,明天早上在放回去。”
“是!”
刚刚回来的方仁,拱手答应道。
现在,他什么都不用问了,毕竟他已经看到结果了。
当夜魏军大营内,一片死寂。
身负重伤、盔歪甲斜的李猛,带着仅剩的几百余名残兵败将,踉踉跄跄地跪倒在夏侯青面前。
而答应内的魏军高级将领,此刻都像是被石化了一般,一个个被吓的一动不动。
李猛麾下的骑兵,虽然不是精锐,却也是夏侯青亲自训练的百战之师。
然而这样一支百战之师,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歼灭了。
夏侯青倒是还好,他还能压得住心中的惊骇。
勉强对着众将下令,“各位,不必惊慌,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一次不打紧。”
“李猛,你是怎么输的?”
李猛惭愧的叹了口气,“末将率领大军一路追击,追至一线天山谷。”
“两侧谷顶,万箭齐发,那弓箭似乎都是仙剑,我们的木盾完全不起作用。”
“一下子就死伤过半。紧接着,谷口和谷尾各自出来两支人马,把末将麾下截住好一顿痛杀啊……”
“激将法诱敌,瓮中捉鳖,即便如此,如此轻易的歼灭了你的两万大军,也有些匪夷所思了。”
这句话,像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将军的心里。
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了。
他们面对的,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敌人。
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空前强大的国家!
得罪这种国家,几条命都不够死的!
夏侯青沉默了片刻,“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求和吧。”
谁都不愿意求和,可今日惨烈的战绩,堵上了他们的嘴。
他们都没有把握上去表现的会比李猛好些。
就在这时,一个夏侯青的亲兵走了进来。
“将军,晏国使者求见,说是带来了叶大将军的亲笔信,让你亲启。”
“什么?”夏侯青疑惑的看着亲兵。
叶城的信?
他写信过来干什么?耀武扬威?
“罢了,请使者。”
很快,一名文士打扮的晏国使者,不卑不亢地走入大帐,将信函双手奉上。
夏侯青拆开了信封。
开篇便是措辞严厉的斥责。
斥责他们背信弃义,无故兴兵。
然后,是让夏侯青以外的内容。
“然,吾皇安宁念魏王亦有苦衷,受妖患所迫,为奸人所惑,故而兴兵
今之祸,罪在安晴,非在魏国诸君。”
“故,吾皇愿与魏王再修旧好,罢兵言和。”
言和?
他们在取得如此辉煌的大胜之后,主动言和?
这可真是,太好笑了!
“和谈之后,贵国妖族,可尽数迁入我国境内,由本将军亲自教化。”